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一起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想论文,和你论文,一起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什么大家都拒绝我 娃娃家里,多多和nimo正在玩“过生日”的游戏。铛铛走到娃娃家门口,对多多和nimo说:“让我和你们一起过生日,好吗?”多多看了铛铛一眼,说:“我们的蛋糕很小的,两个人吃刚好。”被拒绝之后,铛铛又几次提出同样的请求,但仍然无效。最后,铛铛哭着“告诉”老师。 航航和小迪正在玩汽车,他们在地上“铺”了一条“路”,在“路”上进行“赛车比赛”。这时,被他们欢呼声吸引的奇奇走了过来,他先在旁边看,然后说:“我也来比赛。”航航看了看奇奇,说:“这条路只能开两辆车。”小迪接着说“你有车吗?”奇奇摇摇头,无奈地离开。 在孩子的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被“无情”拒绝的宝贝。刚开始,他们也会像案例中的铛铛和奇奇一样,提出请求,要求加入游戏。但在被同伴多次拒绝后,他们会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害羞起来,渐渐地成了大家眼中“胆小、内向、独自游戏”的孩子。分析原因,我们发现,被拒绝的宝贝们往往只会用简单的词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来玩”、“我来了”,有的干脆不说话,直接强行加入。这样的方式往往不受同伴欢迎,弄不好还会被贴上“爱捣乱”、“不合群”的坏标签。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地加入同伴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鹏鹏、苗苗、安安和妞妞是怎么做的吧!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1.配合提议的鹏鹏 户外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很快冲到材料区,拿各种“武器”武装自己。鹏鹏来晚了,没有拿到任何“武器”,但“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其他孩子都兴奋地跑开,找地方躲起来准备“战斗”。这时,拿着“武器”的小迪说:“我是最厉害的奥特曼。”鹏鹏看了看小迪,也摆出奥特曼作战的姿势说:“我也是奥特曼。”小迪看了看鹏鹏,笑着说:“哈哈,你没有武器。”说完,跑向对面的“怪兽”,鹏鹏也紧跟其后,做着各种打斗动作。过了一会儿,小迪神气地说:“这里的怪兽已经打完了,我们去找其他怪兽吧。”这时,鹏鹏马上说:“我就是怪兽,我们决斗吧。”听了鹏鹏的话,小迪马上做出“战斗”的架势,一场新的“决斗”又拉开序幕。 分析:在新一轮的角色选择时,幼儿配合同伴给出恰当提议:一般能顺利地加入到同伴的游戏中。当然,这需要幼儿具有审时度势,迅速判断互动情境的能力。案例中,孩子们进行的是“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因为没有“武器”,鹏鹏被拒绝加入游戏。在其他同伴开始游戏后,鹏鹏并没有放弃,始终以“奥特曼”的身份跟随在同伴旁边。当小迪说怪兽已经打完,需要重新找怪兽时,鹏鹏立即转换角色,扮演起“怪兽”,因而顺利地加入了“战斗”。可见,能够抓住时机,对同伴的提议予以配合,会成功地被同伴所接受。 2.提供“利益”的苗苗 孩子们都已找到游戏伙伴,只有苗苗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旁。这时,她见几个扮演怪兽的男孩子在找食物吃,便迅速走进了小木屋“做饭”。刚开始她拿来了一个空的平底锅,跑到男孩们的身边说:“请吃饭。”男孩们看看空的锅,说:“没有东西怎么吃?”转身离开了。苗苗回到小木屋,开始找各种“食材”。她先用树叶给男孩们做了“树叶炒黄豆”,但并没有引起男孩们的品尝兴趣。于是她开始捡花瓣,向糖糖要烧菜的水,并不停地对男孩们说:“快过来,我的菜都已经烧好了,你们看看还需要吃其他什么好吃的?”终于,男孩们跑进了小木屋,看到苗苗准备的丰盛的“饭菜”,开心地“吃”了起来,并对苗苗说:“我还要吃红烧肉和大排。”接着,几个男孩子和苗苗开始一起找材料“烧菜”。 分析:在大人的世界中,了解对方的需求,适当给予满足是成功交往、实现双赢的有效策略。在孩子的游戏中,这也是通向同伴交往的一座桥梁。然而,如果孩子提供的是一般、不经心的,不了解同伴需求的物品或服务,而希望加入同伴的游戏,往往还是会被拒绝。反之,如果孩子能够从同伴游戏的需要出发,提供新颖、有吸引力、有作用的物品或服务,并善于介绍其特点、优点和玩法等,则成功的几率大大提升。如案例中的苗苗看到男孩们在找食物时,想到了提供食物参与游戏的办法,并且顺应男孩们的挑剔,一次次不断推出新“食物”,以满足其用餐需要。果然,男孩们接受了,“吃完食物”后,还配合苗苗参与了“烧菜”游戏。最后,苗苗还热情地向男孩们介绍菜名、烧法、吃法等,大大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3.明知故问的安安 陶陶和乐乐在一起玩橡皮泥,陶陶说:“你看,我做了汉堡包。”乐乐也开心地说:“我也做了汉堡包。”在一旁观察的安安突然问:“你们做的是什么?”陶陶看了看安安说:“汉堡包。”“哦,汉堡包?能教我怎么做吗?”“好的,你要先做面包……”安安马上坐了下来,加入了制作汉堡包的游戏,陶陶则开始介绍怎么做汉堡包,乐乐也非常主动地为安安示范。 分析:在发起同伴互动的策略中,明知故问是简单但却比较有效的策略。因为询问同伴正在进行的游戏内容或角色,较易引起同伴的注意和回应。案例中,安安一直在旁边观察陶陶和乐乐游戏,在听到他们两人的对话后,安安应该已经知道他们在做汉堡包。