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论猪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_董凤朝

以科学发展观论猪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_董凤朝

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我国是养猪大国,在养殖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人都喜欢吃猪肉,猪肉是百姓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改革三十多年来,养猪业迅猛发展,生猪养殖从解放初期的8千多万头发展到现在的4.5多亿头,增加了五倍多,极大的满足了猪肉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瘦肉多,口味好,更要安全。目前,由于抗菌素的滥用、重金属、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病原体变异频繁,毒力增强等众多因素,生猪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依然困扰着养猪业。据不完全统计,生猪因普通疾病死亡占20—30%,传染病死亡70-80%,每年因此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06-07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所造成的损失让笔者震撼,为此笔者几年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当前生猪疾病发生的特点,并提出了综合措施,以供养猪人参考,期盼在养猪实践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养猪;泛滥;污染;疫病;损失;可持续发展

1.当前生猪发病特点

1.1猪多病多死亡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猪存栏8000万头,当时流行的三大传染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随着生猪存栏的增长,出现了支原体肺炎、血痢、萎缩性鼻炎等疫病。20世纪90年代,伪狂犬病流行,仔猪死亡率高达90%,紧接着蓝耳病席卷而来,90%的生猪受到侵袭。21世纪,圆环病毒入伍,条件性病原体疾病剧增,病原的多样性和致病机理的复杂化,诊断率准确性下降、治疗率低下,生猪死亡1亿多头,06、07年流行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让生猪养殖户至今记忆深刻。究其原因:1)多一头猪就增多了依附于猪的微生物,能使猪致病的微生物会增加;2)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生猪流通加剧,使得有地域特点的微生物得以泛区域化,成为新的疫病的重要来源;3)猪是多胎动物,繁殖周期短,新生的易感猪多为许多病原微生物继代生存提供了有力条件,造就了变异病株与毒株的更高频率的出现;4)长期低剂量保健预防用药和抗菌素的大量使用,造就了大量的抗菌菌株;5)带毒母猪的应用,直接威胁商品猪的安全,是商品猪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6)高密度的饲养、污浊的空气、恶劣的饲养环境、缺乏运动,霉菌饲料的使用等不良因素促使生猪健康水平下降,上述种种均为猪多病多提供了契机。养猪业的大发展,严重威胁人类自身安全,猪链球菌感染人的事件、猪流感具有感染人的潜力,兽药残留无不威胁着人的安全。养猪业的大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也包括人自身。更为甚者,生猪的大量繁衍必将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水资源、土地资源、粮食资源等,具有很大风险!

1.2疫病传播速度加快。规模化养猪场最显著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猪只密集,传染病具有很大的流行潜力,病原一旦侵入,则呈现高速繁殖,急剧传播,引起疫病的爆发。有文献指出,当有一头携带病原菌微生物的猪进入一个群体后,疫病从一头猪传给其它猪的可能数量(N)与猪群中猪的数量(n)的关系是N=n2-n。例如,一个拥有1000头猪的群体与一个只有100头猪的群体相比,疫病流行的速度相差110倍。另外,规模化养猪实行分段式饲养的工艺流程,使猪只在生产中的流动性大为增加,在各群体中蔓延流行的速度也加快了。

1.3接触传染性疫病增多。规模化养猪实行高密度大饲养,集约化经营,从而使猪只彼此间距变小,一些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如猪疥螨、猪痢疾等的传播性变得极为容易。

1.4应激性疾病增多。由于规模化养猪中需要不断进行转群、称重、分群和并群,导致群体中争夺位次的斗架增多。生产者为了能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能,使猪群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之中,必将使猪的应激增高,从而使得那些敏感猪内分泌发生异常,抗病力下降,一些散养条件下不易发生疾病如胃溃疡、应激综合症成为多发病。

1.5“引进”疫病增加。当前我国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且许多种猪场猪群健康水平不高。许多商品猪场种群来源不固定,多途径购买种猪,又不了解引进国(场)疫病发生情况,以及缺乏有效的隔离、监测手段和配套措施,使得不同地域间、不同繁育体系间疫病的传播越来越多,如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伪狂犬病等。

1.6疫病出现非典型化。由于免疫水平不高,尤其群体免疫水平不一致等原因,一些重大疫病病原体毒力增强或减弱,使原有的老病常以不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的面貌出现,典型猪瘟已较少见,而非典型猪瘟经常发生,有些病原毒力或抗原型出现新的变化,虽然已免疫接种,仍不能获得保护或保护力不强,而出现免疫接种失败,造成疾病的发生。

