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二季度末国际经济形势简报_企业经济论文

2003年第二季度末国际经济状况简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状况论文,简报论文,第二季度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3]08-030728-0679

一、世界经济摆脱战争阴影,雀跃的行市是短期反弹还是预示可持续复苏和扩张?

随着4月份美、英对伊拉克战争的尘埃落定,年初以来笼罩世界经济的沉重乌云消散了,压抑已久的世界经济出现了广泛的反弹。这次反弹既包括消费领域电子产品和服装开销的上升,也包括企业投资的增加。虽然美国如何在伊拉克收摊和摆平中东的纷争冲突将是美国未来的一大包袱,而且难以简单估计对美国的代价,但是大规模战事毕竟已经结束,对于石油价格失控和大规模激烈对抗、甚至使用核化武器威胁的担忧消除了。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经把剩下的美军占领伊拉克问题视作美国的问题而暂时不再是困扰全球的威胁。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重新将资源和优先顺序从强调抵御风险的倾向转回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目前看来,作为西方经济发展领头牛的美国,经济正处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在经过三年投资萎缩之后,一批大型企业已经表示正在考虑新一轮的投资,其中包括大型电讯服务公司。在库存方面,目前的低水平为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房屋住宅市场的持续兴旺,继续提供了建筑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包括电器和装饰产业的需求。低利率带来的低廉的财务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加之美元下跌提高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的继续扩张。

但是,美国经济目前并没有很多的精彩亮点,也很难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足以拉动美国经济的新增长因素,预计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许多人期盼的跳跃回升。美国经济的重要制约因素有失业水平较高;经过三年股市下跌和资产缩水后的消费者趋向谨慎和躲避风险;美国公司大多没有感受到新的高涨需求的拉动,而是更多地在控制成本、降低费用方面下功夫。

约束美国消费者和投资者行为的另一个因素是恐怖威胁。美国很多人认为政府尚没有在对付恐怖活动方面找到彻底解决的良策,恐怖威胁依然存在。虽然美国大多数人拥护政府反恐怖的总体政策和战略,但是对于根除恐怖根源的一系列做法及其有效性深怀疑虑。根植于中东宗教和种族冲突的恐怖问题一日不除,其在美国人生活中的阴影就一日不散。

二、第二季度世界主要股票市场指数连续上涨走势强劲,大多数投资人对经济前景和上市公司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寄予希望。

今年第二季度,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以普遍连续上涨结束了交易。市场对战争结束以后的经济复苏和即将公布的第二季度公司财务报告寄予希望。综合反映世界主要股市变化的道琼斯全球股市综合指数,过去三个月里走势强劲,其上涨的幅度达到了18.85%,全球主要股指的涨幅均在10%以上。

今年3月份,美国主要股指先后出现五年内最低点。而在第二季度,第一个交易日4月1日三大股指出现的最低点即为本季度的最低点。此后的三个月里,美国的三大股指全部出现了连续上涨。随着美、英对伊拉克战争的基本结束和第一季度公司财务报告的陆续公布,美国消费者的信心从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迅速回升,投资人也将关注的重点重新转移到股票交易市场。市场预计将要公布的美国公司季度业绩报告将显示公司利润增长,从而支撑美国股市的连续上扬。道琼斯指数出现连续四周、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出现连续五周的上涨。6月18日前后,三大股指几乎同时达到季度内也是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点。季末收盘,三大股指季度涨幅均超过10%,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涨幅甚至高达21%,此涨幅也是该股指第二季度涨幅的历史之最。

世界其他的主要股市,第二季度也随美国股市的上涨出现了大幅回升。第一季度跌幅为16.21%的德国法兰克福股市第二季度升幅高达32.87%,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涨幅最大的。欧洲主要股市的季度最低点和美国股市同样出现在季度初的4月1日,最高点也出现在6月18日前后。

在亚洲主要股市中,日本股市在4月份曾经陷入低谷,4月28日在创造了二十年来最低点7603.76点后开始大幅回升,五月份起更是连续五周上升。经济环境的改善、公司收益的增长、已经大幅下跌后极具吸引力的股价和流动资金充足的环境均有助于日本股市进一步走高。日经指数第二季度收盘较第一季度升幅达到14%。香港股市在第二季度同样出现回升。以周收盘指数统计,香港恒生指数自五月份起连续八周上扬。6月17日,恒生指数收盘突破10,000点创了年内新高。

根据道琼斯全球股市综合指数以美元统计排序,2003年第二季度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指数均以上扬收盘,如:

印尼  44%↑;智利 26%↑;加拿大  20%↑;

台湾  14%↑;德国 36%↑;法国 24%↑;

英国  18%↑;日本 12%↑;泰国 34%↑;

比利时 23%↑;澳大利亚 17%↑;马来西亚 10%↑;

韩国  32%↑;墨西哥  22%↑;新加坡  16%↑;

香港  10%↑;巴西 27%↑;丹麦 21%↑;

