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研究论文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研究论文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研究

吴建强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创业创新指导服务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舆论宣传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民主党派工作面临着崭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九大对民主党派工作提出全新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蓝图也对民主党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民主党派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民主党派;工作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民主党派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互联网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高校民主党派工作革新,既是高校民主党派面临的崭新挑战,也是高校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需求。“互联网+”时代,高校民主党派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不断激发工作活力,努力提升履职能力。

一、“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现实状况

(一)“互联网+”为推进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提供新动能

当前,互联网正以迅猛之势扩张至全球各个角落,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强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互联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其中,“+”的含义是融合、创新和改变。因此,“互联网+民主党派工作”就是将互联网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民主党派日常工作深度互融,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全方位工作的技术进步和工作效能。对于民主党派而言,“互联网+”不是一种表面工作形态的简单转变,而是通过外在形式变换实现深层次的变革,从而契合“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提升、改变、共享”的核心理念。近年来,各高校民主党派都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拥抱“互联网+”,其官方网站全新改版,页面设计清新美观、栏目设置新颖别致、主旨内容较接地气。高校民主党派还广泛使用“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IPAD、笔记本电脑等载体。可以说,“互联网+”赋予了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工作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并为推动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创新提供了强大引擎。

(4) 当剪跨比、配筋率一定时,空心墩的承载力随着纵筋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延性变形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减小。

(二)“互联网+”为实施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提供新便利

在传统的高校民主党派工作中,其可利用的载体十分有限,仅限于召开会议、传达文件、张贴简报等,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成效甚微。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民主党派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的特点,利用日益丰富的新型技术手段和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平台,应用灵活多样的载体,将其打造成党派工作的形象展示窗口,新颖别致、创意不断。如近年来,民进中央就大力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日常工作,在每年全国“两会”后,都会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文字直播和在线互动,举行学习贯彻 “两会”精神座谈会,其工作方式带有鲜明的“民进色彩”。再如重庆璧山民主党派为了提升工作效能,开发了手机APP,成员只需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发送给主管部门。后续,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收集、研判、转送、处置、反馈、评价。此举措打通了建言献策的通道,虚实结合,进一步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提供便利。

(三)“互联网+”为开展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提供新选择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民主党派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自身工作注入互联网基因,实现包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各项职能的变革,从而促进民主党派工作的战略性转型。为顺应时代发展,高校民主党派先后开通了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平台,不断拓宽了工作渠道,通过“微”距离互动、“零”距离接触,不仅能促进党派主动提升工作的公开度、参与度,也为党派工作实现多样化提供了更多选择。以“互联网+党建”为例,在建党95周年之际,百度曾推出“智慧党建”平台;“共产党员”利用微信手机公众号开设了“两学一做”学习专栏,开展“微党课”宣讲;“支部生活”利用自制卡通人物每天进行党章知识视频教学。这些活泼、生动、直观的党建教育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党课知识传播方式,为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多样化提供了重要参考。高校民主党派也可借鉴和应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进行创新。

LCCI>1,表示实际人口大于理论承载人口,人口超载,粮食短缺,数值越大表示人口超载越严重,粮食越短缺;LCCI=1,表示实际人口等于理论承载人口,人口与粮食均衡;LCCI<1,表示实际人口小于理论承载人口,粮食盈余,数值越小表示粮食盈余越多。

(四)“互联网+”为优化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提供新契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会做到自觉。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思维”,强化“互联网+”意识。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改革传统形式和活动平台。在人们的传统思维印象中,一些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认为,只要将党派工作的相关信息挂在网上,或者利用微信、微博、QQ等进行办公,就是“互联网+”了。有些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和自我提升的学习勇气,工作满足、沉迷于现状,并表现出明显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在部分成员眼中,所谓“互联网+”不过就是出于新鲜赶潮流,喊个口号追时尚,搞网上“形象工程”而已,工作表现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有些成员认为互联网存在安全隐患和一定的风险,心理上对它进行排斥,他们不想、不敢、也不愿意承担使用网络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对纵横家在纵横之世的真实写照。纵横家顺应时势的处世哲学对当时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他们的论辩几乎左右着各诸侯国的命运。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春秋战国时期的口传活动才如此活跃,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二、“互联网+” 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存在问题

(一)“互联网+”思维亟须增强

“互联网+”作为信息化的新业态,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推动了技术革新,更解放了思想观念。借助“互联网+”,高校民主党派实现了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变革。如在对党派成员教育上,可建设微博专栏、开发党务APP,也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民主党派党务微信”、开发基于PC的民主党派党务应用系统等;在党派组织建设上,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基于本党派数据的智慧组织管理系统;在党派自身特色打造上,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党派自身的智慧履职知识库,集聚本党派界别特点,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在党派实施自我监督上,可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在工作中主动亮出身份、公开工作任务、及时公布成果,这样能够主动或者不自觉地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通过“互联网+”有力地促进党派工作创新,推动党派工作的自我优化。

(二)人才队伍建设急待加强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增长率为6.2%,较2015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了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已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影响,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受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极易产生各类思潮;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捷、便利、及时性,这也使得党派成员能够更加容易掌握相关工作进程,及时掌握党派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方略、工作实效等信息,尤其是那些成员普遍关心的问题,成员相互间更容易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当下如何科学有效地积极应对已成为新课题。

