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预算编织人员认真负责做好预算编织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市场变得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调整,留有调整余地,才能更好地做到建筑工程超预算的控制,已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统一。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司空见惯的,因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因而,要求预算编织人员认真负责做好预算编织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市场变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调整,留有调整余地,才能更好地做到建筑工程超预算的控制,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统一。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某些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情况调查、研究得不够深入、详实,所编制出的造价预算出现缺项、漏项等差错,无法全面反映和正确预测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造价预算在实际工程中丧失了应有的指导作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超预算行为成为建设单位迫不得已的选择。
2、工程造价受到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做出了预测并对预算留有余地,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准确无误,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3、建设单位忽视了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不少建筑单位将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看成了孤立的、静态的过程,仅仅重点对招投标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预算造价进行控制,忽视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的控制,最后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4、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不善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间长、场面大、工序多,一旦管理不善,施工情况就得不到及时反馈,难以对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监控及调整,容易造成资金浪费,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
1、提高编织人员素质,做好编制工作
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是建筑工程第一环节,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概预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因而,在建筑工程超预算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编制人员要对于市场,项目现场、政策、环境等客观因素要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并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编制预算。在编制预算之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充分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再进行预算编制就变得简单了许多,而且也会更加科学和合理。第二,预算编制人员必须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施工图纸,工程量以及定额单价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进行实地考察,把设计图进行深入剖析和研读,把实地工程与图纸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能孤立的看。图纸是一个工程的基础,只有充分熟悉图纸,把图纸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第三,前面说到了市场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它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建筑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规格不同,价格不统一,而且时时刻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编制人员要对设备的品种、规格和性能以及价格等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理性客观分析市场因素,留有调整余地。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差价。
2、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工程实施阶段实行工程造价控制,其目的就是降低工程成本,即注重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设计图纸文件和施工现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施工组织设计,它是一个工程是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优化,是否有效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支出成本,从而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对于施工组织设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做到既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又达到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最佳统一。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有坚实的造价业务知识,又必须有较强的建筑工程知识,并且要认真负责,将材料及价格、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所谓施工预算是以施工设计图、施工组织设计为根据的一项预算,它是建筑项目成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合理调配、组织劳动力、改进施工技术。工程材料价格是施工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量和价两个方面来控制。首先,采购上要根据工程进度及需要以及技术人员编制材料,使用计划进行采购,避免材料浪费,资金浪费的情况;其次,将材料预定用量和实际用量进行严格对比和控制,避免材料消耗量大于限度用量;最后,采购时要货比三家,对材料的质量以及价格进行对比,才能将资金消耗降低,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3、为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必须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投资决策、设计以及实施三阶段中的前面环节,属于工程设计阶段,而且由于市场以及政策环境等等客观原因和编制预算人员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往往会出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超预算带来的不利影响,则要对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控制研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克服超预算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造价的严格审批,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及时的调整。还要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对工程超量、超价部分从严控制。力争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到最低。
4、注重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相关的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经常要深入工程第一线,从事资料收集(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等)工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束语
实践证明,预算工作只有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才能防止概算超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发生。因此,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抓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蒙城.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广西城镇建设, 2010,(09).
[2]彭海英.建筑工程预算工作的几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3).
[3]贺晓燕.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1).
[4]朱成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1,(18).
论文作者:刘雪1,黄栋2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