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洮县洮阳中心卫生院 甘肃临洮 730500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常规质量的基础上分别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29/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科在常规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泮托拉唑后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加用奥美拉唑组,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内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致病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指造成胃酸、胃蛋白酶的攻击力与黏膜的抵抗力失衡的因素,如壁细胞和主细胞数过多、壁细胞对促胃液素刺激的敏感性增高、促胃液素分泌过多以及胃排空速度加快等;心理因素在此病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故被看作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1]。本研究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其中泮托拉唑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5.81±5.29岁,病程0.3~3.8年,平均1.25±0.31年;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6.23±5.36岁,病程0.4~3.7年,平均1.28±0.2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内镜检查患者溃疡面积>0.3×0.3cm,溃疡数目不超过两个,4d内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治疗前24h停止使用其他抗溃疡的药物。
排除标准:将合并有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接受过胃、迷走神经或消化道切断手术患者,合并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和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正在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长期使用抗溃疡药的患者排除。
1.3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胶体果胶铋20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U,2次/d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泮托拉唑(商品名:潘妥洛克;生产企业:德国百克顿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X20010150;规格:40mg*14片/盒)进行治疗,20mg/次,1~2次/d;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商品名:立卫克;生产企业: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577;规格:20mg*14粒/盒)进行治疗,20mg/次,1~2次/d。
1.4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治疗后患者泛酸嗳气、胃部疼痛、脘腹胀满等自觉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全部消失或只留下瘢痕判为痊愈;治疗后上述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超过50%以上判为好转;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胃镜检查溃疡面无变化判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或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29/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情况
3.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损伤因子打破了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正常防御平衡,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腐蚀后形成的炎症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种,疾病发生、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病情呈周期性发作,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出现,以前的发作期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但是由于治疗会缩短发作期;疾病发展属于一个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收治的患者病程可达数十年;中青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发病呈一定的季节性,在冬春或秋冬交际之际高发;患者存在不良精神情绪,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或消炎药物会诱发;患者发病后缺乏典型的疼痛表现,仅为无规律的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而且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的部位不是很确定,有时会放射到背部,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临床治疗本部选择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而近年来研究显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的降低溃疡的复发率,促进溃疡面的愈合[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联合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靶位专一性,治病机制为有选择性的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这一过程为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因此该药物的抑酸作用十分强大,具有起效快、可逆性,并不会产生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相较于奥美拉唑来说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安全性也较高[4]。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在常规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泮托拉唑后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加用奥美拉唑组,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海华.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临床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5):109-110.
[2] 胡凤艳.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46-47.
[3] 李先学,李铸桥.多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2):141-141.
[4] 彭习芬,张国宁,廖明花.奥美拉唑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胃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3):110-111.
论文作者:康启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论文; 基础上论文; 奥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