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们的微信时刻--从社会学角度看青少年交友问题_青少年教育论文

走进孩子们的微信时刻--从社会学角度看青少年交友问题_青少年教育论文

走进孩子的朋友圈——从社会学视角透视青少年交友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视角论文,透视论文,朋友圈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一:

小A,高中三年级学生,平时喜欢上网,每周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大概四个小时。面临升学压力,小A的父母不大赞成他上网,希望他能够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其实,小A的学习成绩并不差,平时学习也比较用功,年级排名在中游偏上,他就读于一所市重点中学,还是校级的优秀学生干部。但望子成龙的父母对他的现状并不满意,对他有更高的要求,为此常常和小A发生冲突。小A十分困惑,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父母还没完没了地指责他,对他一点儿都不理解。小A上网时主要是用OICQ聊天,多数时候是和以前的同学,有时也和一些素未谋面的网友。这些网友,据小A说,是一些在校大学生。小A对能够在网上和大学生聊天感到很骄傲:一方面,他正在准备高考,对大学的向往使他对大学生颇有好感;另一方面,据小A讲,面临学习方面和家长方面的压力,他很难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虽然他可以向同学诉说,但同龄人面对的问题几乎是相同的,他们可以交流,但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相反,大学生是经历过这种磨练的,他们的意见往往很实用,而且,通过和他们交流,小A觉得自己和目标更近了,心里也少了一些浮躁。小A的父母说,小A每天放学后就呆在书房里,很少和他们说话,让他们很担心,但又不敢问他什么,怕影响他学习。小A说他有时也很喜欢和父母讲学校里以及从网上知道的有趣的事,特别是刚考完试想放松一下的时候,可父母一听是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就不想听了,不是说现在没时间听他说话,让他赶快去温习功课,就是哼哈应付一下。慢慢地,小A就只把他的问题和网友交流了。

案例二:

小B,高中二年级学生,相比之下学习方面的压力稍微小一些。小B是那种性情随和,喜欢交朋友,喜欢玩儿,心境悠闲的孩子,他父母的担心也就在于此。小B花很多心思在他的朋友们身上,如果有朋友叫他帮忙做什么,即便他自己有事也不会推托,会先帮朋友的忙然后再做自己的事。小B认为这样很有成就感,能够帮助朋友做事他很开心。但小B的父母觉得这样影响了小B的成长,认为小B做事太没有计划性,也比较没有上进心。在学校里,小B的成绩很不稳定,大概有这样一个规律,这一段时间贪玩儿,月考没考好,那下个月就会很投入地学习,再月考的时候就会名列前茅,但之后小B似乎也就不再追求新的目标了,就此放松下来,然后下个月成绩又会下滑。照他父母的话说,小B的朋友里,没有学习成绩特别好的,而小B一旦在他的小圈子里考了第一就不愿再努力了。小B自己也说可能是这样的,他发现自己的成绩在朋友中最好时就没有动力了。问他为什么不再多交些朋友,和那些成绩优异又稳定的人交朋友,不仅能让他的父母满意,对他自己的学习也有好处。可小B觉得他和那些人谈不来,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对朋友的事不热心,小B不喜欢他们,觉得和那些人交往只会增加自己的压力而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其实,学习成绩只是一方面,小B的父母最担心的是小B把他的朋友看得太重要,为朋友做太多的事,可能在分辨力不够的情况下被他朋友圈子里的个别问题少年带坏了,因为小B从不和父母讲他正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小B很坚决地说父母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知道他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小B常说他有很远大的志向,但从来不说具体是什么。小B喜欢购买软件类杂志,开销很大,他的父母很不满意,认为是乱花钱,而且也分了学习上的心。可是小B说他的朋友都在看,他不看的话会没面子,而且实际上,他也的确很喜欢这些杂志。

案例三:

小C,初中三年级学生,曾经被学校开除过。小C的父母特别看重学习成绩,如果小C的成绩不好一定会挨打,但如果学习上有进步,父母就有求必应,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小C从小就很贪玩儿,脾气暴躁,好动,从没见他老老实实坐在桌子前过,学习成绩也一直不好,常常挨打。上小学时,小C的朋友就不多,他只和班上的两个同学交往。据小C的父母讲,那两个孩子的家人似乎从不管教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曾带小C去网吧,彻夜不归,他们几乎跑遍市内所有的网吧才找到小C。当时,那两个孩子也正和小C在一起,他们已经对在外面过夜习以为常了,事先也从不和家里打招呼,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小C的父母很痛心,恨铁不成钢,打小C更频繁了。现在的小C,只要挨打,就会跑出去找他的朋友,几天不回家。小C的父母也不清楚小C在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他们对小C似乎已经失去了控制。

一、渴望同伴,走出孤独

人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家庭、学校、同伴、媒体、工作环境等,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但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人,这些因素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童年时,由于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孩子对家庭几乎是完全依赖的,孩子的成长主要通过父母以说教和示范的方式实现;进入学校后,学校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逐渐取代了家庭,同辈群体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而工作以后,工作环境就成了塑造人的主要因素……由于这种阶段性的存在,面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家长会面临不同的教育问题。

