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传播方向与历史水平_方言论文

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和历史层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论文,方言论文,语音论文,层次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方言特征在地理上的成片分布,说明了方言特征的扩散性。研究方言特征扩散的过程和规律,对于认识方言的形成、地点方言的特性、方言内部的历史层次、方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以及汉语史的研究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说明山东方言一些语音特征的地理分布,并由此分析这些方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及历史层次。限于篇幅,其中所反映的一些规律另文讨论。

本文对山东方言的分区依据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研究》[1](第20-22页)。山东方言共分两区四片:东区包括东莱片、东潍片,西区包括西齐片、西鲁片。与《中国语言地图集》[2]的分区相比,东区略等于胶辽官话,东莱片相当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的山东部分,东潍片大体相当于胶辽官话的青州片;西区的西齐片大体相当于冀鲁官话区,西鲁片相当于中原官话区。从方言间的关系来看,冀鲁官话与中原官话更为接近,而胶辽官话的特点更为突出,所以,东西两分的总体格局更符合山东方言的实际。

一、山东方言部分语音特征的地理分布

本节说明山东方言中内部存在差异而又分布面较广的语音特征的地理分布。限于篇幅,只讨论其中的13项特征。材料主要依据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研究》和《山东省志·方言志》[3]。

1.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今读。东区读作两类(一类读组或组,另一类读组或组或ts组),如“争”与“蒸”不同音;西区一般读作一类(组或ts组,少数地方除外),“争”与“蒸”同音。

2.中古清声母入声字的今调。东区一般读上声(除去靠近西区的潍坊、昌乐、寿光、沂源、蒙阴、沂南、莒县、莒南、日照读阴平),如“接”“郭”读上声;而西区一般读阴平,只有利津、桓台、邹平、章丘、张店、周村读入声。

3.中古日母(除去止摄开口字“儿耳二”等)的今读。东区一般读零声母(除去寿光、青州、临朐读1),如“人”=“银”,“入”=“玉”;西区除去东明一处外,不读零声母,有等读法。

4.中古次浊声母入声字的今调。东区、西齐片都读去声,如“立”=“利”;西鲁片一般读阴平(除去北部的冠县、莘县、聊城、茌平、东阿、平阴、肥城读去声),如“立”≠“利”。

5.阴平的调值。全省主要有两种调型:低降升调(213、314等)和降调(53、51、31等)。其中,只有栖霞、福山、海阳以东的胶东半岛尖角处是降调,其余均为低降升调。

6.去声的调值。全省主要有三种调型:降升调(212、312、412、413等)、降调(21、31、42、53等)、平调(44、55等)(另外还有牟平一处读升降调131)。降升调主要分布在西鲁片,另外还有属西齐片的高唐、夏津、武城(均在鲁西北)。读平调的分布在胶东半岛的尖角处(栖霞、福山、烟台、威海、文登、荣成、乳山)。其余各地读降调。

7.中古见组字细音的今声母。如“经结”等字的声母,东区的东莱片全部读舌面中音c组,靠近东鲁片属于东潍片的平度、高密、即墨、莒县等地读得带有舌面中音色彩;其余地区一般读组,诸城、五莲、昌乐读组。

8.中古影疑母逢今开口呼韵母的字(今北京话一般读零声母)的声母。如“爱”“俺”等字的声母,全省有三种类型:东区寒亭、高密、胶南以东读零声母;东区其他地方(除去莒南)、西齐片全部读声母,西鲁片全部加莒南读声母。

9.中古曾梗摄入声洪音字的今韵母。全省有三种主要类型:一种是部分字读ε(如“白”“麦”与“爱”“该”韵母相同),部分字读ei(如“黑”“北”与“杯”“培”韵母相同),这种类型大致以黄河为界,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地区(除去位于黄河西岸的阳谷、东阿、利津),另加鲁西南位于黄河东岸的东明。这种类型与毗邻的冀东南方言一致。第二种主要读(或E)(“白”“麦”“黑”“北”与“社”“哲”韵母相同),这种类型分布在东莱片。其余的山东大部分地区是第三种读法:一般读ei(“白”“麦”“黑”“北”与“杯”“培”韵母相同)。