(三)工作形式和内容有待创新

“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为高校民主党派加强网络化建设、构建高效的办公体系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各高校民主党派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实现资源共享,为党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提供便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有的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想当然认为,只要在工作中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就可以将之称为“互联网+民主党派工作”,这种认识只看到事物的外在表象,并没有触及至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在日常工作中,有些高校民主党派组织虽然形式上都建立了官方“三微”(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党派对外宣传的APP等载体,但其运用手段仅局限于复制粘贴简报、转载其他文章等,缺乏主动应对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意识。

(四)成员的思想变化需要关注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但同时对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信息素养及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影响力的高级知识分子,但其基本素质尚不能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作要求,因此,高校民主党派要重视队伍建设,树立主动学习意识,不仅注重党派成员政治素养、业务技术的提高,而且注重培养其信息素养及信息技能,使其了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熟悉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加以运用。当前,部分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互联网技术研究、计算机使用与操作“一知半解”,工作理念僵化,工作手段单一,工作方法陈旧,与新形势难以同频共振。此外,在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些成员“胆小怕事” “谨小慎微” “束手束脚”,不敢也不善于应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开展活动,或为了应付仅开展一些互联网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活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与创新相去甚远。

三、“互联网+” 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创新策略

(一)牢固培树“互联网+”思维意识

墨西哥牛油果油、泰国烧烤椰、新加坡天然谷物饮料……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近2000家企业展示的各类食品及农产品蔚为大观。其中既包含绿色有机的健康食品,也有凝聚现代工艺的深加工产品,好品质、高颜值、多品类,引得现场客商云集。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校民主党派自身能力建设和参政议政职能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和创新高校民主党派工作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促进互联网新技术与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改变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的技术环境及条件,大大提升高校民主党派履职能力与工作效率。“互联网+”思维,是以“开放、创新、服务”为核心,本质上要求高校民主党派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其中心任务,积极改变思维定式并敢于创新,加强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互动交流,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和革新,促进党派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高校民主党派要拓宽时代视野和激活成员互动的巨大能量,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创新理念、模式和方法,实现立体化、动态化、多维化目标,不断促进党派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二)提升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开创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履职水平,人才是关键。新时代呼唤新人才,高校民主党派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培养和打造一支熟练掌握互联网科技,具备快速获取和灵活处置各种信息的能力的工作队伍,努力提升党派成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互联网信息化、网络化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增强网络时代危机处理能力和有效应对水平,并学会利用各类工具与载体及时掌握党派成员的思想动态,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者要增强工作时代感,改变传统的“灌输论”的工作方式,力戒简单下发通知、机械传达文件等工作模式。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传播平台不断涌现,新媒体交互性、及时性、传播性更强,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应充分借鉴和发挥新兴传媒功能,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更加积极灵活的方式来传递正能量,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此外,面对开放的互联网带来的网络舆情挑战,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还要增强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政治敏锐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掌握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和技巧。

(三)创新高校民主党派工作方法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要坚持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不断提升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大力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可创建“互联网+民主党派工作”平台,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应对现实变化,打造“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要熟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功能,不断建设、运营和管理新媒体的力度,全力打造成员喜爱的“明星公众号”,使之成为党派工作的“微阵地”,成为成员与组织互动的“新桥梁”,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突出优势。在党派成员教育方面,高校民主党派可利用互联网不同的信息资源,结合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发展领域的成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等。在拓宽成员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方面,可通过设立“网络反腐” “网络举报”平台,广泛吸纳党派成员与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更好地听取社情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从而极大提升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的广度和质量。在提升成员参政议政与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可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建设“党派信息OA系统” “互联网+党派工作平台”及“党派工作云平台”等,依靠互联网技术实施信息传递,实现思想、观点的分享、交流与碰撞。

(四)推进高校民主党派完善和革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高校民主党派只有具备自我完善和革新的能力,不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围绕并致力服务于高校党委中心工作,才能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才能有效发挥参政党作用,才能促进党派自身健康有序发展。加强高校民主党派自我完善和革新,首先要在党派思想建设上下功夫。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只有顺应潮流,顺势而为,真正将思想建设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尤其要学会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建设工作,才能让党派成员形成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高校民主党派可在微信公众号上设计“互动交流栏目”,及时反馈成员诉求,加强信息沟通,并广泛发动宣传,这样既能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大力弘扬正能量,又能精心打造风清气正的员工队伍,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为党派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坚强保证。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不主动拥抱互联网者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被历史所淘汰。新形势下,高校民主党派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努力提升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加强思维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力促党派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占军.民主党派“互联网+专委会”工作机制探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2):30-32.

[2]曾明星.“互联网+”背景下民主党派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17,(05):47-5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01.

[4]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1):34-40.

[5]李彬.国企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5,(12):200.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2019)24-0015-03

作者简介: 吴建强,男,汉族,江苏句容人,硕士,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镇江市委统战部理论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民主党派工作研究”(项目编号:ZJTZ18-001),主持人:吴建强。

标签:;  ;  ;  ;  ;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