为了顺利加入游戏,安安选择了明知故问的策略。也许她知道,对于自己的作品,同伴都会非常乐意地向她介绍,并愿意做小老师教她怎么做。 4.请求帮助的妞妞 妞妞正在“厨房”里忙活,她将一块雪花片放进锅子,然后把锅子放在炉子上来回移动,做“烤饼”。小宝在一旁“切水果”。不一会儿,妞妞放下手中的锅子,对小宝说:“你来帮我烤饼吧,我要去进点货。”可小宝正玩得高兴,并没有理会妞妞的请求。妞妞伸手去拉小宝,略带着急地说:“快点,快点嘛!给我烤饼吧!”小宝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妞妞手中的锅子,“烤”起“饼”来。妞妞去“进货”了,不一会儿,她拿回来更多的雪花片,并递给小宝说:“那些烤好了,我们一起烤这些吧!”小宝把锅子里的雪花片拿出递给妞妞,再接过新的雪花片继续“烤”,两个人边“烤”边讨论要吃什么味道的“烤饼”。 分析: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较低,以进行独立游戏为主,幼儿之间的互动较少。随着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之间的游戏互动也会增加。比如案例中的妞妞和小宝,原来两人各自游戏,互不干扰。妞妞因游戏需要,主动请求小宝帮助自己。正因为妞妞的主动请求,通过“烤饼”与“进货”两个环节,使游戏内容得到丰富,同伴互动也得到深入。可见,小班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区中的活动情境和活动材料进行互动,使本来简单的游戏增加新的情景与内容。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 1.创造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允许宝贝“害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父母在碰到熟人时,着急地催促自己的孩子打招呼,甚至是第一次见面,也会一再交代孩子“要有礼貌”,“要把自己的零食和他人分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这样的要求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变得胆小,做事小心翼翼,以免“犯错”。其实只要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比如微笑、跺脚、递玩具等与其他孩子发生了互动,父母就应该及时肯定孩子。即使有些孩子害羞得躲起来,父母也不必勉强孩子一定要玩在一起。给予孩子们相互认识、熟悉的时间和空间,相信他们能顺利地打成一片。 2.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让孩子的交往如虎添翼 研究显示,同伴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的影响,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因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图书等带到幼儿园,让孩子在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中自然互动。当然,在为孩子准备玩具、图书时,父母可准备两份或两份以上,这样不会让孩子在“分享”中失去自己的“最爱”,有利于孩子分享行为的养成。 3.带着孩子走出去,开拓交往新天地 现在的父母大多比较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外出,但为了给予孩子更多的交往机会,父母应尽量给孩子创造交往互动的环境。比如带着孩子参加社区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交往;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请孩子帮忙问路等,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 4.与孩子平等对话,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孩子还小,凡事都要成人帮他作决定。其实不然,当父母和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征询他的意见时,孩子学会了与人协商;当父母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诉说给孩子听时,孩子学会了与人分享;当父母接受孩子合理的要求时,孩子学会了接受他人。有了父母与孩子的平等对话,相信孩子也会与自己的同伴平等对话。 5.提高孩子的移情能力,让孩子善解人意 3~4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移情能力,父母可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在绘本中学会理解他人。比如在阅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分角色扮演鳄鱼和牙医,体验鳄鱼和牙医的不同心情。再比如《三只山羊嘎啦嘎啦》,幼儿可依次扮演三只山羊,体会他们不同的想法。当幼儿能够体会同伴的感受,站在同伴的角度考虑问题时,相信他肯定能成为受同伴欢迎的“小明星”。我想和你一起玩_幼儿心理论文
我想和你一起玩_幼儿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