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工业的增长空间在哪里?——我国外贸工业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贸论文,工业论文,对策论文,潜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但是,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增长质量来看,仍然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效益问题、结构问题、机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即使加入了WTO,我国的工业品出口增长的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效益问题。我国的一部分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加工企业,在过去计划经济的环境中生存,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出口的价格很低,虽然有一定的出口量,但是实际上并不赚钱。有的外贸加工企业甚至连年亏损。
经济效益差虽然有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粗放式经营方式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企业和为外贸供货的生产加工企业追求的是数量扩张,目标是“出口创汇”。外贸企业只要完成出口创汇的任务,盈利或者亏损都可以不去计较。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国际市场看好的时候出口增长,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照样可以增长,其结果就是要付出牺牲效益的沉重代价。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多属于竞争激烈的低档制成品,销售渠道一般都控制在外商手中,外商把产品的价格压得很低,是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
2.产品结构问题。在我国的工业品出口中,长期存在着产品结构低级化的问题。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虽然符合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但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也比较低。譬如家电产品,我国是小家电生产大国,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大家电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相当高,但在出口方面,大家电的出口量并不算大,1994年我国家电出口额47.84亿美元,其中冰箱的出口额仅为0.42亿美元,洗衣机的出口额仅为0.28亿美元,两项之和仅占家电出口总额的1.46%。而家电中出口量最大的则是电风扇。我国的电风扇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其出口量比世界各国出口量的总和还多。但是,这种产品的技术只是一般的机电技术,产品的附加值是比较低的。1995年我国出口电风扇9491万台,出口额为75585万美元,平均每台价值不足8美元,而附加值平均每台不足1美元。我国的针织服装也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平均单价只有1.59美元。
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档次太低,同国际市场的价格差异明显过大。1995年,我国出口的机床平均价格为每台109美元,而同年进口的机床价格为每台16391美元,进口机床是出口机床价格的150倍以上。虽然同样是工业制成品,我们输出产成品中只有很少的技术价值;然而在进口的产品中,由于主要是国内急需的高精密度数控机床,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价格高居不下。因此,虽然同是工业制成品,同五、六十年代的大豆换设备相比,进步可以说并不明显。
出口产品结构中缺乏名牌产品。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档次的大路货,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是地摊上的产品。产品包装差,给消费者的印象差,卖价低。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基本上没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而我国不少生产厂家为外商加工的大量电子产品和服装制品,就是因为加上了外国的名牌商标,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可以翻几番。
3.机制问题。我国有外贸自主权的企业有一万多家,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渠道,对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反应迟钝,在出口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方面,过分依赖国家的政策保护。1996年上半年,由于政府出口退税的下调,和银行退税款的拖欠,造成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陷入严重困难的局面。由于国有企业的外贸出口仅限于一般贸易项目,结果1996年1~6月,一般贸易的出口只有264亿美元,比1995年同期下降28.2%。下降幅度大使得国有外贸企业遭受了巨大冲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同期的出口达到2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8%,除了优惠政策之外,不能不看到,在经营机制上外商投资企业确实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如何尽快转变经营机制,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贸易方式问题。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大,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5.6%上升到1996年52%,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就电子产品而言,1994年出口的电子产品中,属于加工贸易的占85%。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发挥它的连带效应,即对相关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本、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加工贸易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台阶。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有效地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创造附加价值,赚取外汇,装备本国工业,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促进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换代的主要途径。但是,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贸易方式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似乎非常有限。由于我国具有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中具有比较优势,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在加工贸易中,中方的收益主要是加工费,这实际上等于是变相的劳务输出。同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与实际收益相差甚远,出口商品与国内行业的相关度很低。因此加工贸易比重较高时,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实际带动作用,要比对外贸易依存度所显示的程度低得多。
毋庸讳言,发展加工贸易对于拓宽国际市场,有效利用两种资源,扩大就业,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确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加工贸易也确实存在一些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因素,由于加工环节较少、深度不够,中国投入品基本依靠进口,对相关产业,特别是上游工业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这一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加工贸易将会成为飘萍一样的无根工业。因此,应着力解决加工贸易中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问题。
二、发展的潜力与前景
应该说,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有着相当的潜在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前提条件是要实现根本性的战略转变。也就是要实现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实现外贸出口的集约化增长。
1.我国的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固有的优势是成本和价格,这一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可能还能保持一定时期,但时间不会太长。我们所具有的只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原材料方面实际上已经和国际市场基本接近。即使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由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它们的劳动力等经济资源也有廉价的优势,在这方面,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同发展中国家已经非常接近。只是从总体上讲,由于我国的整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生产还可以转移到内地来,特别是可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把中西部地区作为生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主要基地。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潜力,是保持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基本条件。
2.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未来我国外贸的最大增长空间。在我国工业品的出口中,加工深度低,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低,是业内人士所公认的。但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这正好为我国工业品的出口,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我国机电产品的生产技术来看,我们已经有了足以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档次的能力。通过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深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就可以大大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价值。这方面,我们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已经有着十几年为外商加工订货的生产基础,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力已经超过2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是技术骨干。应该说,从生产技术上我们完全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标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大都是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加工贸易之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出口导向的战略转变的。我们应该在未来的5年内,抓住有利时机,否则我国的工业品出口就很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萎缩。
