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杨旭

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杨旭

杨旭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 重庆 奉节 404600)

【摘要】 目的:探讨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在医院2012年6月到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中抽取49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4),两组患儿在应用阿司匹林进行退热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g/kg、2g/kg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以及动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冠状动脉直径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冠状动脉直径是(2.5±0.3)mm,短于对照组的(3.0±0.4)mm(P<0.05);同时,观察组血栓形成率是0,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的冠状动脉直径,但剂量过大会增加患儿血栓形成的风险。

【关键词】 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93-02

川崎病,是一种周身血管炎性综合征,好发于儿童,其致病因素尚未明确,而15%~25%川崎病患儿会因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而引发冠状动脉病变[1]。目前,临床上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已经获得长足进步,有效改善了患儿预后,然而仍无特异性疗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研究为探讨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对49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实施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49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均符合川崎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2],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4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25例和2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3.5±1.2)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3.4±1.2)岁;两组患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其冠状动脉直径均在4.0mm及以上,且于年龄、性别等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阿司匹林(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0627;规格:25mg*s)治疗,每日25~50mg/kg,每日3~4次。患儿退热后,将阿司匹林减量到每日5mg/kg,每日1次,持续服药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观察组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g/kg,药物浓度是2.5%,滴速是每小时5~6ml/kg,在8h内滴完,对照组输注剂量为2g/kg,药物浓度和滴速等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直径,同时统计其血栓形成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通过均数x-±s表示,2组正态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析,而P<0.05代表其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冠状动脉直径分别是(4.3±0.5)mm和(4.3±0.6)mm,其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冠状动脉直径分别是(2.5±0.3)mm和(3.0±0.4)mm,其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栓形成率

观察组未有患儿发生血栓,其血栓形成率为0;对照组患儿中形成血栓者3例,其血栓形成率是12.5%;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单次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已经成为了川崎病主要治疗方案,虽然关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结合当前研究成果,Galeotti等认为,丙种球蛋白可改善川崎病急性期症状,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3]。丙种球蛋白发挥其临床效果依赖一定血药浓度,而关于临床上关于丙种球蛋白用药剂量上的探讨,国内外资料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内膜炎和川崎病委员会、以及美国儿科学会等通过的川崎病诊断治疗以及长期随访指南中推荐单次输注2g/kg丙种球蛋白,并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法。同时,Mori等在一项样本研究中发现,单剂2g/kg丙种球蛋白可改善患者预后,同中国台湾的研究高度一致。

然而,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其来源较少,且价格昂贵,根据国内需求和个体化治疗,需制定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川崎病理想治疗方案。李永柏等和陈兆鸿已经先后报道称单剂1g/kg和21g/kg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认为单剂1g/kg丙种球蛋白疗法可作为川崎病首选方案。而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取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的临床效果,发现单次静脉输注1g/kg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法,在改善患儿冠状动脉直径方面更具优势,且未并发血栓形成疾病,证明单次静脉输注1g/kg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g/kg)可降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血栓形成率,减小其冠状动脉直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金红.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137—139.

[2]万宏,李雪迎,杜军保.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药物治疗Meta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25(7):551-556.

[3]杨彩云,吴明昌,王慧欣等.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新生儿ABO溶血病48例疗效观察[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6(1):28—31.

论文作者:杨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杨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