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科技进步论文,农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的竞争,不仅是资源、产品、市场、资本的竞争,而且最终表现为人才与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我国有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还有8500万人是文盲,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差、观念陈旧,传统观念牢固地束缚着人们,在生产方式上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生产成本高,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依赖于自然、政策等因素存在。农村经济虽经产业结构调整,但仍是粮猪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而,目前的中国农业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弱势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依靠资源和政策而脱贫,然而,致富必须依靠科技和政策。要利用科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把农民从“传统农业”、“资源农业”中解放出来,转向“高效农业”;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创汇农业”。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弱势农业转向强势产业的根本途径。
一、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
1.观念上人们对农村成人教育存有偏见,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就是“扫盲”。扫盲是“数字游戏”,他们忘记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使近3亿文盲、半文盲实现脱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使我国文盲率由49年的80%降到现在的1%以内。同时发展和完善了农民教育、职工教育、继续教育,形成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体系。
2.各级领导重“普”轻“成”。认为:普教抓高考升学率,可排名次、争位子,多拿票子,农村成人教育难以见到实效。现在哪怕是再贫困的西部,他们也不惜花巨资奖励高考升学者和功臣们。他们忽视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大多升学者学成后根本不回故乡,而去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留在本地的建设者们主要是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及低素质的劳动者。因此笔者呼吁:各级政府领导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念,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3.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未到位,机构难以运转,事业不能发展。按有关政策规定“农村教育费附加的10%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长期不到位,使农村成人教育成为“无米之炊”。
4.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老、少、偏、差、散”,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二、深刻认识农村成人教育的必要性
1.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体制,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后,农村成人教育已由扫盲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个“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有丰富的内容,包括人们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加入WTO后农业的机遇与挑战,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农业的产业化,也无法参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
2.农村成人教育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增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人是活的资源,尤其我国70%以上的人群是农民,只要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生产力。过去农民进城打工干的都是“苦、脏、累”的活。中国加入WTO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打工不光靠体力,而要靠技术、知识和智慧。这就需要农民不仅要学农,而且要学工、学商,学习法律知识,公共关系等。在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后,对农民要进行职业技术、职业道德的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建设。
3.农村成人教育是农业科技成果转为生产力的桥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大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最接近农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和成果。在乡级农技机构为“创收”而奔波的时候,农村成人教育就历史地担起了这个任务。农村成人教育要结合“星火计划”搞好科技成果推广,切实做好教育为“三农”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宣传员,推进农业科技革命。
4.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我国农业状况目前主要是小规模生产模式、生产资源简单、生产工具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的成本高,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比国外同类农产品价格要高出10-30%,有的高达70%。根据这一严酷的现实,我们要技、物结合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适用技能;要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取代传统的生产工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5.脱贫的农民需要农村成人教育。传统的农民都是为改变生存环境而奔波,实现了温饱的农民,深知要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必须要有知识和技能。现在农民已经把教育作为他们的投资重点,不但希望子女成才,也希望自己成为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非学历教育来满足农民的消费。
6.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农村成人教育要通过科普宣传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新风;通过法制知识的学习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做到自觉守法、护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交流过程中矫正、提高自己,以教研促工作。
农村成人教育困难多多,但只要地方领导重视,政策落实,措施得力,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