1.7病原体发生变异、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使病情复杂化。比如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中3个抗原位点中的2个主要抗原表位氨基酸发生重大变异,出现了新毒株;猪口蹄疫O型毒株发生变异,与东南亚传入的新型泛亚毒株和缅甸98毒株同时存在于猪群之中;兰耳病病毒再一次发生变异,NSP2缺失34个氨基酸,出现了新的变异毒株;圆环病毒2型呈现多基因态势(PCV2A、B、D、C、F5个亚型),同时在猪群中又出现了PCV2与PCV1、PCV2A与PCV2B发生自然重组毒株;猪流感病毒除了检出传统病毒H1N1、H3N2、H9N2等毒株之外,在山东与江西等地的猪群中检出了新型北美大流行猪流感病毒,以及H3、H5和H10等亚型毒株,应引起高度重视。猪大肠杆菌也检出了34个新的血清型,毒力很强、致病力很高,称之为肠外大肠杆菌。

1.8出现新的病毒。近年来,先后在猪群中检出博卡病毒(PBOV,细小病毒科、博卡病毒属)、猪输血传播病毒(PTTV,圆环病毒科,指环病毒属)、嵴病毒(KOBU,小RNA病毒科,嵴病毒属)及杯状病毒(小RNA病毒科,杯状病毒属,肠道病毒)等,使疫情更加严峻。

1.9细菌性疾病发生率增高,治愈率低。随着畜禽商品流通的加大,环境污染加剧,加上长期用药不合理,滥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饲料,导致猪的细菌型传染病病原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使猪的细菌性疫病如猪大肠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控制难度加大。

1.10混合感染增多,病情复杂,危害加大。在猪疫病流行过程中,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混合感染的病例所占比例便很大,如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伴发猪瘟,猪气喘病伴发猪肺疫等。疫病的混合感染给正确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治疗造成很大障碍,因而危害很大。

1.11以繁殖障碍为主的猪传染病普遍存在并愈演愈烈。近几年,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繁殖障碍型猪瘟和猪弓形虫病为代表的猪繁殖障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致使许多猪场发生高比例的流产、死胎等,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12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渐严重。免疫抑制的问题以前未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较多,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两大疫病。这两种疫病不但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已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主要的是这两种疫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猪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猪的抗病能力显著减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猪病增多和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和圆环病毒Ⅱ型在较多猪场常呈现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或猪群),繁殖障碍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十分严重,更难做出确切的诊断和防制。此外,猪瘟的非典型化、隐性带毒和免疫失败,仍是养猪生产中有待解决的课题。

2.综合控制措施

2.1生猪存栏数控制:根据人口需求的变化和自然承载能力,通过规范养殖行为和引导全民健康膳食结构,以市场需求控制生猪存栏数在3.5亿头,通过规范化,福利化养猪综合配套技术,将出栏率提高到160%;母猪每头每年提高到19—22头。

2.2培育健康猪群

2.2.1引进优良生猪品种,改良本场的种猪,在提高生产效能的同时,增强其抗病能力。引种一定要严格隔离检疫一个月,做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确定其健康状况。否则,不能做种猪培育。采用母猪自动管理系统,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2.2.2做好生猪主要疾病的控制与净化(1)建立生猪的病原谱系,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逐步实施疾病的净化和根除;(2)重点实施伪狂犬病、猪瘟的净化和根除,实现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的控制与净化;(3)通过疫苗免疫和药物保健,控制猪群中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等主要病原菌。

2.3环境控制

2.3.1 搞好猪场内外环境控制。减少应激因素影响养猪场先要做好规划和布局,要根据自身经济、技术力量来确定发展规模和发展计划,按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选址 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干燥、绿化环境好的场地建设,避开其他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和居民区,与之相距在1000 m以上。水电路要“三通”,场内有优质水源,周边地区消纳粪便污物能力强。场区内种植乔木和藤蔓植物绿化.保持场内空气新鲜和无害化.改善场区小气候。合理布局厂区建设.完善配套设备设施。养猪场内生产区、管理区、饲料厂、粪便污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场分区建设,生产区也可以再进一步细化为饲料库、母猪舍、产仔舍、青年猪舍、育肥猪舍、公猪舍等.各猪舍间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互相影响。排污系统、控温系统、饮水系统、通风系统在建设猪舍时要统筹考虑,污物粪便处一般结合沼气建设工程在生产区外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 猪舍环境控制