10.中古宕江摄入声字的今韵母。全省有三种类型:多数地区读作一套韵母:(或o)、(或uo)、,比较整齐,并且与果摄、山摄和臻摄入声字的韵母相混,如“学”“靴”“雪”“削”的韵母相同。第二种类型是,部分字读(同上一种类型),多数字读(相当于北京话的au、iau),与北京话类似,只是比北京话读au、iau的字要多,如“学”“脚”“弱”“略”等字。这种类型分布在黄河以北的鲁西北地区以及黄河以南的桓台、邹平、章丘、高青等地。第三种类型分布在胶东半岛东端的荣成、牟平、长岛等地,宕江摄入声细音字读yuo(或),与果摄、山摄和臻摄入声字韵母不同(后者读ye或yE类),如“约”与“月”、“学”与“雪”韵母不同。

11.中古咸山摄见系开口一等字的韵母。东区的全部、西齐片章丘以东的地区,都存在读a的现象。其中,越往东,读a的字越多,规律越整齐;越往西,读a的字越少。比如,“喝”“磕”“瞌”“割”“渴”牟平都读a韵母,寿光“喝”“磕”“割”读a韵母,“瞌”“渴”读韵母,章丘只有“割”读a韵母,“喝”“磕”“瞌”“渴”读韵母。

12.中古咸山深臻摄阳声韵的今读。只有胶东半岛东端的烟台、牟平、威海、荣成、文登等地和鲁西南的东明读n韵尾,其余全省各地都读作鼻化元音等。

13.相当于今北京话读ai、uai的字(主要来自中古蟹摄洪音)和今北京话读au、iau的字(主要来自中古效摄)的读音。除去蓬莱、烟台以东的少数地区与北京话相似,读作有动程的复合元音之外,其余山东大部分地区的ai、au都读作单元音ε、,相应的uai、iau读作

下表说明上述13项特征在各区片的表现:

表1 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分布(东←→西)

从上表可以看出,山东方言的不同语音特征在分布上呈现出很明显的过渡性。方言分区表现的是作为分区标准的某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或一束(重要的)特征在地理上的分布,相邻的方言区片之间并没有截然的边界。不同方言区片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中心地带,而在边缘地区的特征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方言的分区其实带有很强的人为色彩。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将山东方言分为东西两大区较之分为三区更为合理:西齐片和西鲁片在多数特征上其实是相同的;东莱片相对来说方言特点更为鲜明,而东潍片则介于东莱片和西区之间,带有明显的过渡特点。

二、影响方言特征扩散方向的因素和判断扩散方向的一般标准

既然有扩散,就有扩散方向的问题,即方言特征是由何处向何处扩散的。通过对扩散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探讨相关的一些问题。

方言特征在地理上表现为平面的分布,那么,如何判断方言特征的扩散方向呢?根据前修时贤的研究,我们提出影响扩散方向的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及判断扩散方向的标准:

1.特征的历史层次。方言中有些现象与古代语音一致,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现象反映的是较古老的层次(通常的说法是保留了古音);有些现象与古音不一致,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现象是后起的。即使同是反映古音,也有层次的问题,比如有些是反映中古音特点的,有些是反映近代音特点的。一般来说,是由较后起特征的地区朝向较古老特征的地区扩散。

2.社会文化因素。语言是依附于社会的人的,方言特征的扩散方向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方言的扩散实际上是社会文化的扩散。一般认为,社会文化方面居于优势地位的方言,其特征容易被邻近方言区的人们所效仿而成为方言扩散之源;相反,在社会文化方面居于劣势地位的方言,往往容易被强势方言影响。因此,一般是社会文化优势地区的特征朝向相对弱势地区扩散。

