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是完善社会主义、发展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合理的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新型农村,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所以,本文就城乡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对如何实施合理规划,并进行有效管理做出浅要的分析,希望对今后城乡合理化建设发展提供有利思考。
关键词:规划;设计;管理
合理的规划设计与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城乡的良好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城乡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城乡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各种建设等进行综合性的部署,进而实施合理的安排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良好的管理是城乡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过程,是对城乡各种建设活动的有效控制与组织。但是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以这些问题作为文章切入点,仔细分析一下如何提高城乡的规划与管理。
一、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1.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一些地方领导在城市建设上,重地上,轻地下,热衷于建大马路、大广场,大搞人造景观、假古董,造成很大破坏和浪费,而地下基础设施却欠账很多,群众十分不满。
2.调控职能削弱
一些地方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有的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开发区实行封闭运作,不接受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管理。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城乡规划管理的调控职能,影响到城乡建设的有序协调发展。
3.在法律上缺乏保障,进而导致设计规划缺位
规划的审批权会受到政府相关管理体制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还缺少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在规划处罚方面与违法行为不相称,缺少对违规建设的当事人的直接处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各地方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因此,导致规划设计权威受到损害,同时,规划过程中,行政处罚权的分割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阻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
4.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于规划权威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在管理过程中都存在多个领导对同一项目拥有管理权的现象,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意见和利益上的冲突,造成下级部门无法更好地执行命令,开展管理工作。
5.监管机制不完善,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地方的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开发商领导,市长决策,规划局执行”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存在。这些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城乡规划及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尚未建立起规划行政层级监督制度,各级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划管理行政追究制度和行政纠错制度还不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6.村镇规划水平不高,机构不健全
在我国的有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的一些地区,乡镇规划编制工作非常落后,村镇规划机构不健全,规划管理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规划理念陈旧,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7.现有体系不适应城乡发展规划
现有规划体系对城乡统筹考虑不足城市规划重城轻乡、市镇脱节;乡镇规划、村镇规划过于关注居民点规划,忽视其他空间的安排,其中以发达地区最为典型;在规划过程中,城乡统筹所采用的主要引导手段,如空间管制、四区划定等适用性不强。目前规划全覆盖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规划覆盖,重城市建设用地覆盖,忽视农业用地、乡镇用地规划的覆盖,影响了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二、如何加强城乡的规划设计与管理
1.对城乡的规划法规进行完善
建立系统的规划设计法规体系,合理的应用法律的手段,科学合理的制定与施行城乡规划,彻底的落实规划管理所具有的综合协调的职能,将对城市空间部署以及土地利用的相关项目全部都纳入到统一的规划与管理系统中来,施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意见上的冲突,保证城乡的合理化发展。充分有效的利用法制管理手段,是搞好规划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要想制定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有效的管理手段,相关的主管部门就一定要抓好法制建设工作,做到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严格执行,使城乡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的实施。
2.敢于打破传统的规划设计思路
在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土地以及空间资源的价值还不够重视,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频频出现资产流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却不知资源就在眼前;在传统的规划建设当中,特别注意强制性及计划性,如果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击投资开发商的积极性,但是规划建设过程中执法若是不严格的话,又容易出项贪污腐败等违法现象,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有新的手段对二者进行协调。在传统的规划当中,主要是以控制土地为核心的静态物质规划,这样的规划缺少可行性方面的论证以及评估,导致规划项目显得僵化缺少活性。所以,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规划思想,敢于创新,合理的利用资源,将“反规划”的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重视非建筑用地的规划和利用,协调各种管理职能,对规划进行全方位管理。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保证城市合理发展。
3.树立起基于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设计理念
以市场的经济条件作为前提,进行的城乡规划设计,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利益,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目前,一部分规划管理机制比较健全的城市中,也很难承受起经济条件下的调整以及对公众与法人之间关系进行协调的职能。投资商若过分的追求市场经济,就会对大众利益造成侵害,例如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一定要协调好市场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保证大众利益与投资开发商的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策略
(1)多方面切入
提高规划管理的广度,从多个方面进行切入,在规划的过程中进行多元素的考虑,注意价值与科学的交叉与合作,再进行多角度的管理,制定系统合理的规划管理方案,使管理的思路更为宽厚,更加具有科学性,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城乡的规划管理设计的方面有很多,人文、历史、社会、土地、空间以及生态环境等,如果就规划来论规划,那么是无法得到良好成效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规划管理进行综合思考才是真正有效的策略。
(2)重视公众的参与
在进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公众的反应与参与,不仅要注意公众的反应,还应该积极主动的推动公众参与到规划管理中来,毕竟最了解城市的还是居住生活在这的人。协调好投资商与公众的关系,在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下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3)重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进行有效合理的协调,并调动各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实行规划管理策略,做到全方位的掌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管理,哪里出问题,哪里就能马上解决。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总 结:
城乡规划是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管理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合理的利用土地、协调生存环境、布置城市格局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提高城乡的规划与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并且一定要重视规划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管理与解决。
论文作者:曾昭腘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城乡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过程中论文; 手段论文; 利益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