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经济发展的坦途(下)——对中国经济改革短期和长远策略的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坦途论文,中国经济论文,长远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看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长远的经济策略
上面所讲的主要涉及短期的经济策略,以解决当前中国所面对的问题,而要使中国于二十一世纪波涛澎湃的经济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却还有一些原则性和策略性的问题,须谨慎处理。
知识与资讯是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基石,即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优劣与胜负,主要决定于相对下人才多寡及其质素,而人才多寡与质素,与国家本身的教育制度,关系至大。若进一步说,教育的质素决定二十一世纪列强的优胜劣败,亦不为过。
要争取知识与资讯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知识、资讯与通讯三方面,特别以电脑为中心的基本建设,实是首要之务。无论是基本研究、应用研究、生产或推销,例如产品设计、分析市场趋向、分析消费者品味和特征等,一个先进有力的资讯基本建设,必定是未来竞争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除了知识、资讯和通讯这三方面的基本建设外,其他的基本建设,如运输系统等,亦是中国政府应该大力推动的。
以长线发展的角度看,实有必要检讨和处理经济公义这个问题。原因之一是,这个问题涉及市场及政府的角色,另外的原因是,这个问题有其深远的社会影响,涉及经济以外的社会元素。经济公义这个概念,本身有其相对性。纯以市场体系与计划体系之间作比较,市场体系的经济公义较计划体系为优,这是无可置疑的。市场体系之所以有公义性,是因为参与者,基本上有充分机会及能够有效地运用本身的资源,而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往往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经济公义这个概念,不容易恰当地被理解和处理,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公义,涉及经济分配问题,而分配问题往往被认为是把财富从富者手中转移到贫者手中,难怪经济公义往往被视为经济效率的敌对者。可是,这个设想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以长线而言,控制最多财富的一群,不见得一定是最有经济效率的一群。反之,在一个资源分配稍为平均的社会,只有假以时日、假以机会、假以条件,自然富者辈出。所以经济公义,应该被理解为如何使社会上最多人,掌握最大的机会来参与财富的创造,并使后来者的致富机会不致被先进者垄断和控制,同时使市场永远有空隙容纳新入行者,令控制资本的一群,无法永远占有绝对的优势,而扼杀了后来者一展所长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在协助后进者的同时,亦不能不照顾先进者过往辛苦挣来的利益和地位,因为盲目地或没有原则性地强行分配社会资源或生产总值的后果,必会导致政府政策朝令夕改,严重地影响现存生产者的信心与投资意欲,这亦是经济公义问题复杂之处。
寻求经济公义的路途崎岖险阻,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家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尚有待更深入研究。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大致上都接受的方案可以包括:(1)尽量保障市场体系的开放程度,不时检讨垄断情况及现存反垄断法例;(2)建立一个能照顾真正需要者的社会安全网;(3)利用税制中例如累进制等条款,减少大企业因为经济规模带来的巨大利益等等。
但作为抛砖引玉的手段及就教于其他学者,我希望补充数点。其一,当局可以考虑设立公众创业基金,优惠那些意欲投资创业,但财力不逮的人士。此种创业基金,只限于(甲)规模较小的企业;(乙)初生的企业;(丙)有创意的企业;(丁)市场不大开放或接近封闭的局面。目的除了希望培育未来的企业家外,还希望保持市场的开放性。其二,大量投资高质教育,尤其是人人可即的教育。在这方面,当局应特别处理如何把教育质素平均化的问题。可是,从西方社会的教育经验看来,表面上的就学平等机会,并不一定表示教育质素能做到平均化。一般的教育制度,只着重向政府争取最大的资助,而忽略其本身的质素和生产力。既要提高教育质素,同时又要把其平均化,是当前教育界最大的挑战。
其三,现行西方的商业制度是,企业的产权纯属股东所有,其股份的分配与股东的投资额成正比。这种以资金投入额作为股份分配比例的制度,亦是“资本主义”这名称的由来。这种制度可嘉许的地方很多,配以市场体系,虽有流弊,但自我改善的空间很大,特别是它催生一个管理阶层,而这个管理阶层,因为控制了企业操作的资讯,无形中成为这些企业的无冕君王,与企业股东分庭抗礼、平分春色,而渐趋成熟的资本主义亦蜕变成为一种“管理主义”;人力资源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大放异彩,亦是由于专业管理阶层努力扩张所致。此种变化,对经济公义的影响至大,分配问题由资金与劳动力两者之间的掠夺,变成股东、专业管理阶层与工人三角对峙的关系,而控制企业操作的资讯,更成为控制分配最有效的工具。这种变化,引起的后果虽然比起资金与劳动力直接冲突时代,较为接近一个理想的经济公义社会,但距离真正的经济公义,仍有一大段距离。传统上控制大局的股东及其资金,因为企业规模膨胀,加上管理部门的专业化,再不能掌握或及时掌握企业的资讯。反之,管理阶层,特别是高层的决策者,藉着可以控制资讯的特殊地位,容易榨取极高的报酬。当然股东有权辞退他们不满意的管理决策阶层,但在很多情形下,因为资讯不足、机会成本太高、股东之间的意见纷纭等原因,致令股东不容易立刻改变决策阶层的地位,或无风浪地辞退掌权的总裁或经理人。不过两者之间势力有所平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三者之中,情况最恶劣的阶层是以出卖劳动力为主的工人,即是没有专业知识与技术低下的工人。一方面他们最容易成为工业转型向高科技发展的牺牲品,另一方面,他们在企业内所能接触的资讯,几乎是无足轻重的,所以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尤其是当经济社会迈进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的时代,这一个阶层和这一辈的劳动者,更会变成无所依凭、很可能成为失业大军的主力,从而转变成经济进步的反动力。