3.地理因素。方言特征的扩散往往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方言特征的扩散是随着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往来完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对方言特征扩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是否便于人际交往上,或者说具体地体现在交通的方便与否上。在平原地区,方言特征容易扩散;而在山区或有大河阻隔的地方,方言特征时扩散就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河流对于上下游的方言沟通具有促进作用[4]。交通不便的地方往往保留一些较古老的特征,而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容易接受外来的扩散,从而泯灭原有的特征。因此,一般是由交通便利地区朝向交通不便的地方扩散。当然,地理距离的远近也是影响方言特征扩散的一个方面:距离扩散源遥远时,扩散很可能不及;距离扩散源较近时,扩散就很容易发生。

4.语体因素。读书时用“雅言”是自古至今的传统,因此,文读音更容易接受代表强势文化的读音,即接受外来的扩散。而白读音用于社会内部的日常生活,无需考虑外来因素,因此,白读更能保留方言的原有形式。所以,如果有文白异读情况,一般来说,白读反映底层,而文读反映的是外来方言的扩散。与之相关的是字的使用频率,口语常用字(词)往往保留较古老的形式,而书面语非常用字(词)往往容易接受外来的读法。与之相关的还有字的连读与单读,单字的读音容易接受外来影响而变化,而连读(如多音节词中的读音或连读调)往往保留较古老的形式。

5.特征的规律性程度。语音的变化主要有连续式和离散式两种[5][6]。连续式变化时,无论处在变化的过程当中还是变化完成之后,原先的同一音类在同样条件下会呈现出整齐的面貌;离散式变化时,有些词中的音先变,有些词中的音后变,因此,如果变化最终完成,音类也会呈现出整齐的面貌,但如果在变化的过程当中,或是变化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打断,那么就会呈现出不整齐的状态:原先的同一音类中,有些音已变,而有些音未变。所以,如果某一方言特征与古音的对应比较整齐,可能是连续式演变的结果,也可能是离散式演变的结果;如果某一方言特征与古音的对应不整齐,则肯定是离散式演变的结果,即扩散的结果。因此,可以从这些不整齐的表现当中寻找扩散的线索。一般来说,特征扩散的方向是由规律较为整齐的地区向规律较不整齐的地区扩散。

6.与邻近方言的联系。方言是一个地理上的连续体(continuum)。除了处于自然地理的边缘(如海边)或语言地理的边缘(如两种语言交界处,事实上在两种语言的交界处也有语言特征连续体的现象存在,这是语言特征跨语言扩散的结果[7]),某一地点的方言位于这一连续体的一端之外,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地点方言都处于某一或某些方言特征的过渡地带。在这方面,省际的行政界限显然不是方言间的界限,山东方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因此,在考虑方言特征扩散方向的时候,还有必要与山东的邻省相联系。一般认为,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的方言是山东胶辽官话的扩散,所以我们不用多考虑辽宁方言的跨海影响;但是,山东方言西北、西、西南、南部的方言特征就必须要联系相邻的河北冀鲁官话、河南皖北苏北的中原官话来考虑了。

三、山东方言方音特征扩散的方向

根据上述判断标准,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上述13项方音特征的扩散方向。

1.山东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二分,与中古声母和韵母有关。大致说来,庄组字全部、知组二等字、知组三等和章组部分韵的合口字读一类,而知组三等和章组的多数字读另一类。这种状况单纯从音节的角度考虑,与《中原音韵》所反映的状况很是一致,而知庄章三组声母合一应当是较后起的现象。从地域上看,知庄章合一的现象与河北的冀鲁官话、河南等地的中原官话相同。扩散应该是由西向东进行的。

