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案论文,出路论文,人大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个案监督成了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 遍欢迎。但由于全国性的个案监督法尚未出台,个案监督缺乏统一的规范。随着实践的 深入,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从对湖南省岳阳市、益阳市、娄底市等地 的实地调查来看,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个案监督受到普遍欢迎
在最初实施个案监督时,人大及人大代表是有顾虑的。他们主要担心个案监督没有明 确的法律依据,而个案监督在司法理论界又争议颇多。通过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反复学习 与领会,他们逐渐认识到了实行个案监督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增强了进行个案监督的信 心。宪法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这里,宪法明确赋予了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个 案监督是监督的一种形式,显然没有超出宪法的规定范围。地方组织法也明确规定,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担负“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的职权,人大常委会要“监督本级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群众对上述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中可以为人大的个案 监督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其中第十条规定:“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 ,委员长会议可以交由专门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当向委 员长会议报告,委员长会议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有关机关限期处理,有关机关应及时报 告处理结果。必要时,委员长会议可以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对特别重大的典型违法案 件,常委会可以依法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因此,人大的个案监督是处理公民 申诉、控告、检举的一种必要形式。
有了法律依据,人大实施个案监督的信心增强了,力度也逐渐加大了,人大个案监督 的成效开始逐步显示出来。一方面加强了对“一府两院”工作的有效监督,强化了人大 及人大代表的监督意识,调动了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人大及人大代表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个案监督对人大及人大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又促进人大及人大代表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从而有力地推动 了人大的全面建设。从对人大及人大代表的调查来看,他们普遍重视个案监督工作,且 希望我国的个案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对司法机关来说,人大的个案监督对它们既是一种监督,也是对它们工作的一种巨大 的鞭策与支持。“个案监督”无非是通过抓住那些有重大影响、具有典型意义的重大违 法案件进行监督,以监察、督促司法机关更好地行使司法权,保证案件的审理无论是在 程序方面还是在实体方面,都能公正合法,从而达到司法公正的目的。从对岳阳市与益 阳市两地司法机关的调查来看,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来自人大的个案监督普遍持欢 迎的态度,也非常自觉地接受人大的个案监督。据来自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该 院每年收到人大提交的个案都在20起以上,一般都能给予认真的、及时的答复。岳阳市 中级人民法院每年都要重点督办人大提交的个案4~5个,定期答复人大。由于得到人大 的有效监督,一些影响很大的案件得到了纠正,一些长期难以执行的案件得到了顺利的 执行。
个案监督也普遍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个案监督一方面扩大了他们反映自身要 求与呼声的渠道,增加了他们申诉的途径。另一方面,一些当事人通过个案监督实现了 他们的正当权益。人大通过受理审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诉,对法律依据不足的 案件当事人,向其讲清道理并动员其息讼,大大减轻了司法机关的工作负担。对有充分 法律、事实依据的案件,则督促司法机关认真办理,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 而也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人大及人大代表普遍反映,这些年来,到人大各有关部 门致谢的事例不断增加,人大成了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
事实证明,个案监督在我国是有生命力的,它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要 我们正确地运用个案监督权,它完全能够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二、人大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个案监督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具体的法 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因而,在实施个案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亟须引起 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第一,集体监督不足,个人监督太多。对于“个案监督”来说,人大只要介入,则必 须时刻跟踪,随时监督,而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方式却是定期举行会议,这种特 殊性决定了其对“个案监督”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人大集体行使职权方式是通 过民主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决议,但不可能把“个案”拿到人大会议 上去讨论表决。由于集体行使职权难以操作,使得“个案监督”在很多情况下变成了人 大的某个人或某个处室在监督案件,更有些人大代表或人大机关工作者利用其特殊身份 和手中权力,对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案件或其他非典型案件提出“个案监督”申请,甚 至参与“个案监督”,对案件的审理施加影响。这样一来,人大对“个案”的集体监督 权被完全架空,“个案监督”纯粹成为一种个人行为。这是司法机关反映最多的一个问 题。
第二,受案标准不确定,所监督的案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 ,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诉,人大及人大代表一般即予以受理,这使得个案监督的案件数不 断增加。由于人大不是专门的司法机关,没有足够的人、财、物力用于解决具体的案件 ,受理案件的增加无疑加大了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工作量。尤其是人大监督成功的案例引 起公众注意之后,又有更多的案件涌入这一渠道,这就使得人大不堪重负。另一方面, 受理的案件越多,司法机关的负担越重,办案的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个案监督的效果 同样大打折扣。据法院反映,虽然人大每年交办的个案多达20余起,但真正认真加以督 办的案件只有4~5起,而最终加以改判的案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第三,事前监督多,事后监督少。诉讼程序法已经就个案的承办程序作出了严格的规 定,正处于法定程序之内的个案,如果遭遇外来力量的影响,法定程序势必会被破坏或 干扰。