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图书馆事业发展简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论文,简要论文,事业发展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朱博文先生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往来于京、港、澳积极搜集资料为本刊撰稿介绍港澳图书馆事业的文章。特致谢忱。
(写作背景简介:本文作者曾于1993年6月和本年6月参观访问了澳门大学图书馆、澳门市政厅图书馆、何东图书馆、澳门中央图书馆和南湾阅书报室等,并得到澳门大学图书馆的助理馆长梁德海和王国强两位先生提供不少有关澳门图书馆事业的资料,作者其后并于葡文书店找到不少与澳门图书馆事业有关的书刊,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
引言
澳门,这个位于珠江和西江三角洲南端的葡国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她将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澳门开埠400多年,既是一个商业古城,也是文化古城, 是中西方经济和文化最早的一个交汇点,因而其文化具有“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特点。由于澳门开埠的历史比香港为早,因此她的图书馆事业,其历史亦比香港早很多。
早期图书馆简况
澳门最早的图书馆要算是圣保罗修道院图书馆。该修道院隶属于圣保罗教堂, 1594 年由罗马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神父发起筹建的。 于1602年奠基,1638年始建成。由于修道院需要改成学校以教育澳门居民,因此耶稣会遂从欧洲和印度运来了书籍,并弄来了一台印刷机,以便印刷书籍,这样便使早期的修道院图书馆的馆藏得到了保证。1746年,圣保罗学校图书馆(即原来的圣保罗修道院图书馆)拥有藏书达4,200册。然而该图书馆于1835年被大火所吞噬。幸好澳门的葡籍居民若望·阿尔瓦雷士打早便以无比的耐心把图书馆内的全部书籍抄完后,把全部抄本包装好,然后送往马尼拉,接着再运往马德里。现在这批抄本分别存于里斯本国立图书馆、海外历史档案馆以及阿茹达图书馆的“亚洲耶稣会士部”。
澳门第二所图书馆为澳门军人俱乐部图书馆。由拉法埃尔·道雷斯少尉于1870年4月所创建。该图书馆的创建目的是:“获取有关军事、 海事、历史、科学及其他方面的书籍;向会员提供报纸、兵书以及其他书籍。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会员娱乐要求和使他们受到教育。”其后藏书逐步增加。该图书馆1959年被毁。
澳门第三所图书馆则为岗顶剧院图书馆。该剧院创建于1869年,是澳门唯一的欧洲式剧院,为团结俱乐部所创建。最初并无图书馆,后来拉法埃尔将其所收集的全部葡文报纸和100 册葡文的珍贵书籍赠送给团结俱乐部,因而他被任命为俱乐部图书馆的名誉会员。及后由于年代的推移,该图书馆的书籍竟荡然无存。
公共图书馆的出现
澳门第四所图书馆为创建于1873年的澳门人图书馆。该图书馆的宗旨是建立及保持一私人图书馆,收集澳门内外的书籍,促进会员和捐献者的教育及娱乐。数年后,人们认为澳门缺少一所公共图书馆,因为澳门人图书馆只对其会员和捐献者开放,至于其他澳门居民则无法得益。1883年,亦即澳门人图书馆成立10年后,馆藏基本上已能够满足会员和捐献者等读者的需求,但却由于经费不足而停办。
澳门人图书馆虽然已经停办,但其部分书籍已转赠给一个联合委员会,该联会一直存有开设公共图书馆的意念。1884年8月31 日《澳门人报》报导联会已经筹办了一所图书馆,而且葡国方面亦运来了一些新书。1894年澳门政府决定在利宵学校设立公共图书馆,并且规定每年拨款100元作为津贴。然而这些款项并不足以购买一些基本需要的书籍, 为了增加藏书量,澳门居民只有从书籍收藏家中募捐而获得了一批书籍。1895年,澳督高士德于9月2日的会议上,选出一个中学教师委员会,并由其起草澳门公共图书馆章程方案,澳门的第一所公共图书馆遂正式成立。该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为马德斯·安东尼奥·利马,他是当时澳门文化界的名人。
