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论文_王文勤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论文_王文勤

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 744404

摘 要:当代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又是思维的体操,从本质上讲,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创设 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一种人为优化了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客体支持下儿童主体宽松、积极、愉悦的心境,并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课堂的问题情境不仅仅包含着问题,还包含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方式,包含着教师的启发、鼓励、激发、暗示、点拨,也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整个课堂的动态表现。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的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激思、以疑获知,促使学生很快由无意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由无意识记转为有意识记。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消除教师讲得累、学生打瞌睡等弊端,改变了平铺直叙、满堂灌的倾向。

2.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铺路石”。

通过问题情境,教师对教材中的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握更准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问题情境,能进一步领会教师的课堂教学意图,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更有效的学习。一个“好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3.创设课堂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经常带着问题积极开动脑筋进行主动学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也就得到了不断的培养和加强。这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奠定了基础,以保证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持之以恒,就会产生良性循环,对教学大有裨益。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对象、时间等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下面列举几种来加以说明。

1.激疑引趣设情境。

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设置这种问题,在于从兴趣入手组织注意,使学生进入情境,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2.步步深入设情境。

步步深入设情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个个小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理解、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过程,当学生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思考,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虽然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很多,但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内容要为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目标,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要为提问题而提问、为创情境而创情境,否则就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性。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不能用现成的方法和套路可以解决,必须经过自行探索,或者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中,创造性地寻求解答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时,必须熟练地驾驭教材,掌握教材的内部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智能水平,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依据,要估计学生怎样“想”的可能情况,考虑、引导学生“想”的方向,提高学生“想”的质量。设计问题时,要先易后难,逐步引导,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梯度分明。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而不是老师的灌输来掌握知识,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中自己认真思考过的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某些本来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能经久不忘。而且在实践中逐步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挑起矛盾,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学生研讨时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在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论文作者:王文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论文_王文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