猪舍是猪群朝夕相处的环境.对猪群生长影响很大.对控制猪病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猪舍环境的主要是舍温、饲养密度、空气湿度、光照、通风和空气新鲜度等因素。

保温防寒,高温防暑。猪的体温受下丘脑温敏神经调节控制,体温要求相对恒定。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舍温要求不同,在最适舍温下,生长速度最快,抵抗力强。生猪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体重等因素确定最适舍温。初生仔猪体温调节中枢仍在发育,体温调节能力差,保温力差而散热力强,重点要保温防寒。这时舍温与猪体温不能相差过大,必须在10℃ 以内,一般以5~7℃为宜。随着猪月龄增长,皮下脂肪沉积和中枢神经完善,保温能力增强而散热变差。肥猪和成年公母猪在暑季重点是防止中暑和热应激。寒冷可引起仔猪腹泻、生长迟缓和呼吸系统疾病,应采取综合的增温保温措施。产仔猪舍、苗猪保育舍必须有保温板、地暖、暖风炉、空调等增温保温设施。高温季节对育肥猪群和繁殖猪群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影响育肥猪群采食量,抵抗力下降,降低种公母猪繁殖性能。公猪食欲降低,性欲减弱,精力活力下降、畸形率上升,母猪胎儿存活率下降,产弱胎、死胎几率上升。防暑降温也需采取综合措施,安装必要的降温设施如风扇、喷淋系统、降温水帘等。酷暑季节生猪饮水量增加,必须保证充裕干净的饮水,增大多汁青绿饲料的供给,保持猪群食欲,维持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保证生猪的需要,要制定猪群按月龄增长的舍温调降计划。一般确定初生仔猪舍温32~34℃,以后每增重10 kg舍温降2℃,60 kg维持在18—20℃,成年公猪舍温15~18℃,成年母猪和怀孕母猪l2—18℃。

降低养殖密度,减少争斗应激:猪群在舍内生活,它们的饮食、自由和运动都受到限制,生存环境需被动适应,不利于猪群健康。高密度饲养,会使舍内空气质量变差,不良气体增加尘埃增大,温度加大卫生条件变差,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会增加。高密度饲养下猪群为争夺有利生存空间(更多食物和更好休息运动场地)而争斗,引起应激反应。为改善猪群饲养福利水平,应适当减低饲养密度,一般性的养猪场以标准密度60%左右为宜。

舍内湿度、通风、卫生控制:猪是爱干净的动物,而一些养猪场常采取水泥地面饲养方式,卫生清洁难度较大,猪舍湿度对猪群影响没有舍温那么严格,但湿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对猪群造成不良影响。湿度过高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繁殖,猪群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高湿容易使饲料发霉变质,猪群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湿度过低猪的皮肤和呼吸道黏膜表面蒸发量加大,使皮肤和黏膜干裂,对病原微生物防卫能力减弱,猪群易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猪群的适宜湿度应控制在65%-75%最好。由于大多数猪场采用水冲洗清洁方式,使猪舍常处于潮湿状态,不利于猪群健康。防止湿度过高的主要措施是经常适当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便。猪舍地面向粪沟方向倾斜度要保持3~5℃,防止积水。有条件的猪场产房、保育舍可选用高床,清洁干燥,可减少疾病发生。一般猪场可模仿高床样式建水泥漏缝地板。猪舍勤清扫,及时清除粪便和剩料杂物,粪便污物及时清走,保持舍内干燥清洁。猪舍为保温等需要常密闭,猪群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粪便产生的氨、H2S等有害气体,如果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还会使猪群食欲减退,生长性能下降,体质变差,抗病率下降。猪舍中要安装通风系统,经常通风换气,通过不断循环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减少舍内病原微生物浓度。

给予适宜的光照和适当的运动:适宜的太阳光照,对猪舍的杀菌、消毒、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都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保证钙、磷正常代谢,促进骨骼生长。适当的光照可促进猪群的新陈代谢,诱使母猪群早发情,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新生仔猪窝重和仔猪育成率。一般成年母猪舍、仔猪舍和后备母猪舍光照强度应保持在60~100Lx,每天光照12~18h。公猪和育肥猪舍每天保持光照10~12h,夏季光照充足,要尽可能避免阳光直射猪舍内。冬季可补充人工光照。适当运动对保持猪群健康生长,提高公猪的性欲,保持旺盛精力也很重要,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利。公猪舍和母猪舍应设置运动场,加强体质锻炼,提高生殖机能。当季节变化时调整运动时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调整。

