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词语复现” 翻新教学设计论文_马顺名

重申“词语复现” 翻新教学设计论文_马顺名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 300204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解读文本中的语言形式,选取符合课标要求和学情实际的学点,是一个核心难题。日常教学中,“抓取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成为很多教师的常用策略之一。然而,对于这种文本中关键词语的“复现”现象,很多教案的解读还流于表面,形式单一,难以呈现学段梯度。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课教案为例,给这一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词语复现 钓鱼的启示 教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解读文本中的语言形式,选取符合课标要求和学情实际的学点,是一个核心难题。日常教学中,“抓取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成为很多教师常用的策略之一。然而,对于这种文本中关键词语的“复现”现象,很多解读还流于表面,形式单一,难以呈现学段梯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有着实践上的必要性。下面,谨以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为例进行说明:

一、关注“复现”基础上的“递进”

教学设计片段一:

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1.生:读,谈体会。师引导:读着这个句子,你知道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鲈鱼。生说。

2.师:指名生三人,分别读三句话,体会三个“大”字。生读。

3.生汇报。师小结:从“大的鱼”到“大的鲈鱼”再到“漂亮的大鲈鱼”,这三个“大”字写出我溢于言表的激动、惊喜之情,是越来越强烈的。

4.生个读,师范读。

5.生小声读,师再指名评价读。

上述片段中,我引导学生关注了三个“大”字前修饰词的递进关系。以此来说明我和父亲都很得意。这样一来,教学从单纯关注“内容上的重复——情感、语气上的递进”转换为关注“内容上的重复、递进——情感、语气上的递进。”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更加合理。

二、化“词语复现”为“意象复现”

教学设计片段二:

1.儿子心里在想什么?师引导回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示: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师:三处句子中,有三个景物反复出现,你能发现是哪些吗?生汇报。

……

师小结:一边叙事,一边细致入微地描写景物,是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作家笔下,美不胜收的湖、皎洁明净的月、漂亮鲜活的鱼,都是为渲染气氛,烘托整个事件而服务的。并且,景物的描写跟事情的发展环环相扣,让我们读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当“景物”染上“情感”,学生实际上享受到的是“意象”。而化“词语复现”为“意象复现”,正是促进语文课堂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关键点”。文本的“形式”“内容”与“情感”在这里有机地统一成一体。

三、摆脱单一意象,关注“意象群复现”

美国著名批评家埃兹拉·庞德曾借鉴中国古典诗歌及日本绯句中的“意象叠加”及“意象并置”的方法。本文是一位美国作家所写,字里行间颇有些“意象叠加”的意味。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文中写得最美的五处句子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囊括了文中所有写湖、写月和写鱼的句子。因此,我大胆地抛弃了单一意象,转而关注文中重复出现的“湖”“月”“鱼”这样一个意象的“群体”,转而通过引导孩子定位文中的三个景物“湖”“月”“鱼”,学生初步感受到这样一群反复出现意象所含着的情景交融的美。由于这三个景物所处的五处句子,遍布“钓鱼”这件事的始终,使得这节教案设计所抓取到的语言特点,真正代表了全文一贯的语言特点。

立足于语言学习和新课标对五年级学段的要求,我对两处句子中描写“湖、月、鱼”的内容进行了调换。这样的调换是有启发性的。在品读中,学生会真正地体会到,文本中,事、情、景是相谐的。最后,我与学生合作,对这五处句子进行了精彩的配乐串读,这是课堂的高潮部分,也是学生对本课语言在审美上的终极感受。

以上,我从三个不同角度,展现了对于“词语复现”现象的个性化挖掘。所谓教无定法,所谓“词语复现”只是探寻语言奥秘的一个小窍门,更多的奥秘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敏《意象并置与意象叠加》.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年6月第3期。

论文作者:马顺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重申“词语复现” 翻新教学设计论文_马顺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