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与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学论文,学科论文,性质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01(2008)06-0005-03
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尽管从1988年才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截止2006年有48个职业教育学学术研究基地,[1]但学界对于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和定位的讨论一直此起彼伏,说明该学科的定位仍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明确。
一、学科、专业概念的鉴定及其关系
学科指一定领域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随着知识的发展逐渐演化,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自己独特的逻辑发展规律。专业是社会分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某些时期,被等同于二级或三级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学科和专业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大学的角度看,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和依托,为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而设立;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某种社会职业而设置的培训,是学科不断扩展的新兴领域。由于职业教育学学科本身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学学科与职业教育学专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甚至重合的。
二、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研究的现状
学科性质是在学科的基础上,对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的界定。因此,对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正确认识是其发展的关键。一位职业教育学研究者曾在其文章中提到:“大多数的学者在言及‘职业教育学’这一名词时内心感到不踏实,对职业教育学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缺乏足够的信心”。[2]可见,尽管职业教育学确实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其学科性质的定位及建设并不成熟。学术界从划分科学门类的角度以及研究逻辑出发,对职业教育学学科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作为教育学的分支,职业教育学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学和整个教育科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的,基于这种认识,职业教育学的学科范式模仿教育学的学科范式,主要由职业教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等构建一个完整严谨且较为融贯的理论逻辑体系,将职业教育学解释为“职业—教育学”,在教育学中寻找职业教育的根基。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但是对于教育学学科研究成果的过分依赖和借鉴,使得职业教育学缺乏自我特色,无法形成自己的话语系统,这是我们不得不担忧的问题。
另外一部分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承认教育学是职业教育学产生的源头,但职业教育学的特有学理性和学术性充分地证明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职业教育学溯源于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并在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上得以升华。持这一看法的研究者主张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应建立在大量的教育实践上,重点研究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和相应对策,通过分析、综合最后形成有话语权的理论体系。这个观点颇为新颖,当前不乏学者以此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将对理论的研究渐渐转移到实践问题的具体解决上。可是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和学术的组织,必须依靠强大的理论基础支撑,仅靠从实践过程中提取的知识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教育学与技术学的交叉学科,甚至逐渐向多元化的职业领域扩展,具有明显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特性,进而提出职业教育学是多学科研究领域,因此不应该将职业教育学依附于教育学之下,否则很难区别其类型特征。但这一观点被逐渐扭曲,“交叉”的概念被理解成为模糊学科边界或者学科无边界,不管有没有交融贯通的领域,也不管有没有共同的研究目标或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学一度成为随便进出的研究领域,没有“反思”、只有“通用”。
三、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定位
显然,目前职业教育界对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边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口径和独立的科学体系,理论上的缺失成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阻力之一,也使得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定位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曲折性。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进行分析。
(一)职业教育学内在的发展逻辑决定了其内在的学术性
学科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认识上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职业教育学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和科学性都表明了其学科本质与教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德国早已把职业教育学学科列为职业研究的基本范畴,成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的一种类型。但正如周明星教授所言:“职业教育学学科脱胎于教育学科,与教育学科是‘母子’关系”,[3]在我国职业教育学探索的初级阶段,职业教育界试图从普通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学中寻找理论依托和研究框架是一种自然也是必然的选择。
