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产业工人心理特征及思想工作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工人论文,新生代论文,对策论文,思想论文,心理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生代产业工人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年度人物第三名授予了他们,表彰他们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近年来,深圳富士康N连跳深深震撼了国人的心灵,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心理危机日益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新生代产业工人心理特征及思想工作研究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
一、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心理特征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讲,新生代产业工人即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1亿人。当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即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问题,这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产业工人,他们在心理方面具有了自身的新特征。
一是动机层次更高。同样来自农村,传统农民工外出打工重在改善生活,新生代产业工人则关注梦想的实现。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年3月20日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42.3%的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细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严的需要、个人自我价值的体现五个层级。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产业工人也有温饱、安全方面的需要,但是他们更多的需求则是集中在第三层及以上。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他们需要得到平等、尊重,需要情感的认同,需要社会的接纳,许多人还迫切渴望融入城市。例如,亮相春晚的深圳民工街舞团,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深圳从事着建筑、保安、装修、快递等低端职业,为了他们喜爱的舞蹈,他们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追逐梦想,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在城市创造自己的未来,追寻自己的美好生活。
二是部分新生代产业工人人生挫折感加深。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内心就会产生挫折感。作为制造大国的主力军,新生代产业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承担着繁重、艰苦、单调的体力劳动,与理想中的体面劳动仍有较大的距离。新生代产业工人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他们比传统农民工还低167.27元。由于城市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崇尚城市居民生活的他们大多数都成了“月光族”,生活的窘迫让他们长期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选择,欠缺科学的职业规划,缺少有效的学习培训等,他们职业梦想受到阻碍而难以实现。相对于传统农民工,他们有了更多的需求,有了更高期望,流水线上的城市梦的残酷现实让他们充满了挫折感。众多压力、挫折的累积使部分新生代产业工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个别人甚至产生轻生或报复社会的不良心理。
三是情感诉求更强。传统农民工外出务工时年龄较大,大多已婚,他们更在意的是工资多少、能不能按时发放,对情感、精神层面的诉求不多。而新生代产业工人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18岁,正处于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大部分生活经历简单,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厂门,社会接触面较窄。这使得他们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多、更强。但由于上班时间长、工资收入低、男女比例失调、企业和社会人文关怀的欠缺等因素,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平时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仅靠睡觉、喝酒、打牌、逛街来打发空闲时间,精神情感特别是婚恋已经成为困扰他们的重要心理问题。
四是部分新生代产业工人精神迷茫更多。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产业工人往往以“准城市人”自居,没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对农业生产缺少专注,有的甚至从未参加过农业劳动。他们离开农村,来到更为广阔的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但城市并没有为他们准备好家园,工作上难以看到希望,公共服务上饱受歧视,城市融入上得不到居民的接纳和认同。没有赖以生存的可靠根基、巨大的反差,使他们在城市里呈现出“无根、无序、无助”的状态,让他们在奋斗中倍感茫然。他们游离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彷徨于失去与获得巨大夹缝中,不知道自己的家园在哪里,不知道自己人生的出路在何方。部分人沉溺于网络,人生观、价值观不清晰,对未来的走向和人生发展较模糊。
二、心理特征成因分析
(一)新的时代环境。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产业工人,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二是信息化浪潮席卷中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各种信息化的终端设备日渐普及。“无论何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获得文字、声音、图像信息,正在成为现实。这就为新生代产业工人迅捷了解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新生代产业工人受教育时间较长,据调查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传统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他们视野较开阔,易于接受城市生活方式,易于融入城市。
(二)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异化的现象。由于专业技能较欠缺等原因,新生代产业工人承担了这个号称世界工场的国家最繁重的劳动。他们所工作的企业普遍实行泰勒制的科学管理和福特制的流水线管理方法,追求时间管理精确到秒、产品不合格率控制到零、人工成本压缩到极限,将劳动力物化为机器和企业追求效率的工具,漠视劳动者权利和人性,忽视他们作为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层面需要的满足。比如富士康整套管理制度达到了财富创造的最大化,但却是以牺牲工人的尊严、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的,其本质是对工人的严重异化、剥削与剥夺。
(三)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依然维持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户籍制衍生的其它一系列政策和教育、保障等制度形成了新生代产业工人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他们基本无任何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程度不高。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比城镇职工低23.7、14.6、29.1、9.1和30.8个百分点。由于群体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严重滞后,他们面临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等问题,合法权益受损状况屡屡发生。新生代产业工人无疑已成为当下社会弱势群体的中坚。
(四)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一定缺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得到的社会支持与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耐受、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维护心理健康。新生代农民工来到城市以后,社会支持系统是严重缺失的。远离家乡,难以直接获得亲人的支持。所在城市政府更多地从社会稳定角度考虑,对他们人文关怀近乎空白。在企业没有话语权,只能任劳任怨接受雇佣,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甚融洽,在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人际关系碎片化、原子化现象。他们同样得不到城市的接纳和认同,忍受某些城市居民歧视与偏见,甚至被污名化。传媒长期以来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过多对他们进行负面报道。作为城市中的边缘和弱势群体,新生代产业工人社会支持系统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使他们心理上感觉到孤独无助。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新生代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共同努力。
(一)建立健全工作格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主体。建立政府、社区、工会、用人单位、党组织以及农民工输出地“六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当前要特别注重发挥政府、工会、用人单位作用。所在城市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既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利,又强化教育和管理,探索建立专兼结合的思想政工队伍,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通过教育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企业家“道德的血液”,引导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做好思想工作,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会组织以新生代产业工人入会和权益维护为重点,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在充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保障其接受思想教育的权利,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二)周密细致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一是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民族精神教育。引导新生代产业工人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自觉地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和智慧。二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面临的挫折和困难甚至不公平待遇,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育他们妥善处理自身与社会、他人的关系,选择理智的反映方式,以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对有心理问题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消除不稳定因素。三是注重道德修养。引导他们自觉传承中国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袭,努力做一个精神充实、志向高远的人。四是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因人因时因地开展思想工作。实施渗透式教育,以文化、环境、职业培训等隐性载体为媒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施开放式教育,以开放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开放的内容和开放的形式进行教育,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性地接受教育。顺应时代特点,开创网上新生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思想工作开展夯实基础。以制度设计拆除横亘在新生代产业工人面前的藩篱,维护群体的尊严和维护他们的公民权利,让他们摆脱城市体系“夹心人”的尴尬身份,为思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条件。近年来,国家已开展在农民工招录公务员工作;广东省积极推广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启动“北大100圆梦计划”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后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新生代产业工人纳入到城镇居民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政策体系中,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四)注重传媒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工作氛围。利用传媒消除市民对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误解与歧视,引导市民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民。在电视、报纸、网络和街道社区开辟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出大家关心、尊重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对农民工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孝敬老人、忠贞爱情等予以报道和歌颂。运用文艺作品对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