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研究论文_潘国文,万里, 李志勇,,赵文宁

如何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研究论文_潘国文,万里, 李志勇,,赵文宁

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 843000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工作方案》,实现“把电网建设切实转变到‘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技术水平为目的’上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谋划电网发展,解决网架薄弱、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提高电网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县级城市;电网规划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改造,县级供电网的可靠性已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是由于目前县级电网的投资规模小,很难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在供电可靠性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电网规划工作中,应通过对完成的规划编制方案进行评估。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和方案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使规划中的电网在网络结构上更为合理。

1做好电网规划与县城规划的协调发展

规划之间不能有效衔接是当前的共性问题,电网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因规划编制的出发点、起点、区域范围、所处层面以及编审程序等差异,暴露出两个规划存在不协调的诸多问题。电网规划大多由电网企业自行编制,不能充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城镇发展趋势,缺乏科学性,与地方城镇规划建设存在较大差异;且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比,存在一定的单项性,电网规划建设虽属电力基础性设施建设,但在电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出现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更偏向于城市规划建设;信息交流不畅,各自形成自己的规划,常与政府用地冲突,导致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审批难度大。科学性不够、实施不好、规划之间不衔接等。另外,在规划间关系方面,电网企业不能主动向政府汇报规划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也简单以“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划定两个规划间关系,认为企业要服从于政府,其规划也应服从于地方规划,从而淡化了两个规划间的有机衔接。在当前县城建设和电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面对电网规划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用地和空间的矛盾,实现电网规划与县城规划两个规划的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加快电网建设、推进电网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实践,总结得出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县城规划和电网规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层级上要考虑与上级电网规划相衔接,在层面上要考虑与电源规划、特高压电网规划以及城配网规划、农网规划相衔接。两个规划之间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从大到小的层次去梳理,将规划的衔接问题提到一定的高度上进行统一规范。二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电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渠道的互通,形成两个规划间的常态沟通机制,确保规划编制时间、年限的一致,并同步进行修编与调整。三是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电网企业与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开展城乡供电专项规划和35千伏及以上电网的布局规划编制,实现城区变电站和线路精确到地理坐标点、廊道宽度和转角位置,乡村变电站和线路走廊落实到具体乡村位置,专项规划经由市(县)政府审批,与县城规划有机衔接,作为电网建设和市(县)域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2做好电网现状的分析和负荷预测工作

电网现状调查需要收集县城电网现有的电网结构情况、电源和负荷情况、图纸及其他存在的问题。主要内容:变电站基本及运行情况、输电线路长度、截面、历史负荷及电量数据、负荷特性曲线、公变和专变及其负荷情况、县城主电气接线图、地理接线图、中压配电接线图、相关文件和规程规范等。然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对电网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县城电网结构及其装备技术状况分析:是主要从电源、线路、变电站、配变、开关、功率因数及无功配置和电网结构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现状电网结构和装备上存在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县城电网供配电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电网现状进行潮流、“N-1”和短路等理论计算,得出电网现状各项指标(容载比、负载率、电压水平、功率因数等)的理论值,同时找出现状电网供电能力不足之处。三是县城电网运行的基本指标分析:主要通过对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电网运行经济性三项指标对电网进行评估。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应在经常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测算,充分研究本地区用电负荷的历史发展规律,并适当参考同类型县城的历史和发展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县城负荷预测数字应分近期、中期、远期。考虑到各种不定因素,预测数字也可以用高低两个幅度值表示,但范围不宜太大。

负荷预测需要收集下列资料: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比例、产值规划、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指数、县城的各个乡镇及城区改造和发展规划。县规划部门和各大用户的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用电发展规划。县城电力网中发电部分的有关规划。整个县城统计的历年用电数据,典型日负荷曲线及电网潮流图。重点变电所、大用户变电站和有代表性的配电所负荷记录和典型日负荷曲线。

负荷预测可以从电量预测出发,再将电量转化为县内各乡镇及城区负荷预测,或者从计算县内各乡镇及城区现有负荷密度着手进行预测,两种方法可互相校核。电量预测方法有:①产品单位耗电法;②单位产值耗电法;③用电水平法;④部门叠加法;⑤典型用户分析法;⑥回归法;⑦年平均增长率法;⑧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⑨电力弹性系数法;⑩国际比较法等。实际预测中通常采用3种及以上的预测方法.进行近期负荷预测和中长期负荷预测.最后采用空间预测法进行校核,差值满足规定要求。

3电网结构的网络布置

电网结构是指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各类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变压器和相应配电装置的连接或接线方式。电网由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电网以电压等级进行分层,合理进行分层有利于电源尽快直接供给负荷,避免多次升压,降压以及迂回供电造成的不必要损耗。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合理的电网结构必须是各级电压等级电网与电源分布、电源规模、电源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综合、完善的结构体系。

县城电网结构在规划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依托500千伏骨干电网,进一步优化220千伏高压网架、合理布局110千伏高压配网,高压配电网进一步深入县城负荷中心,提高供电容量及负荷转移能力;二是简化县城电网电压等级,逐步弱化直至取消35千伏高压配电网;三是优化中压配电网。架空网络实现“手拉手”,电缆主干网络实现环网化,合理分段。主干网架按远期规划负荷进行规划建设,划分为若干独立的供电分区,严格按运行率控制水平进行规划设计。四是完善低压配电网。配电变压器小容量、多布点,实现台变绝缘化和低压线路绝缘化,完善节能降耗措施。

4结束语

总之,在县城的电网规划中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全面提高县城电网的供电能力,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各乡镇和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二是电网基本满足“N-1”准则要求,供电半径、城农网各级电压容载比、电压质量、线损率、供电可靠性等主要指标满足规划设计导则要求;三是提高县城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中低压配网设备无油化、绝缘化和节能化率。县城的电网规划核心应以本县的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战略。

参考文献

[1] 陈章潮.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 纪雯.电力系统设计手册[M] .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3] 陈拥军,姜宪,农村电网规划与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潘国文,万里, 李志勇,,赵文宁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县城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结构研究论文_潘国文,万里, 李志勇,,赵文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