然而职业教育学以研究职业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揭示该领域的特殊规律为主要任务,理论基础方面可以借鉴,却不能“复制”。在库恩学科范式理论的影响下,职业教育学学科因为没有建立高层次的学科逻辑体系,研究力量散化、研究范式单一等原因,致使“职业教育学学科从建立之初至今参照普通教育学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模糊了职业教育学学科与教育学科边界,泛化了职业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影响了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3]正如曾担任法国“经济合作及开发组织人力资源处”处长的毕利亚德所说,“他们属于两个世界:即无私利、私欲的教养而被称为‘一般的’世界;与工作的、实力之训练的而被称为‘职业的’世界。”[4]对此学术界不断呼唤职业教育独特的理论特性,提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一方面需要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更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及承担某种启蒙的任务。“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将使职业教育学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一级学科地位的正当的学科领域”。[5]职业教育研究必须以职业教育本质属性、职业教育地位作用、职业教育价值和职业教育流派等前沿问题为中心,抓住自身研究的特殊性,并通过对特殊性的深入探索,才能走出困惑,摆脱普通教育学理论框架的束缚,使职业教育学真正独树一帜地存在于教育科学的园地中。如何找到职业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独特性呢?周明星认为,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就体现在依据职业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加工或改造,以及由此所构成的方法系统上。[6]李尚群博士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学学科需要重塑职业教育的严肃性、规范性与学理性,划定学科边界,拒绝平庸而粗浅的话语。”[7]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职业教育学内在的理论品质。
(二)职业教育学发展的需要决定其实践性和应用性
职业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于社会实践,许多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都是在某些教育现象或问题出现及解决的过程中得以沉淀和充实。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学从自身的学科性质和具体研究对象出发,在高度理性的层次把握学科指向的实践,对职业教学实践中的现象、问题和流行性话语进行批判式反思,特别是一些能够对职业教育实践直接发生影响的政策性话语进行反思。而反思的真谛是解决职业技术领域中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的、政策的和现实的问题。
从职业教育的现象和现实问题出发,揭示职业教育的本质、探讨职业教育规律,是职业教育学的客观任务,同时也突显出这一学科的应用性。目前,职业教育在实践层面的发展上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功利化倾向,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成为主流。因此,职业教育学应当摆脱当前“忙翻译、重宣传、热引进”的尴尬状况,抓住职业教育现象和现实问题获得研究的原动力,同时将自身的前沿热点问题放入教育实践中去考察,从更深入的角度充实、发展和升华理论,增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为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现实基础。
(三)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定位:从交叉学科到交融“范式”
学科性质是学科定位的关键,成熟的研究范式则是一门独立学科成立的标志之一。可以说,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范式的类型,而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标志着学科的定位走向。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又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这一学科的建设问题常常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它的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特性被偏隘地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插足的领域,在职业教育的范围内,由于管理体制的约束和研究本身的素质缺陷,对于真正的“交叉”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或者是一笔带过,更多的是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成果进行粘贴复制,象征性地完成所谓的交叉学科的“整合”。这样非但没有把职业教育的特质显现出来,反而导致其研究对象泛化、研究范式简化、学科体系同化等问题。一般来讲,学科交叉是较高层次的结合,学科交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共同的发展领域或目标;(2)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3)共同的学科理论基础;(4)共同的技术手段及方法;(5)课题的功能互补,等等。[8]对于职业教育学来说,它既不是技术与教育学的结合,也不是教育与技术学的结合(张建荣语),它是一个整体,一方面将学科研究辐射和延伸到其他学科(教育学、职业学、技术学等),另一方面又能将其他学科有效的“取其精华”,进行自我完善。国外的学者在谈到学科互涉的重要性时说到:“学科互涉对学术团体内外的重要性来说,是基本的。它代表变化的力量,代表对正统的挑战,也是学术发展的动力。”“边界跨越所造成的互动与重组就象边界的形成和维持一样,也是知识生产和知识构成的中心。”[9]当然,在对学科进行卓有成效的跨越研究同时,马庆发教授坦言还要广泛地学习与借鉴,开拓国际化视野,在国际学术领域构建“对话的平台”,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学科特区。
可以大胆地说,职业教育学学科正在由一个边缘学科走向复杂的交叉学科,对任何一个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和融合。同时,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实践预示着未来的研究范式多元化和交融性。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莫兰关于复杂科学的论述以及他提出的“复杂思维范式”,是对简化范式的彻底颠覆,利用非线性的、联系的、多元的、整合的思维代替以前单一的、静态的、二元的、线性的思维方法。因此,在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的过程中,要对原有的范式进行必要的批判和反思,抛弃“日常琐碎型”以及“向上模仿型”的旧范式,集人类研究方法之大成,树立多元融合的研究观,在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移植、辐射、聚合,以及加工改造的基础上,杂融成新的综合研究范式。
收稿日期:200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