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性论文,意义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才是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追问原本是古老的,也是中国式的。然而,对于大多数的现代人来说,他们的答案却可能完全是现代式的。这一追问要告诉人们的是,道德实质上就是追寻美满人生的一连串不间断的活动,而当我们如此这般地界定道德时,此时的道德也就是德性,它与现代道德的最大差别也许就在于,现代道德只涉及人与人之间利害冲突的场合以及对规则的信守,而传统的德性却要人知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一、德性的特点
探究德性的特点,首先需要追问德性是什么。在古代,德性常常作为道德的同义词来使用,这一点中外皆然。中国传统道德正是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并把道德直接理解为人的德性。比如一部《论语》,我们很难发现有关道德目的的明确定义,孔子主要是教人在具体的境况中如何做出道德的行为,而不是从理论上教学生究竟什么才是道德的清晰的定义。现代新儒家持有同样观点,把德性视为品质或道德品质。在新儒家的论著中,直接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比如张君励等常常把德性和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在西方伦理思想中,最初很长一个时期,伦理视野思考都集中在人的德性特征上,亚里士多德直接把伦理学定义为是“研究德性的科学”,并把德性定义为人的品质。他在尼各马柯伦理学中写道:“那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就是德性。”美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弗兰克纳认为德性伦理不以义务判断或原则作为道德基础,而是以道德品质判断当作基础。他在《善的求索》一书中写道,德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或力求具有的心灵的气质、习惯、品质或品性。麦金太尔把德性直接理解为人的品质。他在《德性之后》一书中,把德性既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质,又看作是善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它具有独特的价值特征。
叔本华曾说过:“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还有另一个特点,它完全是内在的,因此不太明显。”[1-p363]德性的价值的着眼点只是一种个人品性的培养,或一个人的精神的提升活动。现代人所谈论的道德往往是,要求人共同地遵行一些现行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却或多或少地与个人和他人的实在利益挂上了钩,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的道德规则常常是客观的,带有外在强制性的特征,而德性所讲求的却是个人对幸福人生的自觉的体验,所以用我们中国古老的哲学术语来说,德性的道德也就是“为己之学”,即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学问。
德性的另一种特点或许我们可以把它表述为终极性。一个人的生命总是表现为实现某种目标,这种目标也就构成了人生的终极价值。亚里士多德把个人的最终目标看作是对幸福的求取。“幸福”一词当然是一个盒子,里面可以装盛各种不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却需要理性的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加以选择的。一个人之所以幸福,其实质内容必然离不开德性之内容本身。所以,德性也就是那些能使我们获得幸福的内在品质。
假如以上所说成立,我们也就很自然地可以看到,德性所表现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德福一致。对于德与福的关系问题,现代的道德学家几乎难以解答,因为他们着眼于经验的现实,而这些现实所提供的非但不是一致,还常常相反。如果以传统的德性理论的立场来看,德与福的一致甚至根本不需要同体异用的诡谲的言说,而可以直接依于德性的内在特征加以圆满而妥贴地解决,因为福本身原不在于对外在物的占有,而必依于德性本身来作独立的界定。因而道德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现代性的那种工具性的特征,换言之,依德性理论,一个没有德性的人根本就无法获得幸福。与此同时,一个幸福的人就不可能没有德性。
德性之价值常常为现代道德哲学所不备,我们说德性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而这种活动显然不是对外在规则性知识的一种把握、一种认识,这样一种认识与成就德性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常常说一个医生可以将《千金要方》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面对个具体的病人这些生记硬背出来的“要方”却并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说一个好的医生并不在于他“病方”记得多熟,而在于他能对具体的病人作出准确的诊断,与此同理,对于一种道德,并不是说人们对道德规则的记诵得多,其价值才能体现,而是说,一个人能根据不同的境况,不同的时空作出合宜的选择和践行,中国古人常常说做事要合乎中道,要避免过犹不及,正是由于德性之知所体现的本质特性。亚里士多德说,选择性是“德性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它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格”[2-p48]事实就是这样,任何一种道德决择和道德实践都是在具体的场合中完成的,而德性道德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指导人们亲自经历事件本身,并依据事件之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看到德性的一个最大特点即是德性之知不是纯知、理知,而是亲知,体知。德性的体认,通常是通过良知对是非善恶的分辨、选择来实现的。
当然,除此之外,德性还常常表现为在逆境中为人生把航。所以德性的特点常常在人生抗争中展现其风采。德性的潜在力是在生活的矛盾中、在对立面的抗争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在生活中遇到困境、危险、诱惑和磨难时,不仅不为之所征服,反而使德性力量有了真正用武之地。因为心灵的振奋通常只有在危险和劳苦之中才能显示出来。事实上,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努力奋斗的需要;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自我控制的训练,而且也就没有德性。从这个意义上,困苦和不幸往往是德性力量的源泉。一个人通过承受各种矛盾和苦难而获得的德性是一种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丧失,而且使德性具有更深刻的底蕴,内蕴着更大的力量。德性的品格表现为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憎恨一切恶的东西。这种爱憎分明的品格所表现出无私无畏的浩然之气,成为与邪恶势力相对抗的力量。
