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几点体会论文_盛骅

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几点体会论文_盛骅

盛骅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静脉输液配制中心 213000)

【摘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工作体会,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特点,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穿刺方法,阐述了穿刺过程中的操作手法和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49-02

小儿静脉穿刺与成人静脉穿刺相比,有其特殊规律。小儿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度因人而异,加上有些小儿不合作等,都会给操作带来困难,因此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谈体会。

1.了解静脉的解剖特点

了解小儿静脉的组织解剖和穿刺的关系和深浅度,同时建立必胜的信心是穿刺是否成功的关键。临床穿刺常选用的静脉有:

1.1 发际前正中的额静脉,皮下深度为1~1.5mm,其下是筋膜和额骨,额骨上有一凹陷,静脉位于凹陷内。此血管直径较大,周围组织较密集,易固定,易于穿刺成功。但选用该静脉时,如向前穿刺,虽针头固定在血管腔内,还是有80%以上的患儿在输液4~6小时时,局部发生水肿。此现象的发生原因,是由于该静脉虽直径较粗,但其延伸到眉间部,则变成又细又多的小静脉围绕双眼向心回流,使液体的回流速度减慢,逐渐淤积,继而渗出到组织中,故易形成水肿。如采用向后穿刺,液体则进入颞浅静脉总支而不易发生水肿[1]。

1.2 眼眶上方额角处的颞浅静脉小分支,皮下深度为0.5~1.5mm,静脉周围组织较密集,脂肪层极薄,血管虽细,但浅显易固定,易穿刺成功,且液体不易外渗。

1.3 耳上和耳后发际内的颞浅静脉,位于真皮下,脂肪层上,皮下深度2mm左右,外观可见血管浅且直径较粗,但其周围组织较疏松,血管下有2~3mm的脂肪层及疏松的结缔组织,不易掌握深浅度,易给进针造成一定的错觉。故穿刺时一定要绷紧局部皮肤,使血管固定并正确估计深浅度,方可能成功。

此外,对静脉显露不明显的小儿,应全面仔细检查和选择血管。常采用按摩,热敷,拍击等方法,使静脉得以暴露。对于水肿患儿可以采取压迫法;对于肥胖小儿可以食指尖触摸法;选择肘静脉穿刺时,可触及有弹性的条索,顺条索穿刺可成功;头皮静脉不显露的患儿,可拍打其臀部,致其哭闹,可使血管得到充盈,使穿刺易于成功。

对重度脱水或不能进食而多次补液的患儿,常用的向心血管不能再用时,可改变方向穿刺。因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有无数分支交叉,无论向哪个方向穿刺,只要进入血管内,液体都能顺利滴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穿刺法

一般都采用快速进针法,进针时绷紧皮肤且动作要轻柔,刺入皮肤后再进血管,见回血后即平行进针。如不见回血切不可快速退针,应边退边抽回血,以免穿透静脉引起血肿,待有回血并估计针尖斜面在血管内时,方放平针体,慢慢向前送进2mm左右,一般可获得成功。如只退针不抽回血则易形成局部血肿[2]。穿刺时注意以下几点:

2.1 作颞静脉,颞浅静脉及手.足背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为20~30。,较深的肘静脉及发际内的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进针角度应为30~40。。

2.2 因血管壁有弹性,所以当肉眼观察头皮针直径大于血管直径0.5~1mm时,只要方向对,也能成功。

2.3 穿刺颞浅静脉时,需绷紧皮肤,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再将针头稍抬起。如有穿破血管壁的感觉时,可顺血管方向平行进针,深度限于1~1.5mm。

2.4 穿刺发际内的血管时,应先剃去穿刺部位的头发.由于头皮较一般皮肤厚,进针时发涩,应注意进针稍深一点.

2.5 在患儿血管不显露的情况下,我们可采用手摸法,因食指尖的触摸神经敏感度较高,所以均用食指触摸。(1)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沿凹陷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有弹性及空感的一条血管。在确定血管方向后,即可进行穿刺;(2)挤捏法:对三岁以下肥胖的小儿若摸不到额静脉处的凹陷,可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在额静脉位置两旁3~4cm处向内轻轻挤捏,则会出现一条隆起,这就是血管所在的位置,再以食指摸之,顺隆起平行进针,易穿刺成功;(3)横滚摸法:当手背血管不清晰时,可系紧止血带,再按解剖部位顺血管方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横着滚摸,可摸到一条象软像皮管一样的血管,即可穿刺。

2.6 常选用的头皮针为4.5号,5号,5.5号,6号,可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血管的粗细及病情的需要,挑选合适的针头。使用前需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通畅,有无钩曲,针尖与皮条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水等。

2.7 一般在操作过程中,可有三种感觉:(1)穿皮感,针尖进入皮肤时,由于穿过真皮层,可有一种穿透皮肤的感觉;(2)破膜感,针尖穿透血管壁时,有一种象是穿透窗纸的感觉;(3)空感,针尖进入血管腔内后,无阻挡,有空感。

3.操作注意点及其它

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血管,一般从远心端开始选用,由远到近,以备连续使用。为患儿施行急救,经静脉给药前应先抽回血,如无回血或回血不畅时,不能给药。若疑有渗出,局部虽无肿胀现象,但触及局部皮肤较正常皮肤弹性差且发凉时,也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血管,以免发生组织坏死[3]。

因液体外渗引起的局部肿胀可分为轻,中,重三度:(1).轻度:注射后血管周围有直径2cm左右肿胀,如为一般液体,可不必处理,待输液结束后1~2日内,肿胀可自然消退。如怀疑化疗渗入皮下,应进行特殊处理,如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物理疗法等;(2)中度:注射后血管周围出现直径3cm左右肿胀,如眉间,鼻梁部也有明显水肿,但不红,不必做任何处理,待输液结束后2~3日内水肿可自然消退;(3)重度:局部肿胀直径超过3cm,穿刺血管局部皮肤发红时,应停止输液,如仍需继续补液者,可另选其它部位的血管,局部可不做特殊处理,用75%酒精棉球清洁局部,防止污染,勿擦伤,一般3~4日即可自然消退。总之,皮下渗液的预后与渗液的性质及处理是否恰当有关。

【参考文献】

[1] 万霞.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解剖学特点进行穿刺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3(18):123.

[2] 王祝群.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7(27):446.

[3] 张庚娣.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2):153.

论文作者:盛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几点体会论文_盛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