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分析论文_张龑,丁娟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分析论文_张龑,丁娟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宁夏银川 75011)

摘要:电网运行中,控制的核心是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其运行有助于促进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的提升。为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供电需求,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电力系统,就要加快对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技术,能够让自动化的设备装置得到有效调节,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带来更好条件。文章介绍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指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方向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通讯系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针对集成化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要从根本上对网络运行形式进行分析,以数据采集为例,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合理监控,按照系统要求落实。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能反映出系统自身运行状态,因此,在具体落实阶段,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调度。

2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应用的特点

电力系统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在电网整体系统、局部系统运行中,该技术可以对相关设备、系统整体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搜集和检测;其次,在电网运行状态、元件技术以及电网运行标准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解 决策略提供给调度人员;再次,可以综合协调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可靠、安全的电力系统运行,提升供电质量以及电能可靠性;最后,在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背景下,应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在电力系统调度中有效提升,加大系统故障预防概率,在确保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条件下,降低设备更新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减少大面积停电和电力系统崩溃现象的产生。

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CC-2000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由我国科研机构、学校以及企业共同研发而成,人们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凭借事件驱动理论、封装理论以及分布式的结构设计对接口状态进行改变,使其朝着透明化的方向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动态信息采集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完成各个分布位置ALPHA server的数据处理及功能界定,在调度自动化技术及分布系统的支持下,某些节点的故障问题并不会对系统整体运行产生过多干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更多保障。此外,CC-2000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并且与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的匹配性较好,动态信息搜集及处理功能较强,因此可以将其进行推广应用。例如在我国东北及华北的电网调度通信中心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CC-2000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同时减少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3.2 OPEN-3000

对于OPEN-3000系统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强的可靠性,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它主要由我国自主研发,知识产权归我国所有。自动应用了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后,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国家电网也更安全、更可靠,在节约了电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该系统的应用,强化了国家电力监管,使各项电力调度更科学、更合理。

3.3 DF8003S

电力调度DF8003S智能管理系统适用范围广泛,其基于一体化思想设计与规范软件,在很多电力调度系统中都适用。其应用优势主要集中在进行配电的监督、管理,进行数据采集,能科学、合理的管理国家电力,并可及时完成调度以及对调度运功进行模拟培训等。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a.采用了一体化设计,且系统结构开放性较强。b.应用了先进的前置采集集群化技术。c.数据库可实现存储缓冲,设计独特。d.应用了OT技术来设计人机界面,此技术可使Windows系统与UNIT程序高度一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图应用该系统后,可使其它相关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若想实现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提升并促进其应用发展,研究人员需要对其智能化水平进行提升,将智能功能和自动化技术进行融合。研究人员需要对系统安全、计算机以及图像处理一类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智能功能的融入奠定基础。此外研究人员需要对转化技术水平进行进一步提升,进而使传统文字、表格等离线资料更好的转化,借助现代化的显示手段、图形技术将数据以更加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面向对象技术同样为研究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自动化建设提供更多帮助,同时能够为分布式调度提供辅助。

4.2 自动化技术的前景展望

首先,跨平台的中心控制集成系统会成为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当前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控制操作中,都把分布式的开放型结构作为中心控制模式。同时对MIS(管理信息系统)、SC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等诸多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其次,是电力系统控制策略的多变化和灵活化,这就要有稳定的控制策略和先动、暂态的稳定分析工具。对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要利用预防的控制策略进行消除,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或是利用紧急的控制策略保障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说,也要利用在线动、暂态等稳定布局掌握电力系统不同运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

4.3 可视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科学和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技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这种现象导致电力系统调度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可视化。可视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应用直观的图形信息对传统的表格、数据以及文字等信息表达方式进行取代,从而为调度工作人员更快、更好地开展检测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工作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产生的故障进行精确的判断和分析。

4.4 数字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对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应朝着数字化的方法发展。如何发展数字化电网,已成为电力行业科研人员当前一重要研究课题。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a.信息的数字化。此数字化主要指把与电力有关的信息,逐步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并且能与电网其它设备实现数字化联系。电力信息的数字化有助于电力调度人员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电力信息,以便及时进行各项操作。b.通信的数字化。此数字化主要指电网通信方式的数字化,应用该通信方式后,可以使电力网络更安全、更流畅,有助于提升电网实际运行效率。c.管理的数字化。此数字化主要指让电网实现数字化监督,数字化管理。具体包括设备的管理,运行的管理等。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会越来越成熟,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电力行业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后,不仅能更好的满足各种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而且能有效提升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对电能的巨大需求,只有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加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并重视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才能提升我国电网运行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宏生.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1,06:127+138.

[2]王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析[J].通讯世界,2014,02:58-59.

[3]宁引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121-122.

[4]詹俊平,戴慧.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140.

[5]朱登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技术与优化[J].硅谷,2012,21:8-9.

论文作者:张龑,丁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分析论文_张龑,丁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