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其本体论基础与人性的理论基础_创新论文

创新及其本体论基础与人性的理论基础_创新论文

创新及其本体论基础和人本质论根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人本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度,传统曾使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而不灭,曾使中华民族多次磨难而 不绝,但是,这传统中的糟粕,例如根深蒂固的墨守成规的小生产意识等,又曾使我们的祖 国挨打受辱,中华民族险遭毁灭。一个民族要想不被开除球籍,要想攀登到世界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诚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 。创新如此重要,但目前理论界在哲学上对其阐释不够,因此本文欲从哲学层面上界定其内 涵,揭示其内容,辨识其特点,挖掘其根据。

一、创新的内容

创新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其内涵可界定为:社会主体凭借理念和实践超常而首创性地对事 物(物质)进行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创新的实质是创新主体在创新的观念指导下 ,通过自身躯体的活动,或由这种躯体的活动所调动的外部事物的运动,作用于特定的外部 事物过程,以引起有关事物因素的“结合”或“分离”进而实现重构,使之产生某种有价值 的新质的事物。

基于这种实质,创新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第一,创新就其过程而言,它和重复性活动过程有明显区别。重复性活动过程,是社会主 体凭着旧有观念、按照既定方式和规范,去重复和模仿先前已有的实践,它变革的是人们已 经和熟悉的对象,并不产生具有新质的事物。而创新过程则突出的是一种与重复性活动过程 相对的一种高级的开拓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所提出 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束缚,按照新的思维 方式和行为方式去变革对象,特别是变革以前尚未接触或认识的对象,创造具有新质的思想 和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作为一种高级的理性和实践活动过程,创新构成了人类理性和实践 系统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部分,是人类的最本质性活动过程。

第二,创新就其结果而言,其表现形式具有普遍性。它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 育、思维、艺术、体制、产品形式等等,但根据人类文明进步状态或人们改造自然、社会和 主观领域的程度及所取得结果的形式,可将创新分为物质成果创新、制度成果创新和精神成 果创新三种基本形式。突出这三种形式对当今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有特殊意义。

物质成果创新是指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活动的物化产品,在这种成果中,虽然包含着创新 主体新的精神因素的物化,但人们所要消费、享用的,并不是这种精神因素(目的、意图), 而是这种精神物化的形式。物质成果的创新主要是以其物质属性来为人类服务的,物质是目 的,精神是手段,如发明家的发明结果等。当今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应着 力突出物质成果创新。制度成果创新是指社会交往关系、政治法律生活的进展状态,尤其表 现为以法律制度的创新、实施和监督等环节的进展状态。制度成果创新的特点往往是以新的 法律制度的创制、实施和监督等环节来重新规范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体现和保障民主。制度成果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它,那么与其有关的社会各个领域 的发展由于缺乏法制的体现、调节和保障而不能稳定和发展。特别就民主国家而言,这就意 味着社会民主的停滞不前。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成果是人类 社会进步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 内部,社会的根本制度没有创新成果之时,其实现形式的具体制度的创新成果,也会推动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增进。精神成果创新是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活动以物化的结果方式承 载着的精神形态的产品。如艺术家的创新成果等。在这种成果中物质形式只是精神内容的载 体或附属物。这种精神成果的创新不是以它的物质外壳,而是以其所包含的精神内容或精神 属性来为人类服务的。在精神成果创新中,精神是目的,物质是手段。精神通过物质服务于 精神本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进展,精神成果创新越来越显得重要 。

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是密切相联的,都统一于创新活动自身。创新过程是创新结果的展现和 演示的前提,创新结果是创新过程的归宿和凝结状态。

二、创新的特点

创新作为人类超越旧理论、旧方式、旧事物而推出新理论、新方式、新事物的本质性的活 动形式,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客观性。这里的客观性是指创新的客观基础性。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它根植于客观 实际。这里的“实际”指的是客观上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 办事。没有客观实际需要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活动,没有客观实际可能的“创新”, 只能是异想天开。创新只有根植于客观实际,内涵着客观必然性,才能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