二、德性的内在价值
穆勒讲性质影响价值,主要是对内在价值而言。也就是说,事物的内在性质影响着事物的内在价值。这一观点正确。德性是好的,因而它具有内在价值。据《牛津英语词典》关于“好的”一词是这样解释:“最常用的称赞的形容词,指高度的、或者至少令人满意的特有品质的存在,这些品质或者是本身值得称赞的,或者是对某种目的有用的。”对此,古罗马伟大的演说家西塞罗认为,道德上的善之所以值得追求完全或主要是因为其本身的价值。德性本身的价值是因德性的性质所决定的。对于“德”,汉代许慎有这样的解释:“德,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内得于己”是以善念存诸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而对这种“内在意义”的认识,在詹姆士看来这是极为重要的,“而一旦获得这种顿悟,在他个人历史上就是破天荒的。”有人把这种认识称之为“道德的顿悟”。
德性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决定了德性是生命价值之源。这是德性内在价值的根本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德性使人成其为人。德性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徽标,也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正如帕斯卡尔所声称的“真正的人性是一种品行和习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至少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没有德性就没有真正的人性,没有德性的根基人性就会沦为兽性,古人云:“富润屋,德润身”,如果说,无身之屋犹如坟墓,那么,无德之人即形同干尸。事实上,没有德性的性欲就是纯粹动物的本能,正因德性的渗入,使其性欲转化为爱情,本能转化为理性,人性才会提升,也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我们常常把德性称为安身立命之本。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把德性视为“成己成物”的根本标志。所谓“成己”,就是完成自己的人格,实现人的“真己”的存在。所谓“真己”也就是脱离兽性的自我,成为“真我”,即是人的本质的存在,同时又是人的最真实的价值。人们在追寻生命意义时,总是与德性相伴。方东美认为,中国人酷爱生命,所以中国人极端尊重生命的价值,对于生命,总是力求其流衍创造,以止于至善,中国人深知,如果生命离开德性的润泽,宇宙即蹈于虚空和诞妄,而空虚和诞妄就是一个人缺乏德性润泽的表现。
德性是人类精神的灵魂,有了它才有发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使人类享受高尚化,而且成为人的生命力的“启动器”。英国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达尔斯说:“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在我们看来,德性是行为主体产生能动性的核心因素,是人的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机制,表现在对自身精神力量的开发和挖掘。德性之所以在人的精神素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是因为德性还具有思想层面的功能。莎士比亚把人称之为“瞻前顾后的动物”,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所以德性不仅是自我创新、不断为自己开辟新的道路的力量,也是一种自我规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力量。
德性提升人生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德性确定正确的目标,明智则提出达到目标的手段。”[2-p134]亚氏这一论断十分精当。生活已经表明,德性有助于确立人生正确价值目标,提升生活中的品格。人到了青年时期,思考着希望自己成为什么人,成为怎样的人,思考怎样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也是最有价值的生活。在这里,德性的价值判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所追寻的好生活不仅不能与德性相违背,恰恰需要探寻的是具有什么样的德性才会使我们获得好生活,才会确立生活的正确的原则,也才会提升我们人生的价值目标,从而也就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因为生命的价值是与追求的价值目标相联系的。
德性确立人生的终极价值。在古代,德性是对生活整体善的追求,而善的东西常常被人们视为人类应该追求的目的,凡是被视为善的原则的东西,往往被视为终极价值。孔子视“仁”为终极价值目的。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个不能动摇的原则也正是为了达到仁的目的。当生命与道德发生冲突时,甚至可以杀身成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概念从属于“善”的概念。德性是善的、好的、有价值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德性的践行本身是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这个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必须具备以下两点:第一,它必须是级极的,即选择它完全是为其自身,而不是达到任何其它东西的手段;第二,它必须是自足的,即凭其自身使生活值得加以选择。这两点实际上都是以幸福作为终极价值目的,在他看来,追求善为目的生活也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生活可以说是合乎德性的生活”。德性在这里常常作为目的出现,因为它是人的内在需求。因此,在亚氏看来,德性对人生终极目的的确立起着关键作用。事实上,德性的价值不仅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终极目的,而且有助于选择达到实现这一目的的正当的手段。
三、德性的外在价值
德性的实现,根本上,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必及于家国天下。中国古代道德尤重于这一点。由此看来,德性实践或提倡德性伦理是对社会有益。《中庸》上说,君子之学,成己成物即是合内外之道。施之于社会,得益于社会;施之于他人,得益于他人。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价值角度来看,德性具有实践的品格,德性的履行是一种实践,是产生巨大外在价值的根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外在价值,绝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工具性价值,德性的目的就是德性本身,而决没有外在地挂搭在德性之外的别的什么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之外在价值其实只是一种方便说法。根本上人们践行德性之所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实在应当把它看作是德性行为的“副产品”。