20世纪的公共图书馆
1929年,澳门公共图书馆迁往市政厅,嗣后珍贵的藏书不断增加。1939年9月澳门公共图书馆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于1945年4月进行修改。澳门政府于1941年立法规定所有出版商必须提交两份印刷的刊物给该图书馆;政府并于1946年立法规定建立公共图书馆委员会及确定图书馆的职能。1953年6 月葡国的海外部替澳门公共图书馆改名为‘国立图书馆’,以便接受呈缴本。1962年时,藏书增至4万册。 罗依斯高沙格高美士担任馆长,两年后,藏书已增至6万册。 而旧华务司的图书馆亦并入国立图书馆,使该馆藏书质量有所提高。同时,高美士着手装订一些作品成集,并把许多澳门出版的杂志和报刊装订起来,以便提供研究员查阅。
除了市政厅内的国立图书馆外,尚有何东图书馆。该馆为何东于死后把他的一幢楼房捐赠给政府改建而成的。于1958年8月1日对外开放时,约有3,0000册中文书籍,主要为何东私人图书馆的藏书,而且均为18至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和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书籍。其中包括18世纪版本的宋岳珂的《程史》和翁方纲的《四库全书提要》手稿等善本书。其后藏书逐有增加。
至于南湾阅书报室,是澳门中华总商会的附设机构,于1948年11月1日开幕,是澳门民间兴办的唯一公众中文图书馆。 由于该馆外形别致,为一八角亭,因此一般被称为南湾八角亭图书馆。
80年代的图书馆事业
80年代是澳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时期。在1983年10月28日,澳督高斯达为位于荷兰园正街的国立图书馆剪彩。为了组织新图书馆,委任了高美博士为馆长。他把荷兰园国立图书馆和市政厅图书馆分别开来。国立图书馆主要供澳门市民查阅资料和借阅图书,此外该馆还设有一个青年和儿童阅览室、一个专用室存放有价值的藏书、和一个澳门室专门用来存放与澳门或者与葡国人在远东有关的书籍。澳门室并有季刊《澳门藏书目录汇编》出版。市政厅图书馆则主要收藏6 万多册的历史文献和书籍,其中不乏珍贵的书籍如特里高西写的《关于中国王朝》和《彼得伯爵贵族录》等。
何东图书馆于80年代开设了当代图书部,至1989年时已拥有2 万册书籍,全部均为开架式,方便读者查阅资料。
路环图书馆位于路环岛,原本为小学,始建于1911年,1983年改建为图书馆。该馆虽然收藏中、葡文书籍,但以中文书籍为主,它与何东图书馆不同之处,是注重收藏近期出版的书刊。
在推广、宣传阅读中文书籍的政策下,于1986年建立了流动图书馆。除了拥有一辆流动书车外,并有一个固定藏书室以便对书籍进行技术处理。
望厦图书馆成立于1988年12月5日,由澳门社会工作司组建。 图书馆共分3层:第一层设置了幼儿部, 服务对象是面向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比较低的阶层和学生,为他们提供借阅服务;第二层是期刊室,存放着各类期刊;第三层是文献部,为在望厦就读“职业培训中心”的学生提供有关的专业技术资料。
澳门历史档案馆始建于1979年2月,1986年迁往高士德马路。 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对在该图书馆开展研究工作的研究员提供帮助和支持。该图书馆藏书涉及澳门、中国、历史、艺术和文学等,其中包括一些极珍贵的16世纪出版的书籍,备受葡国政府的重视。
澳门东亚大学是澳门唯一的高等院校,位于氹仔岛上风景秀丽的观音岩,由港澳知名人士资助开办,并获得澳门政府拨地兴校舍,于1980年初筹办,并于1981年3月28日举行成立典礼。该大学的4层图书馆于1982年建成,面积仅得630平方米,开馆时有藏书22,000册,报刊100份,座位100个。其后由于藏书不断增加,于1986年迁往何贤中心,而座位亦增至200个。直至1989年底,总藏书量已达8万册,报刊亦达700份。1988年2月15日,澳门政府辖下的澳门基金会,接管东亚大学,并以1.3亿澳门元收购东亚大学的业权。
为了配合澳门的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发展,澳门教育文化司于1981年8月举办了一项培训技术人员的课程,以后亦陆续开办同类课程, 以便培训出一些专业技术员,以应付图书馆技术性的工作。1989年澳门文化学会亦举办了一项有关图书馆、档案及文书处理技术辅助课程,以配合技术性日益增加的需要。