第二,人创性。创新的“新”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而是靠人创造出来的。虽然新 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但在社会领域,新陈代谢是靠人的活动实现的,是通过人的创新 活动来推陈出新的。因为宇宙蕴涵的无限事物只靠大自然的新陈代谢,有的是永远也不会实 现的。这是由于产生这些事物的条件非常苛刻,很难恰巧促成,必须依靠人的参与才能实现 。人作为地球生命圈中的最高形态,不仅有其他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力,而且还有其他生命体 所不具有的能力,这就是自觉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人在这种能力的统摄下,自身的其他能力 都得以提升,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力。正是在这种力量驱使下,人的生命活动才展示为一个 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过程。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工资源,都是通过人及其活动生产与 占有的,人是创造资源的资源,最根本的资源是人本身。因为人们在自然界发现某种有用物 并使其产生经济价值之前,并没有“资源”这样一种东西。创新是资源的转换器,它能把潜 在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资源,把资源转化为财富。创新不仅包括对自然资源与人工资源的开发 利用,而且包括对人这种生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不断塑造人的新的素质,不断激励人的 各种潜能,才能使人的创新效率最大化。

第三,超常性。人从类上看是一个超常性动物。人居于现实世界之中,但它总是不满于现 状,力图超越既成的常规性的现实。人总是从既有现实出发生出理想,理想在实现中转化为 新的现实,新的现实又使人生出新的思想。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既成现实、 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实质是一个超常的过程。这种超常包含着双 重的扬弃:一是要扬弃现成的现实,先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理想意图;另一方面又要 扬弃理想意图的观念形式,使之转化为具有外部实在性形式的现实事物,同时,也就扬弃了 先前的既成现实。因此只有人,才能在不断超越常规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创新过程中, 实现自己类的超越生物学意义的进步与发展。但就类所涵盖的每一分子而言,并非都具有创 新超常特征。然而在人类内部的创新史上,超常仍然是创新者的重要特征。超常性使人的思 维 和行为往往表现出偏离社会或现存事物运行的常规,具有大胆探索客观世界的精神和行为的 人,往往成为触犯传统和权威的“越轨者”。然而,要想使世界进步,创新主体,必须蕴涵 超常创新的特性,因为正是这些创新者的超常性表征着人类创新的超常特征。

第四,首创性。创新的根本要求就在于出“新”,它的本质就在于超越。例如,发现事物 运动的新规律,就意味着对现有的知识体系增添了新内容;发明了一种新产品,就意味着人 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新品种。这些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意味着对原有意识、知识的突破, 对现有工具、设备、技术、产品等事物或物质性成果的超越,都包含有某种首创性的特点, 即使是社会上已有的事物,将其重新结合,也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影响和首创性的震撼 。例如,邓小平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用其做为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首创性举动,促进了现今中国社会的全 面进步。

第五,普遍性。创新是社会特有的新陈代谢。在社会领域里,创新是广泛而普遍存在的。 它不局限于某个领域或某类产品的创新,而是囊括经济领域与非经济领域的全面创新。在经 济领域,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创新主体在新知识的武装下,改进生产工具 ,发明新的生产技术,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制造新的产品,建立新的生产组织、改变不 合理的经济关系而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和体制等等,这些都是经济领域的创新 。在非经济领域,创新包括改变原有不合理的政治关系、法权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建立适 应新的经济制度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制度和体制,建立更有效率的 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运行机制,更新社会的行为规范等。经济和非经济领域的全面创新,产 生了创新的连锁反应与快速反馈,创新也成为一种竞争,这就使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第六,不定性。创新具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都是如此。 就理论创新而言,它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它的关于种种可能向未来现实转化的超前意识,只 掌握着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不能掌握未来世界现实的特殊或个别。尽管它是一种思维 具体,但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的实际丰富、多样。理论创新不确定性的 客观原因在于认识对象的不确定性,其主观原因在于主体的素质结构的不完善性。就实践创 新而言,尽管创新之前通过缜密的理论研究,可以预见实践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 实践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从而减少其不确定性,达到预期目的。然而,在开始进行这种实践 创新时,人们由于主客观原因,比如对客观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还不十分了解,更难把握变革 对象时出现的各种偶然性因素,加上变革对象的物质手段和行为规范的缺乏或不完善,以及 客观事物的复杂和多变等,因而,人们就会对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预见不到,实践结果也 往往和预想的不同。这种情况在实践创新史上屡见不鲜。

第七,历史性。创新是人创造历史的一种活动方式,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然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创新能力、方式和成果有着很大的时代差异。从最初的石器、铜器 、铁器,到今天的计算机、航天器、核武器,显示了人们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创新成 果。所以有如此差异,一方面说明创新要受人的主观素质(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制约,另一 方面创新要受客观条件(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人类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时 代,只能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因为那时人类已经彻底解放,人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创新的本体论基础