2.清声母入声字与全浊入、次浊入相比,在官话方言中呈现出比较参差的状况。一般认为,这说明清声母入声字消失得较晚[8][9]。今东区清入归上声与《中原音韵》的特点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位于东区西部边缘的潍坊、寿光等地以及位于西区东部边缘的广饶等地,今单字调清入归阴平,而轻声前的连读调读上声,这可以说明,其原有形式是清入归上与东区多数地区一致,清入归阴平是后来受西区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换言之,是西区的特点向东区扩散的结果。因此,扩散的方向是由西向东,而不是相反。青州、临朐、沂水等地尽管在地理上比潍坊、昌乐、寿光要更靠西而清入读上声,可以解释为是由于它们僻处山区的缘故。不仅如此,从整个西齐片以及整个冀鲁官话来看,其清入读阴平应该都是后起的变化。我们曾根据冀鲁官话内部的比较,认为冀鲁官话区内的清入字原来应当是读得与上声相近(如今章丘、利津一带的方言仍保留这种状态),后来受中原官话影响而改读了阴平。[10]

3.日母字都是中古的三等韵母,因此,东区零声母+细音韵母的读法在韵母方面是保留了更多的古音特征的,这与东区知庄章三组声母二分的现象也是一致的(东区来自知三章组的声母与舌面的接触比知二庄组要多,多数读舌叶音或舌面前音)。但是,其声母却经过变化而丢失了(其过程应当是:-),所以从声母方面看又是后起的现象。而西区读洪音韵母,从韵母看是变化的结果(细音变洪音),从声母看则保留次浊的特征,相对来说保留古音特征要多一些。这样看来,东区和西区日母字的读法各有其古音特征与后起特征的方面。不过从东西区过渡地带来看,寿光、青州、临朐古知庄章组字二分而日母字不读零声母,明显是西区的特点,这反映出日母字不读零声母的扩散趋势是应该由西向东。

4.次浊入声字读阴平是西鲁片大部分地区的特点,这与河南、苏北、皖北的中原官话是一致的。从地理上来看,西鲁片与东潍片的边界在蒙山、五莲山的南麓,因此,很明显是山势阻止了次浊入归去的向北扩散。在西鲁片与西齐片的交界上,泰安以东似乎也是山脉构成了两片的分界:泰山和徂徕山北面的属于西齐片;但泰安及其西却是一片平原地带,次浊入归去与归阴平没有地理上的特殊标记,从泰安西至莘县,构成了次浊入读去声的一条直线边界。而紧挨着在这条线的南边,从平邑到梁山、阳谷,又构成了一条次浊入或归去或归阴平的地带,这显然是一条过渡带。再往南,就是与中原官话相连的次浊入归阴平的西齐片了。考虑到这条过渡带的去声读降升调(去声读降升调的地区甚至北伸到了西齐片的西部直到夏津、武城)而与西齐片一致,再加上泰安以东次浊入归阴平的北进趋势,因此,我们认为次浊入归阴平是由南向北扩散的。

5.阴平读降升调的地区连成一片,占了全省的大部分地区,并且这一特征与毗邻的河南、苏北、皖北的中原官话,与毗邻的河北冀鲁官话一致,而阴平读降调的只是偏于胶东半岛尖角一隅,因此,比较容易判断阴平调值扩散的方向是由西向东。

6.去声读高平调的地区也是在胶东半岛尖角,并且范围更小,其西是去声读降调的地区,因此,可以认为去声读平调是未被扩散波及的特征。其西的东莱片西部以及东潍片的东北部,去声虽然读降调,但是读得较高(53、42、51等),与再往西的广大地区读低降调有差异,这种现象可以看作西部与东部特征的一种过渡:调型上是西部的(降调),但调值上仍保留音高较高的特色。至于去声读低降升调的地区,主要在鲁南、鲁西南。到底是读低降调的特征向南扩散还是读低降升调的特征向北扩散,有两条线索值得我们注意:一、从地理分布看,泰安以东去声读低降调的地区与去声读低降升调地区的交界处在鲁中山区的边缘:以北读低降调,以南读低降升调,因此可以认为是山势阻挡了去声读低降升调的向北扩散;而在鲁西的平原地区,去声读低降调的地区偏北,读低降调的地区一直深入到西齐片的武城一带,这应当解释为在平原地区扩散更容易发生。二、在鲁西南去声读低降升调的不少地区(如单县、菏泽、东明、梁山),存在着去声字一字两读的现象,即单念或强调的时候,读低降升调,而在语流中一般读低降调。一般认为,连读调比单字调更能保留较古老的状态。所以,这也说明这一地区的去声原先是读低降调与西齐片、东潍片一致,后来才改读低降升调的。总之,扩散的方向是由南向北。