美国  16%↑。

2003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指数汇总

三、在外汇市场,欧元高位回落,美元新近在低位有所回升。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国际货币市场交易中,欧元继续上扬屡创新高,5月末欧元兑美元汇率曾经接近1:1.20。值此,欧元从2000年10月历史低点回升后已经升值约45%。连续升值的欧元虽然提升了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但是欧元区也不断感受到日趋沉重的经济压力。欧元区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出现停滞,其重要的工业品出口国法国和德国的经济状况恶化更为明显。

在第二季度,美元汇率的相应下跌和45年低点的利率给美国政府和公司带来令人高兴的结果,许多公司的利润明显上升,股市也在这一季度出现大幅回升,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前景将不断复苏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日元的走势在日本政府的强力干预下第二季度基本平稳。今年以来,日本政府已经抛售了超过7万亿日元(近600亿美元)进行市场干预,以限制日元的升势。这种干预在本季度的5月份达到高潮,5月份的抛售规模达到创记录的4万亿日元。当然,与此同时以正在贬值的美元为主的日本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了。

与上季度末相比,第二季度末纽约汇市中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汇率为:

● 英镑上涨:由1英镑兑1.5813美元上涨至兑1.6556美元,较今年5月末的升幅为0.01%,较上季末的升幅为4.70%。

● 日元下跌:由1美元兑118.22日元下跌至兑119.72日元,较今年5月末的跌幅为0.31%,较上季末的跌幅为1.27%。

● 欧元上涨:由1欧元兑1.0926美元上涨至兑1.1515美元,较今年5月末的跌幅为2.17%,较上季末的升幅为5.39%。

四、在期货市场,本季度末出现大的动荡干扰,市场价格趋于平稳。

今年第二季度的期货交易市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没有出现大的干扰,其主要交易品种价格趋于平稳。原油市场虽然在4、5月份有较大的波动,但是6月份的价格也相对平稳。随着伊拉克原油产量的逐步增加,原油市场正在面临新的结构调整。

与上季度末相比,第二季度末美国纽约期货市场的主流品种中:

● 黄金上涨:由335.90美元/盎司上涨到346.00美元/盎司,较5月末的跌幅为5.08%,较上季末的升幅为3.01%。

● 原油下跌:由31.04美元/桶下跌到30.19美元/桶,较5月末的升幅为2.13%,较上季末跌幅2.13%。

● 小麦下跌:由3.82美元/普下跌到3.18美元/普,较5月末的跌幅为17.40%,较上季末的跌幅为16.75%。

五、因美国经济复苏形势不明朗,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今年度首次降息。

6月25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宣布再次降低利率0.25%,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降为1%,为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的第一次降息。此举显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关切经济稳定增长是否能实现,现在它判断通缩的威胁目前依然大于通涨。

根据6月份的报告,美国耐用品(指使用寿命在三年以上)订单5月份下降0.3%,而此前在4月份就已经下降2.4%。考虑到战后军火订单的下降,其他耐用品的订单在5月份实际上升了0.3%,其中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上升了1.2%,金属制品上升了2.5%。

六、美国经济的矛盾:消费者和百姓的信心回升,但是失业率继续上升。

美国的失业率在今年6月份达到6.4%。这是美国九年来最高的失业率。6月份,美国生产性行业在轻度衰退和有所恢复之间徘徊。其制造生产指数为49.80%。细看之下,虽然企业裁员有所减缓,新接订单指数也从5月份的51.9上升到52.2(该指数超过50即代表扩张)。但是第二季度的三个月是美国连续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个月失业率没有下降的月份。

根据美国大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的调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份上升的基础上6月份又略有上升。表明美国消费者心态近来趋向平稳。大企业联合会的调查结果还反映:虽然最近的另外两项调查也反映企业领导人对近期未来的看法有所转向乐观,预期企业将逐步增加支出。但是一般认为近期企业在用人方面还是以减员为主,增员不多。

对比1982年10%和1992年的7.8%的失业率,目前的6.4%似乎并不算太坏,但是这次损失的就业机会可能是暂时回不来的,而且在900多万名失业者中,有280万人已经用尽了失业补助。

根据大企业联合会的调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四月份的81点上升到5月份的83.8点,而4月份的该指数相比曾经创造十年来最低水平的3月份则已经有了飞跃。但是在5、6月份,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满意和信心程度却连续下降,其中最重要的担忧就是失业。

七、到6月份的过去20个月,美国劳动生产率在上升,但就业量在下降。

从2001年第四季度算起至现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年增长率2.7%扩张。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格劳深女士的研究,同期美国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为每年4.2%,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率。这样就出现了经济增长时劳动生产率上升,而同时就业人数却在下降的局面。