创新作为社会特有的新陈代谢现象,表现为人的生命主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呈现的自 觉的超常的破旧立新或推陈出新式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却有着深刻的本体论基础。

本体论是旧哲学的概念,说明什么是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部分,是关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学 说。在哲学史上,各本体论者对“本体”内涵的解释各不相同。但黑格尔在讲述沃尔夫的本 体论时说:“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有’是 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 。”[2](P89)因此,我们一般都把本体论看做是关于存在的学说,所谓本体就是存在、有, 所谓本体论就是形而上学。基于此点,创新的本体论基础表现在它深深地植根于世界物质的 一般属性之中。

世界物质有哪些一般属性呢?

第一,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指世界及其所涵盖的事物都具有独立于人及其意识之外,并 且不依赖于人及其意识而存在的属性。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也就是说,自然界及其所 涵盖的事物在其存在的极限本质即物质性上是不变的。物质不灭,这已为自然科学所证明。 不但如此,与世界的极限本质即物质相联系的表现形式如运动和时空等也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因而是不变的、永恒的、无限的和绝对的。基于物质的客观实在的不变性,人类的创新能 力无论有多大的新奇,都是不可能将客观实在性这个物质唯一特性或物质的本质属性给予创 新。马克思曾经引用并肯定过意大利经济学家彼得罗·维里关于这一问题的说明,认为,“ 宇 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 创造,而只有物质的形态变化”[3](P56)。

第二,具有可变性。可变性表现在世界物质存在形态是可变的。物质形态的可变性是人类 创 新得以存在和富有活力的最坚实基础。物质形态的可变性显示了物质世界是个自创生的世界 ,存在着无限种事物演化的可能性空间。人类可以凭借着物质形态可变性的规律,把人的内 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结合起来,以实现物质世界的某种新的可能性,创造出某种新的物质形态 。

第三,具有可知的属性。宇宙及其所涵盖的事物无不具有“可知的属性”,而“可知属性 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4]。可知属性作为一切事物自身蕴含的属性之一,在同人 及人类意识的关系上,具有独立于人和人类意识之外或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识而存在于事物 之中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列宁才将此属性概括在著名的物质定义中,把物质表述为“不依 赖于人的意识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P267)。这里的“客观实在”能为人 的意识所反映,指的就是事物具有可知的属性。正由于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可知的客观本 性,形成具有可知属性的事物,因此,它们就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可 知之物。事物具有可知属性,这是人类创新能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如果世界上的事 物都不具有可知属性,那么,物质形态无论如何演变、提供了多么大的可能性空间,对人类 创新来说都无从谈起。正因为事物具有可知属性,才使人类与之相适应产生了各种反映器官 和高级的反映形式,因而为人类创新提供了超前的创新意识,进而指导创新实践,产生创新 成果。

世界物质一般属性的上述三个方面规定,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其中客观实在性,是 更为根本的方面,它是世界物质形态的可变性和可知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后两者有着 决定性作用。而后两者则对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展现、反映和揭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正因 为世界的一切有限事物的生生灭灭交错不已,才表现了世界万变不离其宗的客观实在性,表 现了运动的永恒性和时空的无限性。人类所创新的每一事物,无论如何奇特和伟大,归根到 底,也只能证明这一点。此外,也正因为世界事物具有可知的属性,方能使事物在彼此联系 和相互作用中,彼此反映出对方的特征和本质,尤其使人类凭借对有限事物的探究,揭示出 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本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那些无限形式,进而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成 果创新。

四、创新的人本质论根据

世界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人的创新提供了客观可能性的界限。但要使创新变成现实还需要人 本质力量的参与。因此,创新也有着深刻的人本质论根据。

人的本质力量有哪些呢?需要指出的是,人的本质是从古至今为哲学家所一直争论不休的问 题 。即使马克思提出的权威性人本质论,现在的学界也是质疑不断。原因一是马克思在不同时 期提出过不同的人本质观点;二是马克思没有对这些观点的轻重取舍或对其内在联系给予系 统说明。但不管如何,马克思毕竟为人本质观提出了创新性见解。作为创新的人本质论根据 ,笔者认为应将马克思的人本质观理解成:人是以社会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存在物。这种人 本质观包含有如下内容:

第一,人的需要本性规定了创新的动因。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人首先是对象性有 生命的存在物。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又内涵着自己是有生命的存在物。因为规范人为对象 性存在物的对象即自然界,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也就是说 “ 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5](P168)。而有生命的存在物的特 点就在于它有需要。一般的需要是一般生命存在的确证,而人的特定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生 存方式的确证。人的特定需要是异常丰富的。大自然既然创造了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体,它也 能赋予其以无限丰富的需要。人的需要以物质为基础,但不限于此。人是有思想、有激情、 有生命的能动性存在物,不断丰富的精神追求是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摆脱了 纯粹物欲制约的需要才能称之为人的需要。人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动物而成为真正的人,社会 多大程度上成为合乎人类本性的社会,其基本特征之一,正是人的需要的丰富程度。所以马 克思曾把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人理解为具有十分丰富需要的人,即占有自己的全部丰富本质 的人;同样马克思也把全部历史理解为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人的需要是客观的 。作为需要主体的人是物质和精神统一于一体的客观存在物,人的需要对象与动物需要的对 象相比是无限丰富的,然而这种无限丰富的需要对象,不能像动物那样直接取之于自然界。 自然界不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人决心用实践这种客观方式将物质世界蕴涵的那些满足自己 需要的可能性的对象(创新对象)转化成现实的存在物。因此,人的需要的本性规定了创新的 动因。

第二,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类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是人本质中的根本性方面。人的需要虽 然为人的创新提供了动因,但这种满足需要的创新如何实现,是直接取之于自然,还是以社 会实践方式来解决,这是人与动物生存方式的最根本的区别。因此,社会实践性不但较之于 人的需要性更根本,不但对人的需要本性给予了规范和升华,而且还是解决满足人类需要创 新对象的根本方式。

实践所以能作为人类创新的根本方式,在于人在以这种方式活动时总是抱着一定的目的, 使用一定的工具,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改造客观世界,并获取成果以此满足人的生存和生活需 要的。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在实践中,人所以能把观念存在变成现 实存在,就是因为它是作为感性实体去与感性实体发生关系,并以和感生对象相同的方式作 用于外部感性对象的。实践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它能将人的尺 度和客观尺度统一起来,创造出自然界不能自然进化的东西。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同 自然界的斗争总是以社会形式进行的,这种社会形式的实践在后代人继承前代人实践成果的 基础上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

实践既体现着自然对象对人的制约性,又表现着人对自然对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实 践活动,人既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改变着人自身。实践的活动既是合规律的 活动,同时也是合目的性的活动。实践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物质活动过程,它使人按照事物 的规律形成自己的价值目标,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达到对客观对象的变革、创新和占有,尤其 能在提供创新成果中满足进而提升其需要。

人的需要本质与实践本质对人的创新作用是在辩证统一中发挥作用的。因为首先,人的需 要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表现为,一是劳动把动物性的需要改造成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人的自然生理需要的作用,指出自然需要构成了人们劳动或生产的最 初动因。但是,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不是这些自然需要或直接满 足这些自然需要的生理活动,而是这些自然需要所推动的生产活动。正是生产活动把这些动 物 性的需要改造成人的需要。二是实践创新的结果,使人在自然需要基础上产生了动物所没有 的新的历史需要。例如,社会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表 现和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需要等等。三是实践创新推动了人的需要的创新发展,使人的需要 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复杂的、开放性的体系,以致决定了人的创新内容无限丰富。其次,人的 需要集中体现了人的生存方式的主体性和超越性。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的区别,更突出地表 现在需要对生存活动的作用上。动物的需要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由自然选择造成的,这 种需要使动物的生存活动完全依赖于外部自然,成为环境的奴隶,成为环境——生态系统的 一部分。而人的需要则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实践能动性和目的性的内化和升华, 又反过来规定着实践创新的动力和目的。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需要的作用,认为人的 “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并提出人的需要上升的规律是人类本性发展的规律:“由于人类本 性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6](P260) 正是“实践——需要——实践”循环上升的不断运动,使人上升为自己行为和生存活动的 自觉主体,使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人既生存于现实的环境中,又不断 超越现实,去追求人生的更高目标和理想的生存境界,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创新。

标签:;  ;  ;  ;  ;  ;  ;  ;  

创新及其本体论基础与人性的理论基础_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