图书馆事业的现状
踏入90年代,澳门的图书馆事业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澳门国立图书馆于1989年底改称“澳门中央图书馆”。直至1994年底,澳门中央图书馆及各分馆共有藏书30万册,员工亦有近80人。
氹仔图书馆位于氹仔岛,于1993年1 月开馆。由于环境恬雅,深受该区读者欢迎。它共有中、葡文藏书3000册,杂志报纸40份,馆内有阅览室两间,其中一间为报刊专用室。
路环图书馆于1994年底藏书增至中、葡文共8,000册,报刊共30 份,对附近的学校、监狱不时提供阅览服务,并吸引不少路环居民前往阅读。
流动图书馆方面, 流动书车由1 辆增至2 辆, 而固定藏书室亦于1991年2月迁往青洲的一幢大楼,负责整理和存放书籍的工作。 而自从流动书车增加后,即将老人中心与澳门政府监狱也纳入流动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此外,青洲的大楼内还设有一间参考阅览室,为读者及馆际间交流和互借提供服务。
澳门中央图书馆为开拓新科技资讯范畴,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CDS/ISIS微型电脑程序十分成功。此外,该馆亦引进葡国的PORBASE国际化的资讯系统,这样可使澳门的公共图书馆系统与葡国的各图书馆联网。此外,澳门公共图书馆电脑连线网络已于1994 年底完成, 并已于1993年底把原本只适用于葡文编目的系统,转为中、英和葡文均可应用的系统。
澳门东亚大学自由政府接管后,于1991年9 月被正式易名为澳门大学。澳门大学图书馆于1990年成立视听中心,现存视听资料3000多件。该馆并于1993年成立文献中心,以便收集国际性资料,直至1994年底为止,该中心共收到联合国刊物约450种,而欧共体的刊物则有330种,其中以书籍及期刊形式出版为主。文献中心旨在推广国际性资料,更被认为是亚太地区唯一的同时存放联合国及欧共体出版物的寄存图书馆,故中心不但为大学服务,同时也为校外各界人士开放。此外,中心亦已建立国际电脑网络系统,可供查询图书馆馆藏、大学讯息和世界各地的有关资料,同时也可以使用光盘及微型胶卷复印等服务。澳门大学图书馆并已于1993年9月开始全面电脑化。该馆于1994年底拥有藏书9万多册、报刊1,200份和视听资料3,000多件。
一批从事图书馆管理及资讯处理工作的专业人士于1994年发起筹组“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并已成立筹委会,积极展开筹组工作,并着手联系行内的100名的从业人员和办理注册的手续。 该会的宗旨为:1.促进澳门的图书馆及资讯服务之合作与发展;2.团结澳门图书馆及资讯管理从业人员;3.举办图书馆及资讯管理的专业教育和训练;4.提高图书馆学及资讯管理的专业地位。
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澳门的图书馆事业将趋于更为成熟的阶段。
公共图书馆系统方面,政府于1995年在澳门北区开设3所图书馆, 以舒缓该区因人口密集而却无一所公共图书馆所造成的紧张情况。澳门文化司署准备将澳门的藏书纳入国际电脑网络,以便世界各地学者均可以查阅澳门的藏书和历史文件。此外, 为庆祝澳门中央图书馆成立100周年,该馆于1995年内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展览、讲座等。而庆祝活动的高潮将会是11月下旬的“中、台、港、澳科技资讯研讨会”,届时并将一并举行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已于5月4日正式成立)的成立典礼。而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将会对加强地区与国内或国际间的联系起着重大的作用,并且希望能对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学教育的空白加以适当地填补。
展望未来,澳门大学图书馆除了能对公共图书馆起着补充性的作用外,亦可预期它在未来的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学教育方面能发挥指导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