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31)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确保国有企业发展方向不偏离,使命担当不改变的根本保障。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水平跟不上企业转型升级、改革发展步伐的矛盾已经凸显,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助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质量;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次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新思想,反映了党的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新进展,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从十八大提出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变为“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这是十九大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新概念、新表述,新标准。强化质量兴党意识,坚持抓质量建党、质量强党,以强党引领强国。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数量型、规模型、数据指标型和种种形式,而是从党建工作的质量方面做严、做实、做细、做好,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和本质,也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与发展方向。
关于对国企党建工作质量的认识,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外部环境,从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来认识,就是推动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二是内部因素,从国有企业党建的微观环境来认识,就是长期存在的党建“形式主义”,党建质量不高,效益不高。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意味着要一定程度上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的追求,而更看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显然,发展的高质量与党的建设的高质量,是一致的,同步的,甚至是相辅相成的。要抓严抓实党建工作,就必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比翼齐飞”。
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国企高层,自上而下对国企党建工作都高度重视起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党建要深入,要真正融入生产经营方方面面,实现同频共振,共同高质量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深入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部分国有企业抓党建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重形式、轻实质,花架子多,干货少,这是忽视党建的质量。二是重单抓、轻结合,党建、业务互不相干,这种“两张皮”现象是长期存在的痼疾。三是重硬件、轻软件,硬件“高大上”,软件跟不上,影响党建质量的提高。四是重上层、轻下层,上层九分部署、下层一分落实,头重脚轻,党建的基础不牢。五是重行动、轻结果,只懂埋头苦干,不懂抬头看路,导致党建动机效果脱离。六是重老路、轻创新,形式载体跟不上新时代发展步伐,党建生气不足。
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但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近年来,国有企业都能够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精神,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但是国有企业大多数的党务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基本上靠传、帮、带,零零星星地向书本学,向前辈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党务工作学习培训,整体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各大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但唯独没有培养党建专业人才,据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高等院校专门设置党建学科。长期以来,教师、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等从业人员都是从高等院校相应专业毕业来的,而党务工作者没有一个从党建专业毕业的,只能从其他专业改行而来,当今,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感到具备专业党建知识的人才难找,正因为党建方面人才的匮乏,导致了许多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影响了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是形式上重视,但思想上忽视,甚至是排斥,这是最深层次的原因。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承重梁,在推动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覆盖,行政一把手兼任党支部书记,但很多基层单位的行政一把手认为这只是多了一个书记头衔,工作上还是唯生产经营业绩至上,从思想深处并不重视党建工作,认为生产经营才是企业的硬杠杠,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党建工作只是依附于生产经营而存在的,这种错误认识是没有理解国有企业根本属性的鲜明体现,国企,国企,姓国名企,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企业,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党组织通过选拔或引进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最终任免决定权分别掌握在企业党组织和企业上级党组织手上,党的干部不重视党建工作,没有履行好党内职务职责,那是严重失职,党组织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失职的干部进行处理。
三是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炒旧饭,不敢突破旧框框,这是担当意识方面原因。近年来,附着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的出台,以及全国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开始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干、创新干,生怕违反这个规定触犯那个条例,只满足落实上级规定,贯彻上级指示,上级没有明确规定的坚决不动,上级没有明确要求的坚决不碰。这是不敢担当、不敢作为的表现,这种做法严重削弱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力,抑制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容易造成党组织涣散,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降。
要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在高等院校设置党建学科,培养党建专业人才。党中央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为高等院校设立党建学科提供了现实需求。高等院校设立党建学科,必将成为党建人才培养基地和党建研究高端智库,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专业后备人才和强有力生力军,更能有效地服务党的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当然也必将为国有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党建专业人才,提升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设置党建学科的高等院校要打造本领过硬的党建学科师资力量。可从中央党建研究机构或地方党委政策研究机构聘请党建方面人才担当教员,夯实师资队伍党建理论基础。并从中央或地方遴选长期从事党建工作,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并取得出色党建成果的优秀党建人才担当教员,丰富师资队伍党建实战经验,努力打造一支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党建师资队伍,为高级院校培养优秀党建人才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的培训轮训。从党员个人层面来讲,国有企业党员都是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这对于普通党员来讲可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很多党员在履行交纳党费义务的同时,也想得到接受正规党建培训教育的机会,很多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更想通过多参加系统、专业的党建业务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当然,《党章》也明确规定,共产党员都有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从国有企业层面来讲,加强党建教育和业务培训,既可以提高党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也利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谓一箭双雕。但从许多国有企业的具体做法来看,投入党建培训的经费普遍偏少,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能够享受党建教育,努力改变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机会多,而普通党员培训机会少,甚至没有机会的现状。
三是建立完善针对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抓党建工作的考评机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建立一套突出业绩、公平公正、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真正让能者多得,庸者少得,并在选人用人上,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机制,让干得好、干得出色的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有机会,有平台,让不想干,干不好的党员干部退出领导岗位。这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的难点,但应该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完善。
四是与日俱进地创新载体形式和内容,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在遵循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建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的基础上,注重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如场所、经费、人才、网络、信息平台等资源,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深化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切实增强党组织活动吸引力,促进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可探索推进“党建+法人治理、党建+战略、党建+改革、党建+创新、党建+管理、党建+文化”等模式创新,推动党建主动融入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改革发展,形成党建新动能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五是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党组织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力度。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丰富他们的实战经验,为更好地指导国有企业党组织抓好党建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随机督导、随机调研,督促指导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在国资系统内部组织各企业党组织进行交流检查,帮助国有企业党组织找准差距,相互学习借鉴,以强带弱互帮互助,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到国内党建先进标杆单位学习取经,以他山之石来攻我山之玉,逐步培育国资系统内部的党建标杆企业,形成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在系统内部推广。同时用好考核“指挥棒”,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与企业负责人薪酬、企业工资总额挂钩,奖优罚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全面过硬,提档升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黄汉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党建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党组织论文; 这是论文; 质量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