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有机融合论文_周润华

如何将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有机融合论文_周润华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摘要:排球作为三大球运动之一,是当今高校选修率最高的体育选修课之一,高校排球选修课在锻炼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提高学生体质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根据多次的排球课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体能逐年下降不能完全胜任排球教学的要求成了近年困扰排球教学开展的一个难题,引入拓展训练则可对排球教学形成互补效益,因此值得进行教学探究。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排球教学;融合

1前言

随着排球意识的提高,当前我国高校的排球选修课的选修率逐年升高,高校排球选修课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排球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指导思想及教学手段等各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和提升,为排球教学的推进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是我国排球教学表现出的可喜的一面。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能下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际的排球教学中学生体能不能跟上排球教学要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且已经成为排球教学开展的一个障碍,而困扰排球战术训练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当今学生群体的个性过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尤为欠缺,因此急需一个合适的项目帮助其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拓展训练作为素质拓展的一个新型表现形式,对于学生的体能、身体各项机能的发展和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效果,本文就从当前排球教学的两个主要矛盾出发,积极探究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有机融合的价值和现实途径,期待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学生体能提升探索出一条好的教学之路,从而推动排球教学的发展。

2拓展训练对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意义解析

2.1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加快学生体能提升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军队训练,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为目的,通过一定场景的设计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团队和个人经受一系列的考验最终完成任务,达到增强团队意识和加强心理承受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当前高校排球课开展的一个最主要矛盾就是学生的体能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排球教学活动所要求的体能水平,具体表现为:学生四肢及躯干主要部位的肌肉力量弱,67%的学生排球基本动作完成质量不达标,排球技术水平较低;学生耐力水平下降速度过快,89%的学生的体能只能坚持20-25分钟中级强度、中级对抗性的排球训练,课堂效率一直处于低效运作状态;学生的速度、身体柔韧性水平不高严重拖后了排球课的教学安排以及排球教学质量。而拓展训练是以体能训练为导引的,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排球教学,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其身体状态,拓展训练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在速度、耐力、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等个多方面的身体体能指标,仅以拓展训练的场地项目为例,当前比较流行的拓展训练的场地训练项目有帝国战车、生死时速、荆棘排雷、智慧拼图和神笔马良等几个新颖的活动,每个活动都有一个主要体能训练目标,通过其新颖的参与形式较过去单调枯燥的体能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更能够对学生的速度、力量有、柔韧性、耐力等各个体能要素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这对于学生体能的提升无疑更有效率和目的性。

2.2能够丰富排球课的呈现形式,提高排球课堂的运作效率

传统的排球教学内容基本围绕排球基础动作的训练开展,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仅仅局限于跑步、热身操等几个固定项目,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单调,课堂呈现形式往往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降低,课堂运作效率则会一直下降。拓展训练对于学生而言犹如一股春风如能引入排球教学中,则可以尽最大可能地丰富排球课的呈现形式,提高排球课堂的运作效率。因为拓展训练的形式非常丰富多样,组合形式更为复杂多变,按体验方式来看拓展训练的种类可以分为高空项目、场地项目和情景项目三大类,而每大类下面又有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既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来进行训练,经过排列组合则又可以变换出更多的呈现形式,拓展训练的这一特色正好契合了当今求新求变的大学生群体的锻炼需求。仅就拓展训练的情景项目而言,其下又有呼吸的力量、极速过山车、一统天下等多个子项目组成,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则可以变化出很多呈现形式,如果能将拓展训练的部分子项目巧妙地与当堂的排球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则可使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和个性化,自然也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意愿,使其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他们的神经系统等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动作完成效率也就相应得到提升,最终使得排球课堂的运作效率得到较好提升。

2.3能够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有所增强,有利于提升排球战术训练的效率及效果

排球运动是体能主导型的一种强烈对抗性的集体性的大运动项目,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作为一项集体性的对抗性的活动技战术是必须要素,因而也就对一个团队的团队配合力和凝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笔者最近5年来的课堂观察发现,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多为90-00后,他们与70、80后群体性个体截然不同,由于基本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成长环境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自我的需求更加关注,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在团队意识、集体主义意识的强化和培养方面的影响又缺失,因而在如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个性,很难让其自主地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因此在排球战术练习和实战演习中由于团队合作意识差所导致的各种问题频出,成了困扰排球战术教学开展的又一大难题。而拓展训练恰好是以人格完善为目的,通过一定场景的设计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团队和个人经受一系列的考验最终完成任务,达到增强团队意识和加强心理承受力的这样一种独特的训练方式,所有的素质拓展训练都是针对团队而非个人设计的,这样的设计出发点就是要求充分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在集体性的训练中让学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充分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中重要意义,培养团队成员间的良好的信任关系,建立默契感,如果能将拓展训练巧妙融合到排球教学中则在长期的游戏中学生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良好的信任和默契感,团队精神的培养将会大大提高排球战术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3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有机融合的方式与手段探究

