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纪要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纪要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要论文,研讨会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壮大国有经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1997年1月14—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黑龙江省经济管理科学学会、黑龙江省委党校兴盟信息公司在哈尔滨市联合举办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9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60余篇。与会人员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突破口,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其运行,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1.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第一副校长焦益众教授认为,能不能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衡量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标志;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以及实现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基础作用。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应该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大胆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

2.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国家体改委生产体制司副司长李保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什么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的载体就是国有资本,国有经济是靠国有资本支撑起来的。要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就是要搞活整个国有资本,让国有资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优化配置,发展壮大,及时扩张。国有资本转移到能带来极大回报、收益较高的地方,把国有资本搞大。因此,本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搞活国有经济的根本是搞活国有资本。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黑龙江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姜忠林教授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1)所有者问题,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但政府委托什么组织、什么人代表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经营国有资本现在还不明晰;(2)经营者问题,所有者及其代理人如何选聘经营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降低委托代理成本;(3)生产者问题,国有企业的职工应能进能出,经营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4)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总之,利用责任驱动和利益驱动就能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

4.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措施。李保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是实施“抓大放小”,确切地说,就是江泽民总书记讲的,要集中力量搞好一批大型骨干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一般的小型国有企业。搞好大的,就是抓住少数的关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深化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把它们搞好。在这方面,应继续实实在在地搞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116户大型企业集团的试点工作,和3家控股公司试点工作。只要我们把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50%甚至占70%以上的500户大型企业搞好,就可以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放开放活小型国有企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涉及产权变动的形式有租赁、承包、联合、委托经营等,涉及产权变动的形式有破产、拍卖、兼并、公司制改造和股份合作制等。实施抓大放小,不是放开不管,一放了之,而是通过放开放活,使小型国有企业建立新的制度,形成新的机制,使国有资本不断发展壮大。实施抓大放小战略,无论是对大型国有企业还是小型国有企业,都必须遵循“大而强,强要精,精、大、强”的原则,小型国有企业也要精大强,产品要名优特。

5.实施抓大放小战略的重点。李保民认为,实施抓大放小战略的重点就是结构调整。结构调整重中之重就是盘活存量资产,就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向何处去的问题。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实现存量资产要盘活,增量资产要优化配置的要求。结构调整所需资金就从盘活存量资产中积聚,人随着存量资产的盘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新上岗就业。

6.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鲁荣寰教授认为,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多年来国有企业封闭改革,未能同改组、改造紧密结合,使资产存量几乎不流动的结果。它同管理不善一样,是企业经济效益差、亏损面广额大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结构调整,这是搞好国有企业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现阶段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结构调整的基础是存量资产结构的调整,调整的主体是企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产权法人化。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按利益相关化和最大化原则积极主动参与调整。

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问题。李保民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明确了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企业改革战略之后,政府就要改变管理国有经济的方式。改革18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大难问题,就是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政府如何改变管理经济的方式?就是要把所有者的职能和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分开。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政府可以通过工商、税收、审计等对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等进行管理,但政府作为企业的出资人,与其他出资人,如个人、外商、其他社会法人等都是平等的。出资人在名称定义上都是一样的,在市场上是公平竞争的。因此,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在1997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以国有资本运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欧阳锦教授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以扭亏增盈为突破口。国有企业都必须真正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围绕扭亏增盈,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己的目标,围绕扭亏增盈的需要改组机构,改造技术,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与自己的经营特点相一致的新的运营机制。做到这一点,企业自然而然就实现了转机建制,实现了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目的。不要在形式上追求“一律化”,不要企图给企业一剂“万能灵药”就可“医治百病”。

9.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亓名杰副教授认为,当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形成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体制与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劳动者应当成为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主体,劳动应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动因素。但是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义自主劳动的否定形式即自主劳动的异化。要搞活国有企业,一是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企业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局(政府职能)——国有资本经营机构——国有企业三级国有资产的托管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三是在国有企业内部劳动者代表要进入企业决策监督机构;劳动者要直接参与利润分配,形成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共同关心企业效益的利益分配机制;工会要成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独立组织,从政治地位、组织形式、利益分配上保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不动摇。此外,还要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企业家市场的培育。

10.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邯钢党委副书记李万越认为,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象一堵无形的“墙”,隔断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必须“推墙入海”,把企业和广大职工都推到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去游泳、去拼搏,也就是必须转换机制,主动走向市场,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

11.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突破口。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姜树蔚副教授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应以“淡化产权,强化责任”为突破口。当前,国有企业的质量责任、债务责任及保值增值等三项责任相当软化: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并严重浪费了经济资源;“三角债”普遍存在,损害债权人利益,劣化资源配置;公有资产责任由国家承担,企业对经营结果不负实质性责任,造成预算约束软化。针对经济责任软化,可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严格而规范的商品质量无限责任制度,硬化商品的质量责任;(2)对企业销售收入实行优先扣除制度,硬化企业纳税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3)建立规范化的企业破产制度,硬化企业的债务责任和公利责任。

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壮大国有经济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李杰副教授认为,强化企业管理与深化企业改革并不矛盾,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生产力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铺平道路。管理是生产力要素的一部分,而且是优化综合其他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的一部分,如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无法替代生产力发展一样,企业改革也无法代替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只有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协调起来,才能真正通过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更好地组织和调节生产的各个要素,使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处于最优化的状态,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职工当家理财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邯钢党委副书记李万越认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不但要在政治上、制度上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还必须在经济上使职工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利可得。“搞好企业要练好内功。实践证明,企业的管理与技术进步十分重要,要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进步要效益”。从邯钢的实践看,只要有一个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经营机制,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认认真真地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国有企业是完全能够搞好的。

3.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是制度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刘希宋教授认为,邯钢经验,贵在管理创新。搞活国有企业,依靠降低成本,依靠新产品开发,依靠市场开拓,依靠改组、改制等多种不同途径取得成功者皆有之。学习邯钢经验,贵在把握它的实质。这就是,搞活国有企业,根本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制度与管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内生要素,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作用下,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企业行为。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的商业运用,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创新与毁灭同时并存,一批企业在创新中求得了生存和发展,一批企业在创新浪潮中被淘汰,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局。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再创国有企业辉煌。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厂长、高级工程师贾绍箕认为,包括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在内的一大批国有企业,过去所以能有辉煌的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盘活国家大量投资建成的大型企业的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全体职工的本事,也是历史责任。在第二次创业过程中,要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我解困、自我发展的新观念。必须眼睛向内,自立自主,不等、不靠、不要。实践证明,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提出的“要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找出路;靠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搞活内部,找途径;靠多种经营,发展三产,分流人员,找办法;靠苦练内功,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找措施”等等新观念,对深化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关键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李萍副教授认为,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改革深入进行的桎梏。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关键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正确对待国有企业管理与产权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产权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仅是为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创造外在条件,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根本在于企业管理的加强,制度与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压力和动力来自市场竞争和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能否加强管理,进行管理创新,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力、道德品格和修养水平。因此,选聘、使用和管理好经营者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标签:;  ;  ;  ;  ;  ;  ;  ;  ;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纪要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