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分析与研究论文_韩晶,王巍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分析与研究论文_韩晶,王巍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抗震是建筑结构抗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其目的就是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本文针建筑结构抗抗震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建筑工程综合效益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综合效益;

地震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并且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由很多方面所决定的,抗震就是其中的一个。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其设计原则,展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以此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同时,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域的不同设置抗震等级,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符合规范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仅专业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任何一个不小心都会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质量。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其设计原则,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具体内容如下。

1.1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底层墙柱加强”等原则,以增强重要构件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传力的均匀性。

1.2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宜合理设计多道抗震放线,以增强结构在地震力下的抵御能力,确保结构有足够的抗震储备承载能力,避免结构倒塌。

1.3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结构中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加强措施,保证结构拥有足够的承载力,避免薄弱层在地震中首先发生损坏,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

基于设计原则展开设计工作仅仅是一方面,还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力度,以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合理性。下面针对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2.1 建筑结构抗震场地的选择

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同一地区不同结构形式和高度的抗震等级也是不一样的,地震所造成的破坏更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地质勘查工作,并且将地质勘查中各项参数形成书面报告,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指导建筑结构选择合理的场地。同时,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若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不得不选择不利地段,那么需要根据建筑场地地基地质特点和受地震破坏作用的强弱进行有效分类,并且基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增强抗震措施及地基处理等方式,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需根据结构的设防类别,以及抗震等级等方面,加强基础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降低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工程结构高度设计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结构高度进行考量,保证其高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在结构高度设置的时候,一定要将经济性和适用性作为考虑的重点,需要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确定不同结构所需要的最佳高度参数。另外,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计算的高度参数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发生超高等现象的产生,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规范性。

2.3防震缝宽度设计

近几年,随着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管是建筑规模,还是工程外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构变的相对较为复杂,基于这样的情况防震缝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若是建筑工程地基处不均、结构长度较大、或者结构之间存在错层的现象,这样就会给防震缝的设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了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该项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3.1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00mm。

2.3.2当建筑结构高度大于15m的时,6度、7度、8度和9度区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同时,若防震缝两侧的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选择合理的防震缝宽度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必要措施。

2.4结构刚度设计

一定要将建筑工程结构刚度作为考虑的重点,并且保证其刚度中心与结构质量中心大致重合。同时,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情况分析竖向和横向的刚度,保证结构的刚度处于均匀的状态,这样不仅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另外,需要利用刚度较好的材料,并且对其刚度进行计算,加强对结构刚度变化的限制,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2.5框架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项重点,主要是由于框架结构的刚度较弱,在发生地震时,结构便会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质量,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该方面作为设计的重点。在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底层柱的弯矩设计值按抗震等级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并对框架梁的剪力设计值进行调整,再保证梁柱截面的最小截面高度等措施,以此保证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并且基于此从建筑结构抗震场地的选择、建筑工程结构高度设计、防震缝宽度设计、结构刚度设计、框架结构设计等方面,对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其目的就是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提升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晓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J]. 工程技术: 引文版, 2016(4): 00247-00247.

[2]牛坤. 关于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5(11): 165-166.

[3]王丹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与抗震设计方案分析[J]. 智能城市, 2016 (11).

[4]朱小岭. 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及改良方案[J]. 工程技术: 引文版, 2016(8): 00302-00302.

[5]张若玉.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及结构方案对比研究[D]. 安徽建筑大学, 2015.

论文作者:韩晶,王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分析与研究论文_韩晶,王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