3.1优化当前的排球教学设计,强化定期开展测评与团队反馈等形式强化二者之间的融合力

拓展训练对于团队建设和个人素质拓展的意义是社会公认的,因此要将拓展训练与高校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则必须要优化当前的排球选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特别是要以排球教学内容为主线,分清拓展训练与排球教学的主次关系,排球选修课必须以排球教学内容为重点,拓展训练仅起到辅助作用,二者不可本末倒置。将适宜的拓展训练形式和拓展训练内容根据排球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需要巧妙穿插其中,可将拓展训练形式根据课时安排需求用于课前的热身运动或下课前的放松恢复运动。经过一定时间段的融合之后,并通过定期检查与团队反省的形式来检验拓展训练与排球选修课教学有机融合的合力效果,并根据教学效果的需要及时进行增减或呈现形式的变化,避免走形式化和花样化的路子。二者结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排球教学为主线,拓展训练为副线,副线服务于主线,不可以喧宾夺主,任何呈现形式都必须最终是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服务。

3.2多渠道拓宽排球课堂容量,充分利用第三课堂,努力拉长排球运动的活动链条

由于当前我国排球选修课的课时普遍只有36课时,排球教学又是一门对技战术高度依赖的体育项目,表现为排球基础技术动作和战术名目繁多,技能要求相对较高,如果达到能够熟练掌握一门运动技能的水平要求,则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参与锻炼时间较长,这就势必造成了排球运动能力习得与课时安排之间的矛盾,当前高校排球选修课如此紧凑的课时安排能够用于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活动时间势必是要被无限压缩的,而拓展训练根据其项目设计的内容看,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锻炼才能使个体体能、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等众多锻炼价值得到体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掘可以利用的一切可以开展拓展训练的有效时间,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拓宽排球课堂容量,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第三课堂和学生的早、晚非上课时间来努力拉长排球运动的活动链条,努力使排球运动的影响力扩大到课下,这样才能为拓展训练赢得足够的施展时间和足够的开展量次,保证每次开展的质量,因为拓展训练要求学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才能完成挑战自我的目的,拓展训练的每一个项目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体现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上,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给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极限进行挑战,最终冲破“心理极限”,从而使自我得到提升,而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配合意愿的养成也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战练习才可以,因此排球课必须要想办法尽量扩大容量。

4结论

排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都有积极的价值,但也不能否认当前我国的排球教学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排球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积极分析当前我国排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积极寻求相应的改善策略对于排球教学的开展和促进校园排球运动的开展是非常有现实时代意义的。本文就当前我国排球选修课上最为严重的两个现实问题——学生体能不足和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欠缺两个主要问题展开探究,结合当前在年轻人群体中受欢迎度较高的拓展训练的内在价值及与排球运动相互补的多重价值,积极探究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之路,在经过细致地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将拓展训练融入到排球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能够丰富排球课的呈现形式,提高排球课堂的运作效率并能够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有所增强,有利于提升排球战术训练的效率及效果。但任何一个教学设计的改变都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论证才可以,拓展训练与排球教学的融合并非简单引入,必须要讲求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有机融合的方式与手段,我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出发:一是,优化当前的排球教学设计,强化定期开展测评与团队反馈的形式强化二者之间的融合力,通过定期测评和团队反馈的形式来评定二者融合的效果,可有利于及时作出教学调整,保证排球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内容的完成;三是可多渠道拓宽排球课堂容量,充分利用第三课堂,努力拉长排球运动的活动链条来解决排球选修课课时紧张而拓展训练项目往往被断章取义,无法完整呈现,学生无法完整体验的矛盾。笔者坚信这样的实践探索是非常有益的,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体能和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提升,对于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战术训练也有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裴水廷,黄景许. 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的有机融合[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

[2]代福龙.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的有机融合分析[J].体育风尚,2017(4).

作者简介:周润华(1981年12月—),男,湖南省永州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论文作者:周润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如何将拓展训练与高校排球教学有机融合论文_周润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