7.来自中古精组细音的字(尖音)和来自见组细音的字(团音)有别(区分尖团),自然反映的是比不分尖团更古老的语音层次。从地理分布看,东区一般分尖团,只有靠近西区的少数地区不分;而西区多数不分尖团(只有鲁西南的部分地区分尖团)。因此,应该是由不分尖团的西区向东区扩散。而东莱片(以及相邻的东潍片的少数地区)团音字读舌面中音而不是读舌面前音,反映的是比后者更为古老的层次。即:中古音k+i→东莱片c+i→其他片+i。最古老的层次保留在僻远的胶东半岛,这也进一步说明扩散的方向是由西向东。

8.今北京话读开口呼零声母的字主要来自中古的影()、疑()母,现代山东方言中无论这些字读什么声母,都是与北京一样地影疑母合并,因此都应该是影疑母合并之后的变化。从汉语史的资料来看,反映影疑母合并后的资料最早的表现都是读零声母而不是(如《中原音韵》),因此,东莱片及其毗邻的东潍片东部读零声母应该算是较早的层次,西鲁片读、西齐片和东潍片大部读都是后起的变化。不过从地理分布情况看,还令人感觉线索有些混乱,因为,东潍片的南部山区都是读与西齐片一致的,而在平原地区零声母的读法却是西延至昌邑一带。如果按照交通不便地区更能保留古音的通常情况来判断,那反倒是的读法更古老一些。结合影疑母字在整个北方方言中的表现[11][12]来看,山东方言中读的地区与河北南部也读的冀鲁官话(如石家庄、沧州、邢台、衡水)连成一片,应该一并考虑。不过这个问题需要另外研究,这里不再讨论。影疑母洪音字读与读零声母相比只是在音节的开头略加了摩擦而已,所以与零声母的读法比较接近,应该是零声母的一种变化。读的西鲁片与省外的中原官话相连,但省外的中原官话多读零声母(如徐州、商丘、郑州),所以这应当是片内的变化。但由西齐片在东部与东潍片、西齐片以山脚为界来看,的读法还是呈由南向北扩散的态势。

9.中古曾梗摄入声洪音字韵母的三种类型中,统一读ei的或是统一读(或E)都是整齐的变化,而鲁西北地区不整齐地读成ε或ei,后者明显是由于扩散而形成的结果。不过,后者特点与毗邻的冀东南乃至与冀鲁官话保唐片、北京、东北等地相近,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不作讨论。统一读ei的特点与苏北、皖北、豫东的中原官话相同,但与其西的中原官话不同,如郑州“窄”“百”“德”等字都读ε,与“爱”“改”的韵母不同,后者读ai韵母。值得注意的是,豫东商丘方言中,“窄”“百”“德”等字白读为ei(与山东大部相同),文读为ε(与郑州相同),这说明ei的读法更为古老。因此,山东大部整齐读ei的现象也应该是比较古老的。并且,由不整齐地读ε或ei的鲁西北地区在地域上与河北相连、而且大致以黄河为界来看,这种现象大概是较晚近才由河北扩散到山东的西北地区的——19世纪中期(1855-1875)黄河才夺道大清河入海,在那之前的大清河应当不会对方言特征扩散有很强的阻隔力量。东莱片统一读(或E)与“社”“哲”等同韵母,在山东来说是独立的现象(这一特点倒是与郑州、灵宝、信阳等地的中原官话相近)。这一特点与统一读ei的特点在历史层次上孰先孰后(或者说扩散的方向),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不讨论。

