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金莲田间生产技术条件_金莲花论文

无公害金莲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间论文,无公害论文,技术规程论文,金莲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地环境

生产基地选择海拔750~2200米的山地或坝区,产地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的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二级以上标准,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以上标准,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二级以上标准。

二、生产管理

1.栽培种选择。选择毛茛科植物中华金莲花。

2.种子处理。0~4℃低温,用含水50%~60%的湿沙沙藏2~3个月。

3.育苗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后,即惊蛰至春分间。

4.播种方法。作1.3~1.5米宽的畦,将经过沙藏的种子与10倍体积的细沙拌匀后撒播,播后盖3~5毫米后的薄土,上面再盖一层2~3厘米厚的草并经常浇水保湿,或加农膜拱棚。播种量每亩为1.5~2.5公斤。

5.选地整地。选择沙壤土,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整平耙细。

6.移栽。幼苗生长1年后,于翌年早春萌芽前移栽,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于大田。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生长前期应常除草松土,保持畦内无杂草。

2.灌水排水。生长季节视情况及时浇水。雨季积水,应及时排水。

3.追肥。进入产花盛期后,每亩2次追施适量肥料。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金莲花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条件见表。病虫害防治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遵守GB/T8321.1~8321.7,没有标明的农药品种,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农药的混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

表:金莲花常见病虫害及发生条件

1.花枯病。现蕾期和开花期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土壤湿润,遇28℃以上的高温或干热风天气要及时浇水,降温保湿。

2.蛴螬(金龟子)。用40%辛硫磷乳油0.25公斤与80%敌敌畏乳油0.25公斤混合,拌细土30公斤,均匀撒施田间或开沟将药施入沟内封沟后浇水,或用90%敌百虫晶体,或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

3.蝼蛄。用90%敌百虫晶体0.5公斤或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8~10公斤喷到炒过的40公斤棉仁饼或麦麸上,或用40%乐果0.5公斤加适量水,喷在炒香的15公斤麦麸上,傍晚撒于蝼蛄活动场所进行毒饵诱杀。

4.银蚊夜蛾。①人工捕杀。在苗期幼虫发生期,进行人工捕杀。②生物防治。卵孵化盛期用100亿/g活芽孢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10天喷1次,防治2~3次。低龄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3000倍液,或多杀霉素(2.5%菜喜悬浮剂)3000倍液,或0.36%苦参碱(维绿特、京绿、绿美、绿梦源等)水剂800倍液,或天然除虫菊(5%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烟碱(1.1%绿浪)10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防治2~3次。③化学防治。幼虫低龄期用高效氟氯氰菊酯(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联苯菊酯(10%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卵孵化盛期至幼虫低龄期用氟啶脲(5%抑太保)2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500倍液,或25%除虫脲悬浮剂3000倍液,或氟虫脲(5%卡死克)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5.蚜虫。①物理防治。开花初期用黄色板诱杀。用市售的商品诱蚜板,或用60厘米×40厘米长方形黄色纸板或木板等,涂上五色油漆,再涂一层机油,每亩挂30~40块。②生物防治。蚜虫发生初期,用0.3%苦参碱乳剂800~1000倍喷雾防治。③化学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五、采收

在花朵开放2~3天时陆续采摘。

注:1.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露地金莲花无公害田间生产过程。

2.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春秀、周巧梅、田伟、刘铭、丁万隆、杨彦杰、要荣慈、谢晓亮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标签:;  ;  ;  

无公害金莲田间生产技术条件_金莲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