经济公义的深层意义,一方面是如何把劳动阶层过渡到成为管理阶层,或最低限度成为掌握高生产技术的‘知识’工人,另一方面,是保持股东与管理阶层之间利益的平衡。前者明显涉及整体教育的质素和结构,特别是延续教育的重要性。后者方面,则有几个方案可以考虑。一方面是增加一间公司或企业的透明度,使股东能够及时和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运作及财政状况,以减少管理阶层双手遮天的可能性。这种透明度的增加对小股东更加重要,但增加企业透明度的另一后果,例如加强报告业绩的次数及详情,却往往会使有远见的管理人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因而不敢参与或计划长线投资。
由于企业结构上的特征,企业内高层管理人对资讯的控制实在无可避免。这亦可解释为何企业内最高管理阶层的薪酬,与低下阶层的薪酬往往完全不成比例现象。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内部职员的薪酬分别必定越大,当然,这与高层管理人员的质素及技能有一定的关系,亦反映市场对人才供求调节的结果。但从资讯的角度看来,这些薪酬的差别,未始不与资讯垄断无关。若纯以经济公义为出发点,则大企业对经济公义有害无益,亦昭然若揭,这亦可以说明,为何我主张对大规模企业抽取额外税项,以减低它们在经济体系里的势力的原因。
由于资讯的不完全畅通,导致某些市场容易被闭塞和垄断,若单靠这种市场培养大批创业者,真是谈何容易。另一方面,又由于现代资本渐趋密集,由经理人摇身一变成为创业者,更难上加难。一个可考虑的建议是,在现存的市场经济体系的企业制度内,加入另一类别的企业。此类企业的特色是,创业者(亦即是注入资金者),需要于某一定时间内,将其控股权渐渐移交(卖给)企业内的管理阶层及劳动者。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把雇员变成企业的股东,以刺激管理人士及其工作人员的士气,提高其群体合作性,发挥其同舟共济的精神。为诱使资本家自愿组织此类企业,可提供特殊优惠条件,如低息、低税、有申请政府创业基金的资格等,甚至在初阶中,国家可考虑注入一部分股本,以便将来转让予其管理阶层及工人。
这建议最大的坏处是对一般的企业略不公平,但如果从经济公义的角度看来,这种‘积极性’的‘不公平’,正是改善市场经济在资源控制方面这个基本问题。这个方案使这类企业内的工作者,知道如果尽力工作,符合配股条件,便最终可享有企业的部分产权,不至到了退休后,一生心血,尽付东流;而肯投资这些特殊企业的股东,虽然将会分薄了股权,可是其企业一方面可享有特殊优惠,另一方面亦会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即企业同人,上下一心,全心以赴,所得到的成果,可能比独占股权的得益为多。从宏观的角度看来,亦因为这些特殊企业的出现,可以把竞争及生产力带至一个较高的层次,使本来没有机会创业的人,变成创业家,把社会潜在的人力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有很多技术性问题尚待处理,但相信是并非无法解决的。
以长远的角度看来,中国现代化可说是事在必行,问题是那一种现代化!西方走过的现代化之路,回首看来,代价不少。除了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问题外,社会及个人心理所付出的代价亦庞大异常。所以问题变成:我们是否有必要重蹈西方的故辙?既有前车之鉴,我们何不曲突徙薪,及早筹谋。
从西方及后进国家的经验显示,后进国家最先引进的往往是现代化社会中最表面、最物质化或是最丑恶,甚至最令人呕心的一面,其后才渐渐引进西方文化较精辟的一面,如法制等。但姑勿论我们是否原意容忍这些呕心的现象,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完全照着西方走过的道路,一成不变地再走一次。中国的现代化,应与中国深厚的文化结合。中国的未来,应以发展乡郊为中心,既然以农为本,中国的乡村应该不单是现代化的重心,更应是未来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体。正确的做法是把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的一部分,投入乡郊建设。这种建设,不只包括经济上、教育上,更包括文化上、艺术上。这种结合的后果,除了保持农村美的环境,使之美化及艺术化外,更使农村成为所有人落叶归根之地。这样,不只盲流现象不再,亦将引导城市人回归乡郊,使桃花源的梦想可在未来的中国实现。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经济形势,应该是三方对垒,即日本、美国与欧洲共同体这三股经济力量的竞争。但如果中国锐意迎头赶上,战战兢兢地排除万难,则天下四分,亦不算是奢望。为了迎头赶上,增加抗衡力量,中国除了应大力借助台湾之经验、技术和资金外,更应考虑与大韩民国以及东协各国联盟为—新东亚文化经济共同体,以抗衡其他三方。
与大韩民国合作,不单止着眼于韩国的经济力量,更应着眼于中韩历史上、文化上的关连。中韩关系,历史悠久,不乏甘苦与共,唇亡齿寒的关系,亦有同仇敌忾的悲壮意识。历史上中韩受日本的侵压,是结成未来中韩合作的有利条件。与韩合作,与台同舟共济,与东协诸国互相呼应,只要处理适当,不只加速中国现代化,更可使中国与列强并驾齐驱,形成天下四分之局面。
纵观国内外形势,改革成功与否,及能否自辟现代化之新路,在在都决定于中国能否淋漓尽致地发挥改革的第三度空间。机会稍纵即逝,挑战已在眼前,当机立断,此其时也。
(本文摘自胡国亨先生的《致富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