3.在包装、营销网络和品牌塑造等很多方面可以挖掘工业品出口潜力。首先是产品的包装。我国有不少产品的质量并不差,但因为包装太次,降低了产品的规格和档次。在包装方面,一要规范,使得产品便于储藏和搬运,便于陈列和展示,还有就是要使产品便于检索。我们有些出口产品因为没有条形码,上不了外国市场的货架,有的即使上去了也检索不出来。二要美化,使得产品通过包装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其次是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的建立。这也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我国的工业品出口而言,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增长远没有生产能力的增长为快。许多工业品,尤其是附加值高的工业品,还主要依赖于外国企业的营销渠道。建立海外市场营销网络,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人才的培养、广告宣传、设立营销点和售后服务点等等。但是,只要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开拓国际市场业务,这笔费用迟早要花。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的建立势在必行,这是提高国产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质量的必要举措。
第三是名牌的塑造。世界市场的竞争早已进入品牌的竞争,名牌是跨国公司进军各国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我国至今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树得起来的名牌,这是我们的工业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如果中国的出口产品全部用中国自己的牌子,在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出口总额也能增加30%。但是,树起一个世界级的名牌,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甚至要比建立一个世界级的营销网络还要难许多倍。
4.实现规模经济是中国工业品出口潜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规模经济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价格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在建立世界营销网络和创立世界名牌方面发挥优势。可口可乐在全世界的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销售网络密布全球;IBM的年销售额达600多亿美元;韩国的三星集团也达到500亿美元,1995年仅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值就达59亿美元。跨国公司正是依靠经济实力和较大的规模,才建立了完备的国际营销网络和驰名世界的强势品牌,反过来,有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和世界名牌,使之更能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我国的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缺乏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如果我国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出口为主的工业企业能够逐步实现规模经济,同国内的相关企业实现专业化协作和联合,共同组建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共同创立在国际市场上立得住、有影响的品牌,我国工业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三、需要采取的对策
要充分挖掘我国外贸出口的潜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工业品出口增长空间,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国家实行17%的增值税全部退还出口企业的政策,鼓励企业为国家出口创汇。1996年退税率由17%下降为14%,企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降低退税率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不能实行出口产品的价格补贴的情况下,通过出口退税是有效促进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拖欠出口企业的退税现象,致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甚至造成生产停顿,出口产品不能及时交货,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和正常经营。1996年上半年我国的出口额突然呈现下降趋势,其直接原因就是出口退税的拖欠。在具体政策上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的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
实现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集约化增长,要有具体的倾斜政策,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国家要通过具体的财政和金融政策,鼓励那些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投入较低、附加值较高的出口产品。特别是那些国际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国家应在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方面给予优先扶植。
创名牌是增强国产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名牌之间的竞争,拥有名牌,可以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常胜不衰。发达国家的产品占领我国市场,主要就是依靠有国际竞争力的牌子。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多,名牌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直接出口的工业企业,还是外贸企业,都应该努力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每个行业、每种产品上都有一、两个叫得响的牌子,能够同世界名牌同场竞技的牌子。这是我们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并能立于不败之地的“王牌”。在这方面,韩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韩国的几个大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花大力气抓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规模经营和国际市场营销,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创出了三星、金星、现代、大宇等堪与美、日大国相抗衡的世界名牌,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咄咄逼人之势。由此可见,创名牌虽然是企业的事情,但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强化规模经营是实现出口集约增长,提高出口产品竞争能力的另一条重要措施。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分散、出口经营分散的现象,如不加快改变这种格局,我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不能迅速提高,甚至现有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渐丧失。从工业品国际市场的竞争来看,必须是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份额大、企业信誉高的名牌产品,才真正具有长盛不衰的市场竞争力。而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提升、技术含量的提高、成本和价格的降低、品牌知名度的扩大,都是要由一定的企业规模做基础和后盾。1994年,美国IBM公司的销售收入为635亿美元。广告投入的集约效果也与企业的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般竞争比较激烈的工业制成品产业,广告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在3~5%的水平。没有规模的企业,广告的投入就非常有限,而美国的宝洁(P&G)公司,一般的广告投入就十几个亿美元,这是我们的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都是规模在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没有像样的规模就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的一级竞争。战后的日本曾经模拟西方国家实行反垄断,保护竞争的法则,结果证明是失败的,因为欧美国家已经形成规模很大的跨国公司,如果自己达不到同等的规模,就很难在世界市场上同西方竞争,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调整以后,在六、七十年代形成了一批大型的公司,终于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同西方同台竞技了。韩国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若干有竞争实力的大型公司。如今的世界500强之中,有不少是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我们至今还没有一个工业企业能够进入世界500强,这同我们作为世界十大贸易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强化规模经营就需要政府有比较合适的产业组织政策。国家要有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兼并联合,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以名牌企业为纽带,实现专业化经营和多样化经营相结合,铸造能够出击世界商海的中国名牌“巡洋舰”。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企业的强强联合,鼓励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配套协作,使产业内部的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从体制和政策上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格局。这就需要把具体的改革、改造和改组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在转换机制、改造技术的同时,通过改组努力实现规模经济。
此外,在出口经营方面,工贸结合实际上是以合理分工为前提的。自从工业企业有了外贸出口的经营自主权以后,我国出口的分散经营化局面令人堪忧。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确实应该有自己的出口渠道和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这是实现大企业跨国经营所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措施。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在没有任何出口渠道和营销网络的情况下,也搞自营出口,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没有真正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不少专门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因失去国内的货源而导致经营额下降,连年亏损,有的外贸企业甚至在国内自己筹款建立生产基地。工贸双方的相互延伸加剧了竞争,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进入90年代以来,工贸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竞争,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和产业组织整合。工业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包装,外贸企业努力建设营销网络,规范服务,共同创造有竞争实力的中国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