2.4规范养猪人 加快相关立法,设置养猪业准入门栏

规范养猪人的法律行为,从从业者资质与的从业人员的技能考核,猪场在各个行政区划中的分布、选址、栏舍设计、排污处理、防疫安全及后续的引种安全、饲养管理、饲料与物种采供、畜产品安全等方面立法规范;对散养户,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和推广普及实用技术,提高生猪出栏率;完善县、乡镇、村级养猪技术体系;大力推广节水、节粮型养猪实用技术,扶持普及粪水沼气工程;强制执行干粪的打击力度。强化养猪污染的处理力度。

2.5针对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全年抗生素用量的46.1%。在猪病防控中要避免使用易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并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的各类抗生素药物,特别是不要滥用或长期使用劣质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痢特灵、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糠皮质激素、泼尼松、可的松、雄激素、睾丸激素、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不仅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出现“超级细菌”)与药物残留,影响预防与治疗疫病的效果,威胁公共卫生的安全。在猪病防控中,一定要根据病情科学合理的选择安全、优质、高效的抗生素对症使用。首先要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再对症的选择药物,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作用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或预防,方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6坚持保健预防,增强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平时要根据猪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疾病,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某些有效药物通过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进行药物保健,以达到有效的提高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与抗病力;清除体内的隐性感染的病原体,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7严格免疫、驱虫、消毒措施

猪群的疫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对机体都是有害的刺激,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机体内环境体液中抗体和免疫细胞在神经中枢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大量被消耗,免疫力降低.严格的免疫、驱虫、消毒制度是减低疾病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有效措施。

2.8控制与解除免疫抑制

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流感、细小病毒病、喘气病、传胸、副猪嗜血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及弓形体病等;各种真菌毒素及重金属(汞、铝等)中毒;缺少VB、VA、VC、VE等;缺少微量元素铜、锌、锰、铁、硒等;滥用抗生素(如:庆大、卡那、四环、氯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痢特灵等)与驱虫药、消毒剂等;超剂量频繁的使用疫苗接种以及各种应急因素的存在等;都可造成猪只出现免疫抑制,降低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当前防控免疫抑制可选用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细胞因子制剂MHC-Ⅱ分子;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高免球蛋白以及胸腺肽等。配合中药制剂如灵芝多糖、人参多糖、黄芪多糖、猪苓多糖、党参多糖、香菇多糖、甘草多糖等联合使用,对猪群进行保健预防,降低与解除免疫抑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9加强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影响,保持机体抵抗力

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按规定用药、消毒、免疫按计划生产和营销。饲料生产和喂料时,注意采取防尘措施.降低噪音。避免尘埃、噪音对猪群影响,避免饲料抛洒浪费。避开高温和严寒天气运猪.减少长途运猪.避免运输应激。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圈舍和经常变换饲养管理人员.减少猪群不适应的应激。定时定量饲喂.严防饥饱不匀、饲料干湿不当、随意变换饲料,避免用料不当应激 训练猪群定点定时排粪排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猪舍是猪群休息、睡眠、饮食之场所,避免驱赶、殴打、惊吓猪群。以免猪群惊恐。免疫接种、治疗、检查等工作在熟悉猪群的工作人员帮助下进行. 防止猪群不适应引起惊吓 坚持全进全出饲养制度。按体格大小.体重一致和同窝熟悉的进行分群.尽可能避免强弱不当引起同群争斗。此外拥挤、捆绑保定、推拉、装卸、配种、转圈、变料和猪群不习惯的各种的操作方式方法等.都是常见的人为应激因素。应尽量避免。

2.10摒弃一条龙的饲养模式,实现专业化的阶段饲养模式

农村专业户不要既养母猪,又养商品肥猪,这样极易让母猪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给商品猪,造成商品猪高的死亡率。

2.11正确诊断,掌握生猪疾病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在生猪疾病众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的首要任务,单凭现场的了解情况、观察症状、剖检病变做出判断是十分不可靠的,凭经验达不到正确诊断的要求,必须依据疾病、疫病流行的特点(或规律)、症状观察、病理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的结果综合判定。要依据实验室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监测,才能做出最后确诊。这样才能找出疾病、疫病的发生规律、种类,分清主次,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养猪》2008年第一期 芦惟本著

[2]《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芦惟本著

论文作者:董凤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以科学发展观论猪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_董凤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