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该如何理性选择——访王鹏(北京新东方国际学校校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该如何论文,校长论文,理性论文,北京新东方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中学生出国留学日渐升温。中学阶段不仅是求学的关键期,更是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理性选择,北京新东方国际学校校长王鹏为大家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到外国读私立高中是进入国外本科名较的捷径
记者:近几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有什么样的趋势?对于中学生出国,您有什么看法?
王鹏:中国出国留学的趋势,已经从大学生群体转向中学生群体,现在新东方的TOEFL教室里,十几岁的中学生比比皆是。由此看出,高中生出国读本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另外一个趋势是,初中生毕业去国外读高中。因为大家慢慢意识到,可能读国外名校的私立高中,是进入国外本科名校的捷径。
目前,到外国读初中的学生还不是很多。我们也不太鼓励去国外读初中,因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巨大的,很容易出现问题,没有家长的陪伴是难以解决的。而且初中生没有奖学金,读私立学校的花费巨大。
记者:读外国名校的私立高中是进入国外本科院校的捷径,怎么理解这种做法?
王鹏:所谓“捷径”的说法,是有特殊含义的。学生到国外私立高中读书并不省力,而且吃苦的程度也比较高。因为私立高中的挑战非常大,从入校到毕业,学生面临的不仅是智力上的,还包括情商、体育、社会公益等多方面的考验。所谓捷径,是指速度更快,距离更短。它包括两个对比,一是和在中国读高中相比较,二是和在国外读公立高中相比较。
其实,称这种方式是“捷径”,不如称为“保障”更合适。因为经过三四年的学习,学生进名校的把握会比较大。这就好比在人大附中上高中一样,一般而言,考大学不进一类本科院校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学生自身条件不错,愿意承受压力,进国外私立高中,就有很大的概率进本科的名校。而且,美国的私立高中很有钱,有校友捐款,学生实力强就能获得奖学金。
记者:有些中学生认为中国高考压力大,希望到外国上高中,觉得那里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也能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事实是这样的吗?
王鹏:实际上不太是这样的。首先要看怎么定义不错的大学。按照美国相对公认的大学排名,如果要进综合排名前50名或者前60名的大学,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压力是很大的。
其实,美国中学生的学习并不轻松,他们没有统一的高考,但是把竞争放在了一个评价全面素质的平台上。
记者:在初中毕业后,一些学生选择了高中学校的合作办学课程,这样似乎就能直接考外国大学了,您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王鹏:中国的合作办学很多,很难笼统地说它是好还是坏。作为初中毕业生,选择这种学习方式的利弊是很明显的。
具体地讲,同样档次的高中名校,学生在英国本土或美国本土读,最后进名牌大学的概率毫无疑问是大于在中国读的,原因很简单,首先,语言环境有差别。其次,外国高中有很多课外活动,中国高中没有。第三,客观讲,国内学校的外籍师资是很难和本土的一流师资媲美的,因为好的师资是不愿离开本土的。可见,弊端是明显的。
同时,好处也很明显。首先,家长觉得很安全,尤其是女生的父母。二是会省很多钱。三是和中国读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上合作办学课程学生的英文还是会有优势的。那些普通高中的很多学生也申请外国大学,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英语好是有意义的。
能否选择好的专业和学校考验着家长的智慧和学生的实力
记者:以往,留学意味着镀金,在社会竞争中更有优势,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改变,留学只是一种经历而已。那么如何理智看待留学这件事?
王鹏:经济条件越好,家长心态就越宽松,这是普遍的。我个人是反对砸锅卖铁去留学的,那样学生和家长都很压抑,效果也不会太好。
留学逐渐大众化,已经不是精英留学的时代了。就像能不能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个挑战,关键是能否考上好大学。留学也同样,如果只是出去很容易,如果你要读一个好学校、好专业,其实还是很难的。这要考验家长的智慧,也考验学生本身的实力,不仅要分数高,还要有课外活动的综合表现。
记者:从另外角度看,比如人的整个生涯规划等,是不是具备了经济条件就都一定要去出国留学,这种经历是必需的吗?
王鹏:留学是在国际范围内选择教育资源,选择就有适合和不适合两种可能性。如果只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可能效果不好。孩子出去时没有动脑筋,回来也就稀里糊涂地进入失业大军。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待留学:一,不是必须去留学;二,经过比较好的准备去留学,会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能力,尤其是有些能力可能不被中国的高考所认可,比如领导力、组织能力等。三,留学不要凑热闹,应该选择自己相对有兴趣的专业去学习,因为谁也不知道10年之后,自己学的专业是否还是社会的热点。但是,人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学好了,就一定能有成就感。
出国留学一定要提前规划
记者: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中考或高考失利就到外国留学了,您是怎么看待的?
王鹏:这种情况,有90%或者更高的比例,是出去读语言学校。有的中介推波助澜,他们着急挣钱,家长着急走,一拍即合。但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因为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出国第一件事就是读语言学校。
不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家长的面子问题,孩子考砸了留在国内怎么办?如果说留学了,会很有面子,至于读什么,大家也不知道,家长也搞不懂,学生自己也糊涂。反正出去慢慢混,总有一天能毕业。这种长期读语言学校的学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有钱没目标,没人管,十五六岁,不出问题才怪。
所谓语言学校,就是学外语的地方,到最后,还是要参加托福、雅思之类的标准化考试。读语言学校需要很多花费,如果学生出国时语言基础差,就意味着要学很久。其实花这个钱很不值,学生可能要学一两年的语言,这期间没有人管,很容易失去方向和斗志。
什么样的人适合到外国读语言学校呢?是那些英语只差一点,为了赶申请季的学生。比如,我现在申请学校,明年秋季要入学,我的托福就差一点,对方要求100分,我是90分。这种情况下,一个选择是在中国再学一年语言,为了这几分,不值。这样的学生就比较适合先出去,文化课水平已经足够好,只差语言这点小拐棍。如果对方学校要100分的托福成绩,你只有40分的水平,去上语言学校无疑是自杀。
记者:社会上一些中介机构所说的读预科是怎么回事?
王鹏:这是和英联邦国家有关的概念。英联邦学制从5岁开始上学,18岁上大学,一共是13年。中国高中生也是18岁上大学,但是我们的学制比他们少一年,所以中国高中生到那里后,学分不够,只好被迫学一年预科。可以大致理解为大学一年级,或者高中三年级,因为英联邦国家的大学本科只有3年。
预科本身是有学分的,前面提到的语言学校是没有学分的。预科除了学英语之外,还学其他的科目,计算机、数学、商业,甚至艺术等,这些成绩很重要。上预科之后,申请大学时依然要考托福、雅思。
除一些特殊情况之外,中国普通高中的学生,要去英联邦国家读大学,通常是要上预科的。
记者:如果希望出国留学,该如何提前规划呢?
王鹏:提前三年准备,对于读高中、读本科、读研究生都是通用的。首先要提前一年申请,比如要2010年秋季入学,那么在2009年圣诞节前,都要完成所有的申请材料。学生如果想去国外读本科,高一就要开始学托福,高二就要学SAT,高三递交入学申请。如果要去读高中,也是如此,从初一就开始准备。
我个人觉得,不管学生读什么学位,外国大学毕业以后,最好留下来工作两年,从校门到校门是没有竞争力的。
总之,很多人都出国了,但是能否达到其人生的目标,是否把时间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那就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准备了。
标签:王鹏论文; 北京的大学论文; 留学论文; 大学论文; 新东方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私立高中论文; 出国留学论文; 北京国际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