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扬州 225001
【摘 要】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进行检查,探讨64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SPN患者进行检查,并对SPN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CT诊断SPN良性15例,其中错构瘤2例,血管瘤3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瘤6例;SPN恶性21例,其中鳞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6例,腺癌11例。SPN良、恶性病灶平均直径分别为(1.18±0.3)cm和3.48±0.6)cm,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SPN主要征象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在SPN的诊断及良性恶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螺旋CT;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54-01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单发直径<3cm的圆形病灶,其定性诊断对SPN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以往SPN的定性诊断并不理想,随着64排螺旋CT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其在SPN的诊断中逐渐突显了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运动伪影较少的特点和优势[2]。临床借助64排螺旋CT对SPN患者进行检查,能够清晰了解结节的形状、大小、平均密度等具体情况。为进一探讨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64排螺旋CT对36例SPN患者进行了检查。现就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SPN患者共36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肺实质内可见单发的类圆形肺结节,无肺不张、感染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2例;年龄30-75岁,平均为(52.6±4.8)岁。
1.2方法
所有SPN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进行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CT扫描仪,选用碘海醇作为增强造影剂。扫描前指导患者做屏气训练,扫查范围自胸廓入口处至肺底部;扫描参数:电流250mA,电压120kV,层距及层厚5mm。扫查发现肺结节后进行初步定位,结节作为扫描中心行薄层扫描(2mm),重建,增强扫描延迟时间25s。应用薄层重建对原始扫描数据进行重建,观察SPN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了解内部特征及组织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相关数据,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明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病理学性状及病灶类型
CT诊断结果显示:SPN良性15例,SPN恶性21例;SPN良性:错构瘤2例,血管瘤3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瘤6例;SPN恶性:鳞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6例,腺癌11例。
2.2良、恶性SPN结节直径的对比
SPN良性患者结节直径最小为0.4cm,最大为8cm,平均直径为(1.18±0.3)cm;SPN恶性患者结节直径最小为0.7cm,最大为9cm,平均直径为平均直径为(3.48±0.6)cm;两组结节直径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13.6391,P<0.05)。
2.3良、恶性SPN常见的CT表现
良性SPN的CT表现:结核结节:病灶边缘清晰、光滑,常见卫星灶,毛刺和分叶比较少见,结节内钙化灶邻近胸膜粘连、增厚,或出现钙化。炎性结节:病灶边缘模糊,可见粗长的索条影,边缘强化明显。错构瘤:结节内可见典型爆玉米花样钙化。恶性SPN的CT表现:胸膜凹陷征:窄基底牵拉胸膜,多见肺泡癌和腺癌。结节边缘毛刺:细短毛刺。空泡征:结节内含气透亮影。分叶征:深分叶诊断的临床意义较大。其他征象:常见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和棘状突起征等。
2.4良、恶性SPN主要征象的比较
良性SPN患者毛刺征、分叶征、含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分别占6.7%、20%、13.3%、13.3%、6.7%;恶性SPN患者毛刺征、分叶征、含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分别占61.9%、76.2%、66.7%、57.1%、47.6%。两组主要征象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按照病理学性状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其中良性病变主要为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肺硬化性血管瘤、肺错构瘤等;恶性病变主要为肺鳞状细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肺腺癌三种。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复发率较高,其虽然被认定为是良性病变,但又容易发展为恶性。当前,临床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要求诊断医师在检查孤立性肺结节时,必须重视孤立性肺结节组织学特性的正确判断。临床治疗肿瘤疾病,需要从预防、筛查、治疗方面入手,其中疾病筛查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已经成为孤立性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次结果显示:良性SPN患者结节平均直径为(1.18±0.3)cm,恶性SPN患者结节平均直径为(3.48±0.6)cm,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结节形态方面,检查显示边缘模糊,可见毛刺或分叶时,说明此病变可能为恶性病变。本组结果显示:良性、恶性SPN患者在毛刺征、分叶征等主要征象上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会对肺内血管结构进行侵犯,牵拉情况比较严重,多见血管集束征象;而借助 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确定结节与支气管间的联系,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鉴别和诊断。在形态变化、强化模式上,良性和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存在较大差异。恶性结节可见强化现象,部分恶性病灶多为不均匀强化。有关研究证实:腺癌结节的筛孔状毛细血管网十分丰富,腺癌结节的强化比较均匀。良性病灶不均匀强化现象较少,其增强模式的表现呈现多样化,其特征变化无明显规律。良性病灶的支气管结构完整、无破坏性,内壁光滑时,其管腔形态显示正常。恶性病灶的支气管被侵犯后,管腔可见狭窄、截断、内壁不光。因此,64排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判断,能够确定肺部结节的良恶性,这对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64排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其疾病诊断和良恶性病灶鉴别的效果明显,应用价值较高,应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夏春华,季亚莉,高斌等.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26(3):290-294.
[2]叶晓丹,袁正,叶剑定等.动态增强CT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4):308-312.
[3]单飞,张志勇,曾蒙苏等.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构成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27(7):746-749.
论文作者:朱吉高,王立兴,周明涛,凌俊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孤立论文; 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螺旋论文; 直径论文; 支气管论文; 毛刺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