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弹性”、“供给滞后”与出版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弹性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的“需求弹性”和“供给滞后”,体现图书生产基本规律的两个特性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在消费品中,图书是一种“奢侈品”(与其相对的是“必需品”。在图书中,教科书则是学生的“必需品”。对于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必需品”,国家一般都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目前,我国对于教科书的管理也是很严格的)。图书的消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需求弹性”。消费者在消费“必需品”以后,有能力(智力与财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图书的消费者——读者。这种需求的“弹性”,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替代品的消费程度。一是消极影响,如同类选题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撞车,可以减少某一种图书的销量;其他娱乐消费,则可能从总体上减少对图书的消费。二是积极影响,如影视剧的播映,可以刺激读者对与之相关的图书的消费。
第二,满足需求的程度。从宏观上,我们已经知道图书是弹性需求商品。但是,从某一种图书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仍可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本书满足读者需求的面越广、程度越深,读者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大。反之,则反。
第三,消费水平。这实际上是要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图书的价格水平。人们总是把图书的消费水平控制在不足以影响对其他“必需品”的消费的程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图书的需求量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成正比,而与图书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第四,时间因素。某一种图书在市场上被读者“选择”(不是实际的购买,而是准备购买)的时间越长,它被替代的风险就越大,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它的需求量就可能减小。
图书的另一种特性是“供给滞后”。不仅表现在供给的时间滞后(时滞),而且更为显著的特点是它总是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读者需求在先,图书“部分满足”在后。许多书往往一投放市场,读者就有似曾相识或“故纸”之感,因而往往数量过剩,造成积压。这种滞后,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生产周期。选题—审批—组稿—撰稿—编辑—印刷—发行,这是图书生产的一般流程。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考察:选题(论证)和审批是决策,书稿和纸张(其他印刷物资)是原材料,编辑和印刷是加工性质的生产环节,发行是图书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用这种方式考察时,我们就会发现,和一般的商品生产周期不一样,图书的生产周期与消费者的预期相比,更缺乏弹性。即它的“基本生产周期”,是不确定的(如组稿和撰稿时间),不是完全由生产单位控制的,它的“压缩度”较小(如印刷时间),而这个“基本生产周期”总是偏长。
第二,信息更替与更新周期。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更替(知识横向替代)和更新(知识纵向超越)周期越来越短。图书的生产就是信息加工处理。不幸的是,由于图书的生产周期(即信息加工处理时间)比信息更替和更新周期要长得多,所以,这一因素作用在图书生产上,使图书“供给滞后”成为一种必然。
第三,了解信息的“完全度”。图书生产经营者对图书市场需求信息了解得越完全越能满足读者需求。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他们不可能获得图书市场全部的有效的信息,而只能是部分的(还有一些是无效的)获得。由于了解信息不完全,表现在供给行为中,就使得进入市场的图书,不可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
“需求弹性”和“供给滞后”特性的实践意义:出版“三难”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在一定时期可以缓解
以上分析表明,图书的“需求弹性”和“供给滞后”两个特性,是图书生产的内在规律的体现。我国图书出版业一直实行政策性保护,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这种特性被掩盖了,不容易也不需要被人们认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内部各生产经营单位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行业内部仍然发挥出很强的作用,因此,这种特性被凸显了。正确认识这种特性,减少其负效应,对于把握图书的基本生产规律,实现图书的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长期困扰出版界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的基本答案:“三难”是不可避免的,要害是“出书难”。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它是可以缓解的。图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有所作为。它至少告诉我们:
第一,一种书是否有销量,在它生产的时候就决定了。因为,市场是图书需求量的决定因素,扩大图书的需求量,最关键的是使图书适应市场。
第二,图书的需求量受市场中多种因素(相关变量)的影响。因此,使图书适应市场,就必须尽可能获取全面的市场信息,以便作出正确决策。而加强对图书市场的预测,特别是加强对读者预期需求心理的分析,是一种图书是否畅销的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扩大图书的销量,还必须选择好销售时机。因此,在图书的“基本生产周期”中,要使决策的时间长一些,而尽可能缩短实际的加工时间,让图书在最佳时机投放市场。
第四,图书可以被替代,图书也可以作为消费者消费其它“奢侈品”的替代品。因此,图书生产者可能制造某些热点,引导读者需求,扩大图书销量。
第五,图书的决策、编辑、印刷、发行构成图书的生产流程,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一面,又有相对独立的一面。因此,扩大图书销量需要企业内部有一个良好的组织和协调机制,从整体上把握。
“需求弹性”和“供给滞后”对发行体制改革的提示:流通环节改革的成效取决于生产环节改革的深化
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扩大一般图书(即市场型图书)的销量。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认识上必须避免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发行体制改革就是简单地增加出版单位的发行人员或提高发行人员的地位;二是发行体制改革就等于新华书店改革;三是发行体制改革就是压缩社会发行渠道。这是因为,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发行是图书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并不决定图书的销量。图书的销量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即由读者的需求量决定的。而出版单位的发行人员只是图书的推销员,新华书店是通过发行图书来取得利润的企业,社会发行渠道只要是合法经营,也同样可以扩大图书的发行。他们都不代表读者,只能对图书的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不是决定图书的销量。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出版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发行体制改革,那么,发行体制改革从哪里入手?通过揭示图书的“需求弹性”和“供给滞后”的特性,我们知道,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压力来自市场,承受压力最大的是出版单位,因此,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应当从深化出版单位的改革入手,即图书流通环节的改革应从生产环节开始,进行总体设计。只有深化出版单位的改革,发行体制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当前,深化出版单位的改革应紧紧围绕形成适应市场、满足市场、引导市场的决策机制和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来进行。决策机制主要是解决某种书该不该出版,初版印多少,确定图书定价等问题。因而在决策行为方面,出版单位需要增加的是较高素质的市场研究人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行人员),使决定出版的图书能被读者接受,特别是使许多潜在的读者的潜在需求变成实际的消费。经营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某种书如何生产,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因而应当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配置企业生产要素。强调以质量效益为杠杆,使编辑、印刷、发行人员,以及各生产环节,成为密切联系的利益整体,相互协调,缩短具体加工时间,把握图书投入市场的时机。在深化自身改革的同时,出版单位应与发行企业(新华书店和社会发行渠道)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取得扩大图书销量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