一些企业在宣布利润增长的同时,也宣布裁员以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是2000年以来企业在竞争中调整的重要特征。根据格劳深女士的看法,过去只有在经济复苏和增长初期,劳动生产率上升。比如在1948-1982年期间经济复苏过程中,GDP增长率都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这次在整个经济复苏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同时就业方面的压力也没有减缓。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需要有3.5%以上的GDP增长率才能保持就业率的增长。过去工作机会失去以后还有很大的机会重新恢复,但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样的机会一旦失去时,很大可能就已经转向墨西哥、中国、印度等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和国家,失去的工作机会在结构调整中完全丧失了。

此外,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劳工市场正在酝酿结构变动。目前,美国失业人数为920万人到950万人之间。由于找不到全职工作而为部份时间工作的人数比2001年上升了46%而达到480万人。电子工业产业就业人数已经连续29个月下降,通讯产业就业人数连续25个月下降,证券和航空业在25个月中也有17个月下降。

八、美国制造业因就业量持续下降,强烈要求美国政府进行国际干预。

美国制造业协会6月份警告,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的丧失正在给美国经济复苏拖后腿。该协会尤其提到中国作为重要的竞争对手,其货币与美元挂钩,人为造成美元过高,要求美国政府干预。该协会报告指出,自2000年7月以来,美国制造业已经损失了230万个就业机会。虽然美国经济整体不景气,但是制造业丢失的工作机会高于经济同时平均丢失工作机会的三倍。该协会称,美国制造业这次损失的就业机会已经创下美国二十年来最大跌幅。该协会还指出,从1997年以来,在美国的全部经济中,制造业的出口份额一直在下降。

九、人民币与美元联系汇率调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燃眉之急,当审慎处之。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扩张势头强劲。连续多年外贸盈余,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方向基本不在贬值。可以以为,国内经济整体上具有吸收人民币小幅升值冲击的能力。同时,在经历“SARS”的过程中,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健康和稳定的反应。而且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

但是,中国经济正在继续着人类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的、结构性、制度性的变革和进步,新老问题并存、明沟暗壑交织,须一面击鼓急行勇进,另一面慎行如履薄冰。例如就业就是其中一个大问题,一个将长期存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将使劳动力的国际价格提高,对就业的一般影响则显而易见。

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是相当单薄的。中国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市场的营销网络还很幼嫩,大部分的销售是通过外方控制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或者外方的中间商实现的。中国产品和服务大多还集中于市场进入的门槛较低的产业,竞争对手众多,没有多少影响价格的能力。中国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总体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完全不依赖国家政府资源和政策支持而在世界市场赢得一席之地的企业寥寥无几。中国企业在产权、治理结构、管理人才培育等方面还需要许多时间实现改进。

进一步来说,人民币汇率改变不了全球性的结构调整趋势,改变不了这么大的世界有人欢欣、有人忧愁并存的局面。虽然中国的出口增长迅速,外资投入居世界前列,但是所有这些数字一旦人均化之后就不起眼了。在全球性的结构调整中与中国有类似之处、并且有竞争关系的国家就有印度、墨西哥、巴西、甚至俄罗斯。

十、其他

——安龙公司(Enron)破产还债率约15%,远低于美国企业破产平均还债率。

美国安龙公司(Enron)在去年初申请破产保护时,共欠债670亿美元。涉及到300多种不同类型的债权人、173个不同的分离的偿债相关机构和个人。经过重组以后现在债权人得到通知,安龙公司的欠债每一块钱负债清资还债将在14-18美分之间。这个还债率远低于美国企业破产平均还债率。1978-2000年,美国企业破产平均还债率为42%(根据Edward Altmon),而在2001-2002年,美国企业破产平均还债率已经下降到25%。

在其他著名的美国企业破产案中,Kmart的银行借款偿付率为40%。无抵押的借款以新发行的新股票偿付时,其偿付率为14%。在世界通讯(Worldcom)破产案的审理中,偿付率估计在35.9%左右。

——美国经济下降,但是官司数量和律师事务所的收入却连续上升。

近年来虽然美国经济很不景气,但是律师人数2001年就上升了11%,2002年则上升了4.2%。美国去年有两个律师事务所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律师的收费标准也都在上升。

——全球证券发行量上升16%,上半年达到2.74万亿美元。但是由于发行品种是以债券为主,券商收入却下降两成。

据行业统计,上半年全球证券发行量上升16%,达到2.74万亿美元。但是证券商的发行费用收入却下降了21%为71亿美元,其中IPO发行收费仅为22亿美元。券商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企业债券占了证券发行的大部分,而企业债券的收费率远低于股票发行收费率。由于利率低,企业自然愿意尽量发行债券。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达到2.59万亿美元,但是股票发行却下降31%,仅为1450亿美元。

——目前在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每新增一美元投资中,有45%来自于退休金账户。

最近公布的统计资料还表明,在2002年,如果没有退休金的自动投入,美国共同基金就是出大于入,去年退休金净流入共同基金的资产为1,150亿美元。统计表明,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3亿美元的退休金是在股票市场中。

标签:;  ;  ;  

2003年第二季度末国际经济形势简报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