德性的价值虽然限定在为己的个人之维上,但是但它却是组成一个和谐社会所须臾不可缺少的。很难设想,如果一个社会应允任何一个人做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德性之价值本身也就告诉了人们那些是当做,那些是不当做的。从这个意义上,德性虽然落于个人但它又蕴涵了构成一个社会所必当有的基本规则。比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天天碰到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义是德性的内在规定,我们可以把它权看成是规则,但义利之抉择,却又是德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完成的,它是规则的亲知体知的实现。所以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个人品格在实事实理中的经验。人经由此实事实理,而使义利原则生命化为德性的光辉。
德性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爱因斯坦语)不仅提升了德性在其它价值领域中的地位,使德性价值成为最基本的价值,而且可延伸到其它价值领域,派生出其它价值。孟斯德·贝格在《价值哲学》一书中指出,人类道德的努力可以产生三种价值:属于自然者为“实业”,属于人事者为“法律”,属于内心者为“道德”。其实不止于这些。明朝哲学家李贽在《初谭集》的序言中写道:“有德行而后有言语,非德行则言语不成矣;有德行而后有政事、文学,非德行则政事、文学亦不成矣。”根本上,我们说人类并不因有了知识才有德性,而是因有了德性的智慧才使得知识的运用能造福于人类。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这里所说的“智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知识、科学如果没有德性的智慧,没有终极价值的存在,将是盲目的,难以成为人类服务的真正力量,甚至潜伏着极大的危险。一个没有德性润泽的天才,虽然是天才,并可能产生影响,但是他却可能会产生坏的影响。生活已经并将继续表明这样一个道理:知识只有在德性的导引下,才能成为对人类有益的力量;知识是只有服务于至善的目标,才能促进人类社会臻于圆满的境界。也正如此,爱因斯坦曾经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都如此感到欢欣鼓舞。但我们切勿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首先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3-p61]
德性具有社会价值。德性的价值难以划上边界,它不专属于某个具体的生活领域,而渗透于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团体生活、国家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都有德性的渗入。唯有生活的广阔的边界才是德性价值的边界。社会性成了德性的重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德性的社会性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显明,公德性的边界日益在扩大,德性的社会价值领域在延伸,德性社会价值的重点也日趋明朗,而最主要体现在社会角色的责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诸多方面。
德性的社会价值,最现实、最普遍地体现在人们的责任感上。在叔本华看来,道德起源于对责任的认识。道德的责任是没有假期的,它无时不有;也没有边缘,无处不在。责任永远和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个人扮演的角色越多,所承担的责任也就愈多。在荷马史诗里,一种德性是一种品质,它的表现形式是某人能够完满履行其社会角色所要求的一切。德性的魅力在于履行职责中的崇高责任心。人的尊严由德性所系,而德性的尊严首先出于责任的崇高。在康德看来,德性则是在责任的恪守中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所以德性的力量也就是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去尽自己的职守。履行社会角色的责任,最主要忠于自己职业。一个人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不仅仅用量来衡量,而且还取决于他的工作质量,而这工作质量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始终与一个人的责任心相伴。
我们把德性视为文明的内在尺度。历史的事实表明,凡是只强大的拥有物质力量,而无深厚的伦理文化素质,一个文明圈的稳定生长便没有最可靠的基础。事实上,没有德性的支撑,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自己摧毁自己,也正是通过德性的力量,我们才摆脱了邪恶势力造成的对文明的一次又一次的浩劫。德性作为文明的基石,就社会整体而言体现在风俗之中,通过风俗而发生潜移默化作用。良好的风俗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陶畴良才,造就社会和谐与秩序。西方所说的“伦理”最早就包涵“风俗”的意思。今天,我们常用社会风气的好坏来衡量民众的德性水准的高下,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德性在维系人心,保持国脉方面的作用。在风俗中,德性始终是一种津果,它通过道德人格造成一种时势,凝聚人心,通过感召而使某种高尚行为获得众人的响应,从而改变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和普遍心态。
德性表征着生活世界的条理与秩序,又保证了社会的祥和与温馨。德性与法治都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剂。法治是用强制手段来维系社会秩序,德性是通过自律来维持社会秩序。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一书中写道:“德性就是去做公认的秩序要求做的事情”[4-p169]德性能使我们在社会共同体中敬他人,讲廉耻,秉礼让,守秩序,使人的内心有序,外在行为有规范,团体有凝聚力,民族有内聚力。要是没有德性的无声命令,人只能在争斗的无序状态中生活。法律固然能起到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这就要求法律本身必须公正,而且法律执法者在执法时必须公正。因此,法治本身不能离开德治,德性是法治的内在灵魂,法治是以公正德性为基础。有了建立在德性基础上的法治,才会出现一个有序而稳定的社会,这是德性社会价值的根基。
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上看,追求德性的意义和价值已日益变得重要。现代人随着他的横向性的知识的不断扩大,他对他们要达成的目的和手段已愈来愈清楚了。工具性思维的发达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将一切都外在化、对象化,并对这些外在化对象化的存在物加以攫取。这一病态的现象,在唯利是图价值观念支配下,使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德性。而这正是今日我们重提德性之意义的目的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