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洪朕,李浩帆

电网企业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洪朕,李浩帆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这些年,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基础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供电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如何保障供电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电网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但是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电网企业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网企业;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获得快速发展,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为保障我国基础工程用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电力系统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使得保障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面临着巨大的难题,信息运维诊断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很大程度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电网信息系统运维故障诊断系统的监管模式

信息运维的本质就是对于电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外部干扰,采用运维监管的处理措施来保障电力系统地稳定运行。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运维监管模式,分别是事前监控、事中分析、事后审计,在这三种运行模式中,能够实现将安全审计、网络管理与系统管理相结合的面向业务的 IT 管理方法,然后将分网络、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综合系统,这样就能够达到集成管理的母的。因此信息运维故障诊断系统就是根据电网的实际需求来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运营模式。

1.1事前监控

在“事前监控”模式的功能主要是是对电力系统的一些重要系统技术有效的监管,主要涉及的有业务系统、容灾系统,同时还需要对于一些重要的服务和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控。在业务系统的监控中主要通过分析系统的一个运行指标来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这些指标主要包括了无响应率、连续峰值、断点率以及时延均值,通过分析上述参数就可以全面评估业务系统运行的状态,从而判断业务系统是否发生故障。而容灾系统可以实现容灾信息与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能够对生产端和容灾端的错误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一旦发现系统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共享的数据进行自动恢复,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服务和设备运行的主要功能是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类 IT 资源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获取网络中应用服务器的内存负载率、数据库的连接数等信息来判断信息系统的异常状态,从而及时做出响应。

1.2事中分析

“事中分析”模式的主要功能就是针对电力系统各种突发的故障和干扰做出响应的报警方式。主要包括了模型构建、事件处理、报警等级划分及信息发布等过程,是构成了信息运维故障诊断系统的基础。首先,事中分析模式需要根据事前监控模式分析得到的结构,来有针对性的构建预处理模型,在宏观上要能够确定故障的种类以及类别,同时在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考虑在内,在建模的过程中要突出主要矛盾,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从而保障模型。然后,可以在模型之后将专家知识库、可信故障集和快速排序算法引进事中分析的过程中,从而实现不同等级报警的划分。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构将报警信息进行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模式在整个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网络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日志数据,这些数据详细记录着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事后审计模式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这些数据为基础进行的。但是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日志信息大多数没有相关性,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如何将这些日志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事后审计环节的最重要工作。工作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开展的,第一,事后审计模式主要以业务为基础来进行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统计和报表分析,同时要基于业务视图的基础之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逐步回归选元法的方法作为联机算法来计算业务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采用基于 EDL 语言的事件流分析方法,使运维人员能够合理建立从 IT 资源到业务的、跨层次的任何事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2.提高企业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应用的几点建议

2.1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应用需要更完善的机制和系统来支持它。作为电力公司,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输电网络维护和输电网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强化经营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满足电力客户的需求。具体来说,要把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有效应用在实际的供电系统,随时根据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信息运维故障诊断系统来有效控制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加强监控他们的运行状态。在通过对获得的状况运行的数据之后,系统要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其风险的评估,并根据风险相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另外,在输电网运行中应引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来保证输电网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例如,可以把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可以结合到输电网络操作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减少电力操作对人力的依赖,大大减少人力投资和资金成本的投入,同时还可以更好,更准确地保证输电网的运行,提供更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广大消费者保持稳定、可靠的电力服务。

2.2加大配网调控自动化建设

采用统一的监控体系,及时规范监控信息。不断升级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运行维护,及时排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积极整合有效资源,实现分销网络监管业务自动化建设的飞跃,同时提高城市配输电线路线路的基本数据。目前,城市配输电线路对配输电线路运行的控制措施不足。基本不具备馈线、输电变压器等控制设备的故障诊断条件。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建议加快城市配输电线路自动化的建立和建设。假设配输电线路自动化是有效的。实施后,线路故障的隔离运行时间将大大缩短,用户的电源将尽快恢复,质量服务将大大提高。

3.结语

简而言之,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对于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将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应用于供电系统。

参考文献:

[1]兰华,孙传蒙,王韵然,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分布式输电网故障诊断[J]. 电测与仪表,2012,49(11):1 -5.

[2]刘道兵,顾雪平,李海鹏.基于 IEC 61850 的电网故障诊断完全解析化建模[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0):94 -100.

[3]高湛军,陈青,程婷婷,等.应用于电网故障诊断的统一信息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9):49 -52.

论文作者:刘洪朕,李浩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电网企业信息运维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洪朕,李浩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