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往往具有自我意识敏锐,同时又个性不成熟的特点。伴随着生理的成熟和成人感的出现,他们急切地想建立不同于“儿童”的新的自我概念,反对成人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反感告诫、命令、指导,事事希望自己做决定,从而出现反权威倾向。但是,长期处于保护下的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依赖性强,习惯了被动接受影响,他们缺乏经验,缺少独立思考、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真正面对独立,必须承担责任时,又常常表现出软弱、无助,甚至宁愿退回到依赖状态,进而逃避独立和责任。正是这种矛盾的心态,常常使青少年的行为不能符合成人社会的期待,并与成人发生冲突,使青少年与成人的隔阂进一步加深。当青少年不能对成人社会产生认可时,关注彼此行为、心态状况一致的同辈群体,发展同辈交往,就成了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辈群体交往,实际上是青少年与成人社会沟通不足的一种补充。

二、益友,还是羁绊?

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是相同或相近的年龄,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共同的经历、情感和爱好。和其他群体一样,每个青少年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或者与成人社会的规范一致,比如保持一个好学生的形象;或者与成人社会的规范不一致,比如要穿着奇装异服。这些规范往往不被明确说明,但在成员之间心照不宣,一旦有人违背了规范,就会被其他成员警告、疏远,甚至被排斥出群体。一般来说,青少年同辈群体承载的文化和成人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比如青少年往往崇尚特定的服饰、音乐、发型等,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同辈群体。相对于其他正规的青少年群体,比如班级、学校,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凝聚力更强,成员间的感情更深厚,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同辈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相互认可的程度很高。事实上,青少年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往往大于其他正规青少年群体。正规青少年群体更多的是培养青少年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少涉及青少年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在学校成绩一般的人,到了工作岗位上却创造出优异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和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有很大关系。此外,青少年同辈群体还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帮助青少年学会在群体中竞争、协作,培养诚实、友善、负责任等品质,在和家人沟通不畅时找到舒缓压力的渠道,保持心理健康等。

当然,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作用也不全是积极的,容易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

上文提到,青少年同辈群体往往承载着和成人社会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而这些亚文化又往往存在着动力性不足的问题,比如对影视明星的崇拜,对时尚的追逐等,如果不对这些亚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可能就纵容了青少年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这些爱好上。另有一些消极的亚文化,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相悖,一旦在青少年同辈群体中占了上风,一旦相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成为群体成员竞相模仿的对象,就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鉴于青少年认识能力不高,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的特点,家长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亚文化一定要及时了解、加以引导,但要采取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避免其产生抗拒心理。比如,可以利用青少年情感易受感染、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也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使青少年有章可循,不至于偏激;还可以借助对具体事件,特别是有典型意义的具体事件进行评价,使青少年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关键是既要引导,又要避免引起青少年的反感、抵触。

2.社会比较危机

社会比较危机,也是青少年同辈交往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人。这种变化的一个直接体现就是青少年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在心里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为自我评价没有绝对的标准,青少年必须通过将自己的状态与同辈群体的状态进行对比,才能对自己的状态形成明确的评价,这一过程就是社会比较的过程。社会比较不仅对青少年当时的行为产生效应,还会导致青少年固有的稳定观念的变化。社会比较对青少年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他们往往通过社会比较来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肯定。然而,社会比较在很多时候也会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危机,那就是倾向于维持既有的状态,而不是将注意力投向更广阔的领域。青少年在很多情况下有意无意地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社会领域内。当自己在这一领域变得优秀时,会降低乃至放弃向更大成就冲击的努力,像案例中的小B;而当在这一领域是失败者时,又会转向高度退缩,通过与更为失败的人进行比较来安慰自己。毫无疑问,这两种方式都是消极的,不利于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3.特殊的社会心理处境

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交往中还可能出现特殊社会心理处境的问题。社会心理处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环境。对于青少年,除了老师、家长的态度,同辈群体的接纳也是其社会心理处境的重要构成因素。特殊的社会心理处境主要是指两种情况:首先是封闭型小群体。几个人通过相互选择形成小群体,如果小群体的成员,除了和群体内的成员交往,也和群体外的人交往,这个小群体就属于开放型小群体;相对的,如果小群体的成员只彼此间进行交往,不和群体外的人交往,这个小群体就是封闭型小群体。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学校小群体分化中加入的群体,特别是如果孩子加入了封闭型的小群体,他们既不接受其他青少年,很可能也不被其他青少年欢迎,这样的小群体内部很可能存在不健康因素,如果长期得不到成人的有益引导,其发展方向很可能偏离成人社会的期待。其次是“孤立儿”。在有关青少年教育的研究中,学者们一般会进行班级社会测量,结果常常会发现一名或几名“孤立儿”,他们往往在适应学校生活方面有特殊困难,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士的特别帮助。“孤立儿”有两种,一种是虽然不被其他同学选择,但仍然主动选择他人,主动选择表明这种“孤立儿”仍然保持着对班级的认同;而另一种“孤立儿”,他们既不被别人选择也不选择别人,他们的问题更为严重,如果长期得不到成人社会的有效关怀,他们极有可能转向社会其他群体寻求承认和安慰,从而很可能被社会不良群体俘虏而走向歧途。

