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桑植 4270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进行相关手术配合和护理。结果:7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除术,无病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护理配合准确到位。结论:做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和获得患者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是根治子宫肌瘤、子宫恶性肿瘤及严重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进步,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方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指通过腹腔镜将子宫周围的血管、韧带、阴道壁切断,将子宫全部切除后经阴道取出的过程[2]。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娴熟的配合技术,术后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者78例,经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良好的配合及术后有效的护理,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4-50岁,平均年龄41.2岁。其中子宫腺肌瘤症23例、子宫肌瘤31例、子宫内膜病变13例,严重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7天,切口疼痛不明显,均痊愈出院。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或多或少会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尤其是手术前对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存在疑虑。为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要进行视访,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讲清手术目的、手术体位、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需患者本人配合的步骤,使患者了解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以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术前辅助检查准备:完善心电图、肝肾功能、B超、血型验配等术前常规检查,有异常者,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第一时间作出合理处理。
(3)器械准备:①常规的开腹手术布包和器械,主要包括:弯钳3把,直钳2把,3号刀柄1把,巾钳5把,持针器1个,剪刀1把,有齿短镊2把。②腹腔镜器械准备:大小穿刺器(15毫米、10毫米、5毫米的各2套)、气腹穿刺针、无损伤钳、转换器、弯剪刀、弯分离钳、双极电凝钳、举宫器、子宫切割器、内镜、妇科抓钳、气腹管、冲水管、冲洗器、冲气管、盐水穿刺器等,按规定严格消毒后备用。③设备与仪器的准备:二氧化碳气腹机、电视监视仪、摄像机系统、PK刀、信息转换器、冲洗系统、光源系统及吸引器等,安装好各仪器并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
(4)体位用品及术后输液准备:开腹布、脚架、裤袜包等。[3]
1.2.2术中配合:
(1)巡回护士配合:①再次检查确认腹腔镜仪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可用,仪器柜放置于患者右侧脚端,电刀脚踏板放于主刀医生站立处,电视屏幕面向术者。②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是否在月经期、有无过敏史等信息,核对无误后,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并妥善约束患者四肢,以便医生术中操作。③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插管麻醉。④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置患者于头低脚高的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术野,同时将患者小腿放置于腿托上,避免患者腿部血管、神经长时间持续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⑤准确连接相应仪器及导管,调节各种参数,根据手术具体要求调节二氧化碳的流量及压力,气腹压力一般设置为12-14mmHg[4],防止压力过高而引起皮下气肿。⑥及时提供手术过程中所需物品。⑦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手术进程。
(2)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术前提前穿戴无菌手术衣服和手套,整理无菌台,严格执行无菌规程,消毒铺巾。另外,与巡回护士一同做好纱布、器械、缝合针线的清点工作。传递举宫器和扩阴器,并放入阴道。协助建立气腹,患者肚脐下缘作10mm切口后,气腹针穿刺进腹,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连接气腹管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腹腔镜镜头,进行腹腔探查。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步骤依次传递腹腔镜器械,双极电凝离断子宫及各韧带和血管,举宫器协助切除子宫,子宫完全游离后,从阴道取出,而后缝合宫颈及阴道残端,冲洗泵冲洗手术创面并彻底止血后,拔镜放气,手术结束,缝合各穿刺孔。
1.2.3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②协助患者保持去枕平卧的体位,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③嘱咐患者排气后方能正常进食,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④定期检查引流管流量及排液颜色,确保引流管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⑤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术后,患者阴道出现流血是正常迹象,如出血呈鲜红色或凝血块状,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手术后患者无异常时,护理人员可多鼓励患者翻身,适当时可协助患者进行适量活动,以帮助患者体内气体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78例患者除2例出现腹胀和肩背部酸痛外,未发生其他术后并发症。术后2-3天均可下床适当活动。住院4-7天后,均康复出院。具体数据见下表。
78例患者手术情况统计表(例、h、ml、d)
3体会与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日益完善,腹腔镜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在电视监视下,通过腹腔镜观察子宫及附件情况,利用腹腔镜器械将子宫切除,并从阴道取出的微创手术[5]。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口小、痊愈速度快、手术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段、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手术的特点和要求,做好术前的物品准备,术中与医生、助手的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经过系统的腹腔镜专业培训,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能熟练掌握手术的每个步骤及各器械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从而能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及时的传递器械,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此外,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一切应急准备。最后,充分了解各个阶段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标准,观察是否伴有切口感染,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本研究中,78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经过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有效护理,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病例,住院4-7天后均痊愈出院。
综上表明,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时,护理人员密切、有效的护理和手术配合,能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升患者满意度,进一步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卞菲,张转.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基础医学论坛,2013,17(27):3568.
[2]刘彤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02(144):1672-5654.
[3]陈素惠.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123.
[4]林秀榕,黄慧娥.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2):72.
[5]田晓霞.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及护理配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5):23.
论文作者:熊哲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子宫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论文; 切除术论文; 术后论文; 腹腔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