而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往往一受理案件就介入办案程序,或者案件还没有经过正 式处理就要求司法机关前往汇报,既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程序,也往往使得司法 机关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实施个案监督以后,对司法机关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却没 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个案监督处理的一个通病,只要个案实体得到了纠正,其他如 错案责任追究、实体纠正后的执行情况、类似错案在办案单位的继续处理情况以及经验 教训的总结与汲取等问题,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第四,对案件的实体监督多,程序监督少。司法权要由司法机关独立行使。人大不能 直接参与办案,不应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向司法机关发号施令,人大监督的焦点应该是案 件的程序问题。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据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反映,人大在实施个案监 督时,往往把重点放在案件的实体问题上,只注重对实体的监督。相反,对可以很好发 挥人大优势的程序监督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五,个案监督的途径太多。司法机关普遍反映,人大在实施个案监督的时候,督查 的途径种类繁多,极不规范。人大常委会、人大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人大的一些工委、 信访部门、人大代表个人都经常直接向司法机关提出个案,要求司法机关作出答复。而 且,在实施督查时,还常常不是向司法机关的专门督查部门提出,往往直接找到司法机 关的主要领导人或具体承办人员。对于某些人大监督的个案,司法机关有时自身还蒙在 鼓里。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在办理人大交办的个案时就非常困难,这自然要影响到个 案监督的质量。这一问题在当前十分普遍。
第六,人大在实施个案监督时,情绪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的议事机关,其组成人员的成分要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分别来自不同的职业,对 代表的法律素质并无严格要求。受此影响,由人大代表对个案的法律问题作出具体的判 断和处理,极易导致情绪化倾向。另外,地方人大代表作为当地利益的代表,甚至作为 案件的当事人,在实施个案监督时的感情色彩则更加浓厚。据调查,一些地方的人大部 门在对司法机关的年度工作报告审查与人事任免问题的表决上,常常以司法机关接受个 案监督情况的好坏来决定,动辄以不通过相要挟,带有典型的情绪化倾向。
作为“个案监督”对象的案件,案情一般比较复杂,大多涉及到审理程序和实体处理 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想对此类案件进行监督,监督人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司法人员的 法律素质和司法实践经验。只有如此,才能对“个案”在宏观上有准确的把握,微观上 有精确的分析,从而确保司法的公正。但我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各级人大代表的法律 素质远远无法达到这种水平。就目前情况看,具有高水平法律素质的人才大多集中在司 法机关,负有监督职能的人大代表的法律素质不如司法机关的人员是不争的事实。在此 情况下,个案监督有时也就背离了设立它的初衷,变成了对司法机关的一种不应有的干 扰。这种情况在目前虽不多见,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三、地方各级人大实施个案监督的理性选择
个案监督广受欢迎,这充分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也正由于它自身所带 有的特点以及在实施它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个案监督也倍受争议。在当前情况下, 最为可行的做法是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努力解决个案监督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 个案监督行为。首先,要明确个案监督的范围。个案监督不宜过多,过多则时间和精力 不允许,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还会给司法造成一定的干扰;也不能 太少,太少则人大的整个法律监督又难以落到实处。人大在实施个案监督时,要根据执 法和司法实际抓住重点,选择那些典型的、有重大影响的,或是薄弱环节方面的,或是 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个案开展监督。
其次,要逐步规范个案监督的程序。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个案监督应包括以下规程 :①认真听取申诉意见,仔细分析申诉材料,听取案件当事人的陈述,了解案件的具体 问题和关键环节。②深入涉案单位向有关部门和知情人了解案情,与办案人员和有关负 责人座谈讨论案件中的问题,查阅已有案件材料,分析研究案件办理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特别是要查清影响案件事实、证据使用、办案程序以及适用法律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③向常委会或主任会议汇报案件调查情况,并经集体讨论形成初步意见。④组织有关方 面的专家进行座谈,就案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比较成熟的监督意见。⑤成立 专门的工作机构。个案监督在人大常委会受理立案后,要组织成立个案监督机构来专门 负责这个工作。这一机构必须由熟悉法律、熟悉政策、熟悉业务且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 工作人员组成。⑥向办案单位正式提出监督意见,责成有关办案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总 结经验教训,提出纠正和处理意见,并向常委会汇报工作情况。办理机关应在指定期限 内将复查、处理结果向常委会报告并向当事人反馈,做到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确保法 律的正确实施。
再次,地方各级人大要明确个案监督的几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个案监督必须实行集体审议,以多数人的意见形成规范性文件 转交有关司法机关办理,最终实行集体负责制。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权对 司法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以个人身份干涉具体案件,个 案监督权必须集体行使。二是坚持不直接处理案件、不干预司法权的原则。由于司法活 动的整个过程是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其办理过程和最终裁决结果是任何组织都无法替 代的。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个案进行监督,最终只能通过司法机关本身的纠错机制 来实现。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所监督的案件不能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只能通过摆出事实 和法律依据并提出意见的方式,责成司法机关自己去依法纠正和解决存在的实体和程序 问题,并限时向常委会报告结果。三是坚持事后监督原则。个案监督属于事后监督,人 大实施监督一般应在结案之后。人大监督的个案应是司法机关已审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 违法案件,人大不能干预正在审理的案件。在司法机关办案的过程中,人大不应直接介 入,以免加重司法机关的负担,影响司法机关的独立办案。当然,人大对于司法机关程 序违法的监督则既可以在结案以前,也可以在结案之后。四是坚持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 合的原则。人大对个案进行监督,其落脚点应该是对人的监督,其处理的重点也应该放 在应承担责任的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身上。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遏制司法不公与司法 腐败问题的真正目的,人大的权威也就难以树立起来。因此,人大在实施个案监督时必 须坚持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的原则,对违法乱纪、贪赃枉法者应责成有关机关严惩不 贷,以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只要我们敢于正视问题,勇于纠正问题,不断规范人大的个案监督行为,个案监督必 将成为我国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化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