三、互联网上也可以交朋友

除了传统形式的青少年同辈群体,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资源的丰富,网络青少年同辈群体正在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同辈群体形式。和传统形式的青少年同辈群体相比,网络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依托于互联网,而非现实的社会交往。在虚拟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通过网络游戏、聊天室、聊天工具、电子公告牌、电子邮件等网络交往的新工具和新环境结交朋友,形成网络同辈群体。由于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身份的限制,网络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构成更加丰富和广泛。传统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特别是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同辈群体往往是局限在固定的地域空间之内,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的相似性很高,同质性也比较强。而网络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无地域性、身份缺失性,这使得青少年能够超越地域空间、生活空间为其设定的交往圈子,在网上无限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通过认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朋友组成网络同辈群体。比如案例中的小A,通过虚拟社区认识了身处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大学生,在上网交流的过程中,小A和网友们分享学习经验、咨询考试和填报志愿的策略、了解学习和生活状况,这无疑既开拓了眼界也丰富了知识,还放松了心情。可见在适当的投入下,网络同辈群体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同辈群体的形成过程更能体现自主性和选择性,完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形成群体的依据,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更强,更容易在群体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和其他形式的青少年同辈群体一样,网络青少年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的方面在于,由于网络同辈群体和传统同辈群体相比,其构成更加丰富和广泛,所以在同网络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青少年能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今天,家长和老师在提供信息方面越发显得力不从心,青少年越来越多地依靠从同辈那里得到最新的知识。而借助网络交往形成的网络同辈群体由于异质性更强,可以使青少年更加迅速和广泛地接触更多更新的知识以及社会经验。此外,刚刚接触社会的青少年,会发现成年人不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交往对象,而传统上,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社会关系地位上是基本相同的,青少年在同辈交往中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但是,在现今青少年普遍出现“早熟”和“过度社会化”的情况下,青少年群体间的关系地位开始出现分化和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的同辈交往带来了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在青少年同辈交往中就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网络社会交往具有缺乏情境线索、匿名性和弹性同步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扮演各种角色,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不同生活背景的青少年相互了解,增加他们对社会不同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匿名情境中扮演多种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青少年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领悟,还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同时,网络交往匿名性的特点,更容易使青少年感到轻松和安全,进而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缓解压力。

网络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种种特征,一方面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通过同辈群体交往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危害。由于网络同辈群体的形成更加具有自主选择性,他们所提供的知识较之于传统同辈群体提供的知识更加呈现出一种信息多元化和良莠共存的景观,很多青少年从网络同辈那里得到和社会规范及道德相悖的信息,由于辨别能力不强,很可能被这些信息误导,严重的可能诱使青少年走上歧途。由于网络同辈群体交往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很强,青少年以共同的爱好、价值观作为他们交往、形成群体的唯一标准,往往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异化。也就是说,在与网络同辈群体进行交往过程中,青少年很可能只选择和自己同质性高的对象进行交往,这样一来,网络同辈群体交往不但不能扩大青少年的交往范围和生活阅历,反而使他们局限在一个缺少多元化的狭小空间里,导致青少年群体间的交往隔绝,而当青少年真正走上社会,需要和各色人等进行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迷茫和无所适从。由于网络同辈群体交往过多,可能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远离现实的虚拟世界,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反而越发觉得疏离和孤独。同时,网络这种虚拟交往情境往往比真实交往情境要简单得多,青少年在这种简单的情景中开展交往一般很少产生挫折感,久而久之会导致青少年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当他们面对真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时,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受阻或失败。此外,青少年在与网络同辈群体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自我认同毕竟是在虚拟世界中,没有经过现实社会交往的锤炼,往往是青少年一厢情愿式的,特别是当青少年把在网络交往中形成的新的自我认同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互动受阻,甚至遭到现实中同辈群体的不理解和嘲讽。总之,网络青少年同辈群体有很多优势可以帮助青少年更顺利地度过这一年龄阶段,但如果利用不当,或者过度依赖网络同辈群体交往,则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正处在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他们敏感、自我、抵制说教,同时又依赖、畏缩、害怕承担责任,这些矛盾拉开了他们和成人世界的距离,让他们不再是简单快乐的儿童了。疏离了成人世界的青少年,接受更多的是同辈群体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满足,能否在青少年阶段为未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做好准备,以及一系列能力、品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同辈群体交往的状况。同辈群体也确实能够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很多机遇,所以青少年需要和同龄人的交往,也必须进行这种交往才能习得各种能力,发展健康的人格。但是,对青少年的同辈群体交往也不能放任自流,毕竟青少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人,他们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有些青少年同辈群体承载了消极的亚文化,还有动力不足、社会比较危机等问题。所以,成人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因为青少年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像对待儿童一样对他们进行说教,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加剧青少年对成人的反抗心理。

标签:;  ;  ;  ;  ;  ;  

走进孩子们的微信时刻--从社会学角度看青少年交友问题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