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陶芳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研究精神疾病患者经过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之后的心理状态。方法 选取118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较之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并且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高,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提高护着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精神疾病;心理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state of mental health patients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Methods 118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care.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mental stat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was higher,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care.

[Keywords] language communica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Mental illness;State of mind

精神疾病患者其心理存在严重的障碍,该病的易发人群为青壮年,当患者罹患该病之后,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自身以及周围人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应该加强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1],基于此,本文针对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进行研究,具体的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计118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该组患者中有33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79±5.94)周岁,平均患病时间为(5.71±2.16)年。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强化了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该组患者中有37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04±5.41)周岁,平均患病时间为(5.51±2.63)年。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①保证病房内的卫生处于干净的状态,并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处理以及消毒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该协同患者一起完成个人卫生。

②有一些患者由于身体素质原因,常年处于卧床状态,针对这一患者群体,护理人员应该定时为其翻身、按摩以及扣背,防止压疮的发生,并且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清理工作。

③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饮食计划,确保饮食健康且营养,如果患者的行动存在障碍,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进食;此外,还需要进行药物指导,保证患者用药的正确性以及安全性。

④患者的生活区域应该尽可能保证安静,尤其实在睡觉的时候,以确保患者可以进行高质量的睡眠,如果患者存在睡觉困难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利用镇静剂帮助患者睡眠。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则是基于对照组之上,加强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具体护理情况如下:

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在进行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的时候,其沟通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态度,因此,该环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而且对其护理观念也有更高的要求,最基本的一点便是不可以存在歧视心理,护理的时候,其中心是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利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且态度应该和蔼、热情,让患者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安全感,使护患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进而使得护理的依从性得到提升。此外,精神疾病的患者,其情绪波动比较大,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通过人性化的护理以及引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渐趋于正常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心理状态主要从:焦虑、抑郁、紧张三方面进行观察。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人数+一般人数)/该组患者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在整个试验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将录入到SPSS17.0软件当中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患者例数用n表示,( )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

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远远优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

3、讨论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当患者罹患精神疾病之后,其初期会有性格突变、情感紊乱、行为诡异以及睡眠障碍、敏感多疑等,很多患者因为思维发生破裂,或者情感出现障碍以及幻觉等情况,导致其情绪波动比较大,更有甚至会出现自杀的情况。因此,当患者罹患精神疾病之后,应该尽早接受治疗,并且加强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并不能使其精神状态达到正常标准,不利于治疗以及护理依从性的以提高,以致于身体的恢复情况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在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并且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尽早获得康复。

语言沟通对于治疗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亲切感,使患者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给护理人员,进而促进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将内心的不良情绪尽情的释放出来,然后详细的对患者讲述该病症的治疗措施,并将患者后期恢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详细讲述给患者,减少患者的担心、焦虑情绪,定期组织患者参加讲座,主要讲述患者如何正面面对治疗,如何调节心理不良情绪等内容,提升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加快恢复速度,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焦虑、紧张以及忧郁等情绪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较之对照组患者而言,处于绝对的优势。并且观察组患者只有1人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0例患者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提高护着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王艳红,朱文胜,王恩艳,等.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27-227.

[2]王瑞珍.浅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1(11):2168-2169.

[3]史建新,吴国华.探究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23):4871-4872.

论文作者:陶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陶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