邓红英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贵州遵义 564100)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胃镜下组织胶栓塞及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随机选择科室收治的3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胃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详细记录治疗情况,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本组30例均完成治疗,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用量平均为(32.35±7.64)ml。在治疗之后,3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胸痛,4例2周内出现排胶溃疡少量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1例胰腺癌患者1月内再次出血死亡。结论:静脉栓塞及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安全,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静脉栓塞;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097-0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门脉高压症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1]。文中探讨了胃镜下组织胶栓塞及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收集于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共3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39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2.2)岁。30例患者中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8例、孤立胃静脉曲张患者2例。病情表现: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1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其患者6例、胰腺癌致区域内门脉高压1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例。肝功能分级结果显示A级患者11例、B级15例、C级4例。本组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接受门静脉螺旋CT检查,病情均得到确诊,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具有研究价值,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明确排除了由于其他原因引发出血的患者,排除了研究资料不全,存在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签字批准。
1.2 治疗方法
使用电子胃镜为患者进行治疗,为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了解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选择胃底曲张静脉,应用三明治夹心方法,再依次注射聚桂醇加少量亚甲蓝共3ml、组织胶0.5~3ml+空气3ml、生理盐水3ml,选择胃底曲张静脉团或是破裂位置进行注射。如果有脾-肾或胃-肾分流时,硬化剂进入体循环的机会增加,出现异位栓塞的概率升高[2], 为减少异位栓塞,先予钛夹将胃底曲张静脉输入、输出段曲张静脉夹闭,再硬化栓塞胃底曲张静脉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成注射之后,需要将针尖退回到针鞘中,并使用针鞘的前端进行注射点压迫,确定无活动性出血之后可将胃镜退入食管,选择食管张力仍高的曲张静脉,注射聚桂醇,聚桂醇单次剂量不超过15ml,总量不超过40ml,完成手术操作之后拔针,穿刺点压迫止血,确认无活动出血。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的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情况。
1.3 临床观察指标[3]
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总结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情况、硬化栓塞治疗的并发症情况,随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通过t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完成硬化治疗。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用量最少为17ml,最多为40ml,平均为(32.35±7.64)ml,在治疗期间,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在治疗之后,3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了胸痛,经奥美拉唑20~40mg 一日二次抑酸,硫糖铝混悬液1g一日三次口服,其中2例治疗第二天胸痛缓解,1例治疗7天左右胸痛缓解;4例2周内出现排胶溃疡少量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缓解,本组30例患者中并未出现感染、狭窄、穿孔、异位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治疗后1、3个月随访,对患者进行内镜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静脉曲张减轻,1例胰腺癌患者1个月内再次出血死亡(放弃再次内镜下止血治疗)。
3.讨论
资料指出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1~2年再次出血发生率60~70%,死亡率高达33%,预防出血至关重要[4]。在目前的临床中,通过药物、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内镜下套扎、硬化、栓塞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单纯的药物治疗所需疗程长,易再出血,介入治疗可引起肝性脑病,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治疗对肝功能及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难以进行[5],与这些方式相比,胃镜下治疗具有直观,安全、止血效果效,预后良好。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胃镜下组织胶栓塞、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临床经验表明,胃镜下套扎及聚桂醇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能够有效的清除胃底静脉曲张。在治疗过程中,胃镜下完成针对曲张静脉实施硬化和栓塞治疗,有效的保证了治疗的准确性,防止硬化剂和组织胶所产生的固化物异位栓塞。在本次治疗中,30例患者均成功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在治疗后,除1例肿瘤治疗效果差,1月内再次出血,放弃胃镜下再次治疗后死于消化道出血,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但是病情均为轻度,经过后续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均得到了有效缓解,提示本次治疗效果安全,创伤小,可行性较高。
4.结语
综上所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危重,实施胃镜下组织胶栓塞及硬化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在实际的治疗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科学的安排治疗方法,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稳稳,程昌盛,杨红芳,等.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脾动脉主干截流术治疗肝硬化盗血综合征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06):775-776.
[2]王芳,刘仕倩,曾西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自发性分流血管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03):346-355.
[3]陈志娟,司毅,金瑞,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左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初步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02):238-239.
[4]周光文,杨连奥,等中华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专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共识(2015版).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程,2016,31(2):167-170.
[5]李球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进展.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7,4(03):126-128.
论文作者:邓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患者论文; 食管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栓塞论文; 胃镜论文; 静脉论文; 肝硬化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