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住宅作为相对新型的住宅建造方式,其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和便利的施工操作流程,但是装配式住宅基础性研究缺乏,影响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相关的技术法规、保障、材料、产品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未能形成与当前住宅市场相配套的住宅体系。因此,要对装配式住宅进行细致研究,明确相关问题后以便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本文主要对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住宅概述
随着工业社会不断发展,工业技术出现在建筑领域,住宅建筑能够像机器那般生产,成批成套的进行制造,只需把预制完善的住宅构件,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就起源来说,在20世纪初期装配技术就出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直到60年代彻底实现。传统的装配式技术外形结构较为呆板,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我国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大力应用。那么究竟什么是装配技术,详细来说装配式意思是拼装、组合、组装的意思,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组合、拼装建筑材料,组成建筑体的施工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大幅缩短建筑施工的周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并能完成绝大多数建筑的施工操作。
二、装配式结构分类
2.1 半装配式
此类建筑的半装配性主要体现在的主要承重构件的构筑上,一部分可以采用预制构件,而一部分则采用现场砌筑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建筑结构中,用于竖向承重的砖墙一般需要在现场进行砌筑。而像楼板、梁、楼梯平台等这些水平方向上承重的构件,则都可以采用预制的方式进行,然后到现场进行吊装。在大型建筑的构筑上,常见的做法是预制外墙构件,然后再用模板现浇内墙。这种施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是与全装配式建筑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因为需要生产基地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在推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还能够使工期大大缩短,更加的有利于在各地实施流动施工,北取得记好的经济效果。当前,这种半装配式结构我国建筑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2.2 全装配式
与生产机械产品相类似,这类建筑的所有构件都可以在工厂内进行批量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地进行现场装配。这些构件涵盖了建筑所需的大部分,包括了装配式大板、梁、框架结构、板柱结构、盒子结构等等。同样,全装配式建筑周围的维护结构也可以采用现场砌筑或者是浇筑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预制墙板。这类建筑的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构件的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障,直接进行拼接的施工效率高、施工的过程受季节变化影响小。所以,在工程量大而相对距离又不太远的地区,采用进行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将会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 装配式住宅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台座模具制作施工
装配式住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台座模具的制作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质量,在制作台座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表面平整、光滑,严格控制其制作精度。其刚度、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能有效抵抗混凝土施工浇筑的冲击力,同时还要减少因蒸汽产生的变形和膨胀。坚持施工便利性为基本原则,满足预知构件的预留孔、构件定位、插筋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混凝土施工浇筑
对于装配式住宅的预制构件来说,其浇筑施工与先浇筑结构较为类似,其中振动台振捣方式与预制构件特点较为贴合,其振动台适用中小型预制构件。在振捣过程中要选择小型振捣棒进行辅助操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振捣时间,对其振捣密实性要注意控制。选择相应振捣方式时,要注意磨具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要采用平卧重叠法制作预制构件,当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才能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上、下层构件间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使用隔离剂的要根据构件生产标准进行选择。在清水混凝土涂装过程中,要选用专门的脱模剂,若使用油性脱模剂的使用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较暗,还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应选用环保类型的脱模剂。混凝土振捣期间,可以布设三道振捣,针对混凝土坡角处、坡中间、坡顶三部分位置,三道振捣操作要注意配合,确保振捣操作能够对整个坡面进行有效覆盖,振捣过程中要对振捣棒插深、振捣时间、移动速度等进行严格控制,以便要做到快插、慢拔,在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要严格依照标高控制点进行找平,并进行刮平操作。
对于装配式住宅的墙体浇筑来说,其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中较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在对住宅墙体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控制对混凝土强度、质量,经现场试验测试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浇筑作业。墙体浇筑前,要先对底部进行先期浇筑,然后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确保浇筑厚度、质量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在浇筑完成后,为确保浇筑均匀,要及时进行振捣,现场振捣同样要控制相应的浇筑质量,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养护。
3.2 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及技术
阳台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好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安全可靠。进行阳台吊装时,需要严格把握好四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好吊环。一般阳台是加工好的,进行预制阳台安装时,需要对准预制板上预留的4个吊环,这样才能精准吊装,保证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二是保持良好的速度。吊装过程中,阳台板是左右前后运动的,为了保持稳定,便于安装,则需要合理控制好吊装速度,需要在阳台板离作业面500mm处停顿一次,对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已经对准施工面的进行缓慢吊装,保证安装位置精确;三是合理调整好标高。阳台安装需要把握好标准线,事前划定控制线,这样才能保证位置正确,对已经吊装到位的阳台板,需要进行位置上的微调,确保水平位置居中,最后用U托对标高进行必要的调整;四是正确校正。当阳台全部吊装完成以后,需要从整体性上进行校正,确保上下左右对齐,使安装美观稳定,通过校正,确保楼体主体效果。
3.3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及技术
叠合板吊装是关键,起吊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品质,可以利用模数化吊装梁,保证速度不能过快,确保叠合板安全平稳;进行吊装时,需要严格把握好作业层情况,可以在300mm处稍停顿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定位,确保方向符合设计需要。速度要放缓,不能过急,否则很容易出现碰撞现象,造成其他主体工程损坏,要坚持停稳慢放原则,确保叠合板整体性。为了保证安全,进行安装时一定要在底部安装好临时支架,支承点间距大体为150cm,每个开间支架设置2-3排。对结构层施工需要多加一排支架,保证施工过程稳定与安全,只有混凝土全部凝固后,才能拆下支架,避免出现施工事故。
结束语:
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推动该类施工的发展,而不断应用的工程实践又有利于装配式技术的日趋成熟完善,更好的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要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序推进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赋予施工技术新的发展活力与生命力,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新和.浅析建筑施工转型中的工业化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1142~1143.
[2]刘长生.试论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94.
[3]孙涛.悬挑式移动施工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3(11):31~34.
[4]吴杰.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3(9):39~40.
论文作者:赵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住宅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阳台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