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艳 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大附属小学 63700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树立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弘扬。本文分析了有效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然后重点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2-121-01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结构基本构建、文化素养初步养成和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文化内容等都是先人在认知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总结提炼出的精华,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小学生接受到历史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陶冶其情操、涵养其文化素养并增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对小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当前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加强小学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是汉语语言文学范畴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句、篇知识,具备基本的汉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情感意识。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有着内在联系。然而,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必须讲求策略,如此方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通过情境创设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情境创设在各教育阶段中都有应用价值,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情境创设能够将小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了增强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由于优秀传统文化牵涉到历史、国学、人文、思想、政治等多方面内容,所以许多内容对小学生而言显得生涩难懂且与其实际生活距离较远,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在不知不觉间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情境中,进而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降低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
首先,可以在教学中见缝插针,创设传统文化的故事情境。小学语文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与传统文化建立起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见缝插针,在教材知识教学中灵活创设各种传统文化故事情境,既活跃课堂氛围,又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司马光砸缸》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课文中展现的是司马光机智聪慧的一面,而为了使学生对司马光产生更立体的人物印象,教师可以随堂穿插司马光“诚信卖马”的故事以及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如此学生可以对司马光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认知,使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对于司马光的姓氏“司马”教师也可以进行故事拓展,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其次,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音乐情境,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包含国学文化,更包含音律、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内容,而各种内容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音乐情境也是十分有效的渗透方法,而且音乐情境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例如在《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其诗词本身的意境单靠语言表示很难被小学生所理解和体会到,此时可以借助一些古典音乐来伴随诗词的朗诵就能够让学生透过音乐感知在脑海中联想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表达的感情,进而接受到文学与音乐的双重熏陶。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的学习是读与思的结合,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蕴并感受其内涵。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例如中国古典诗词讲求平仄、押韵以及节奏,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诗词之前可以先为学生串一遍诗词所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带领学生带感情的反复诵读,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熟读精思的练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尝试联想和还原作品中所描写的场景与画面。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将传统文化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例如对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句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品读和想象,然后再让其用自己的话语将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虽然这对于小学生有一定难度,但哪怕是生涩的描述对于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都是极有助益的。
(三)巧用汉字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其演进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轨迹,也反应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因此,汉字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桥梁。从我国汉字的造字过程看,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相应的思维过程和文化故事,因此,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可以穿插有效传统文化内容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例如在一年级“日、月、水、火、山、田”等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人根据事物形状创字的过程在课堂上还原,由学生进行汉字及其向对应事物形状上的对比,然后再将古人对汉字的创造与完善过程展示给学生,如此学生就能够对汉字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在“阔”、“合”字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历史上有关两字的“阔字谜”故事和“一人一口酥”故事讲给学生,从而激发其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结束语:小学语文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其不但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功底,跟要求教师能够真正的重视起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而不断去分析教材、挖掘素材、研究学生,只有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并受到小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参考文献:
[1]杨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32):92-93.
[2]徐贵娟.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21.
[3]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16-17.
论文作者:林燕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优秀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汉字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