10.中古宕江摄入声字的今韵母读法中,胶东半岛东端细音字读作yuo(或),与果摄、山摄和臻摄入声字韵母不同(后者读ye或ye类),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状态(直至清代早期的许多语音资料中仍保持这一状态)。全省大部混同于果摄和山、臻摄入声字的读法是后起的变化。而桓台以至鲁西北地区宕江摄入声字的多部分读与果摄、山臻摄入声字不同,则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从地域看,统一读(或o)、(或uo)、的地区自鲁西南的西鲁片而至鲁中、东潍片,这一特点也与苏北、皖北、豫东的特点一致,可以认为是由南向东北的扩散。

11.中古咸山摄开口一等字古音即为低元音,今其他声系的韵母也读a,所以,见系字读a应该是较古老的读法。从地域上看,从西齐片章丘往东读a的字逐渐增多,规律越来越整齐,明显地说明该类字不读a的特点是由西向东扩散的。

12.中古咸山深臻摄阳声韵古读鼻音尾,因此,胶东半岛东端读n韵尾更多保留古音特征,其余全省各地读作鼻化元音等是后起的变化。扩散的方向是由西向东。

13.中古蟹摄、效摄的韵基均为复合元音,蟹摄收i尾,效摄收u尾,因此,蓬莱以东地区读作复合元音是更多保留古音的特征,其余读作单元音ε、是后起的变化。扩散的方向是由西向东。

总的来看,以上各项特征的扩散方向大多是由西向东进行的,有些则是由西南向北推进。

四、从鲁沂山区方言看山东方言各区片的历史层次

从上文的分项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山东方言各区片特征的历史层次先后,这里再来重点看一下自鲁山至沂山、五莲山这一片地域相连而又面积较广的山区的方言(泰山地区属于西区西齐片,三面都受西齐片的包围,所以方言特点不太突出,这里不作重点观察)。本区北靠东潍片,南接西鲁片,西邻西齐片,在前述13项特点中,该区与其他三片的关系如下:

表2 鲁、沂、五山区与相邻其他区片的语音特点比较

鲁、沂、五山区特点 东潍片

西齐片 西鲁片

A.知庄章二分 =

≠ ≠

B.清入归上声 =

C.日母读零声母

D.次浊入归去声

E.阴平读降升调

P.去声读降调 =

G.区分尖团

≠部分相同

H.“爱”读声母 与东潍片西部相同 =

I.“窄”读ei韵母= 部分相同

J.“学”读

= 部分相同

K.“割”读a韵母 = 部分相同

L.“安”读韵母=

M.“袄”读韵母

由上可见,除了1项特征与东潍片西部相同与东部不同而外,其余各项均与东潍片全部相同;与西齐片相比,有4项不同和3项部分不同;与西鲁片相比,有7项不同和1项部分不同。也就是说,鲁、沂、五山区与东潍片关系最近,与西齐片次之,与西鲁片最远。

既然该山区与上面三个片地域上均相连接,那么,为什么关系会有厚有薄呢?前文提到,一般认为,山区的方言往往比较保守,它所具有的特征应该是较为古老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上述疏密关系应该是历史层次的不同造成的。或者说,这种关系疏密反映了各片总体特点历史层次的不同:东潍片的总体特点最为古老,西鲁片的特点最为新近,而西齐片则居于中间。像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东莱片的总体特点比东潍片还要古老,因此,现代山东方言中四个片从历史层次上说应该是(箭头左边的较为古老):

东莱片→东潍片→西齐片→西鲁片

或者回到本文的主题(扩散)上来说:东莱片的总体语音特征反映了最早的扩散,东潍片其次,西齐片又其次,西鲁片一些特点的扩散最为晚近。当然,这只是就各片的总体特点而言,至于具体的某个特征,未必全然如此。这里不再细论。

标签:;  ;  ;  ;  ;  ;  

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传播方向与历史水平_方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