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绿色四联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_李桂艳1,阚丽君2通迅作者 刁科斯1

中医绿色四联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_李桂艳1,阚丽君2通迅作者 刁科斯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务处卫生所;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中医绿色四联治疗方法对于寻常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银屑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激素光化治疗组和中医绿色四联治疗方法对照组,中医治疗采用服药,药浴,熏蒸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综合治疗效率,治疗前后需要明确实际皮损情况。结果:中医绿色四联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实际存在的差异性,明确实际中医四联绿色治疗患者前后的皮肤缺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治疗前后标准。两组患者的治疗中其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整体皮损情况明显低于治疗前效果。结论:中医绿色四联方法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化学治疗方法,有效的改善皮肤损伤水平。

关键词:中医;绿色四联治疗;银屑病

引言

采用合理的中医绿色四联方法治疗,与激素化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两组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综合效率水平。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皮缺损情况进行合理的而判断,明确实际中医绿色四联治疗的整体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银屑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激素光化治疗组和中医绿色四联治疗方法对照组,中医治疗采用服药,药浴,熏蒸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综合治疗效率,治疗前后需要明确实际皮损情况。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分布在22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病程为6年左右;治疗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分布在21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岁左右,病程为7年左右。两组患者实际的皮损表现情况在资料标准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激素、化学方式进行治疗,中医绿色四联方法治疗需要给予有效的熏蒸、外擦、内服、药浴等方式,通过血热方法进行身体整体效果的治疗。

1.3治疗标准

根据中医实际的治疗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寻常银屑病的治疗评价标准,确定实际中医辨证治疗的增减标准,明确为治愈、改善、有效跟无效四个等级。

1.4统计方法

统计标准符合实际资料数据,采用X2方式进行检验分析,对相关的计量资料进行加减的判断,确定实际可以采取的T检验标准,P<0.05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标准差异方法。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临床效果

按照中医绿化四联疗法,对比分析实际的患者治愈效果。结果显示中医绿色四联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实际存在的差异性,明确实际中医四联绿色治疗患者前后的皮肤缺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治疗前后标准。两组患者的治疗中其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整体皮损情况明显低于治疗前效果。中医联合绿色治疗中有48率治愈,2例改善,综合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30例治愈,20例改善,综合有效治愈效果为6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积分状况,通过合理的分析,确定实际组间存在的差异性问题,确定P>0.05,无明显差异的标准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明显改善,采用综艺绿色联合治疗,患者的整体治疗程度有所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3谈论分析

银屑病是常见的皮肤类疾病,是细胞过度增生造成的。分析临床治疗实际情况,采用中医方式治疗更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绿色四联疗法方剂组分中土茯苓清热解毒,菝葜祛湿消肿,大青叶、金银花解毒凉血,而赤芍则通络祛风;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5],土茯苓可有效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活化能力,调节机体代谢能力,而菝葜则具有抗炎抑菌、改善鳞屑干燥症状功效。

银屑病作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因表皮细胞过度增生所致。目前银屑病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感染、变态反应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3]。流行病学研究显示[4],银屑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好发于青壮年。传统西医采用激素及光化学疗法,效果尚可,但毒副作用明显,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绿色四联疗法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对照组(66.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23),提示中医绿色四联疗法对于减少皮疹面积作用优于西医治疗;同时对照组和中医绿色四联疗法组患者治疗前皮损积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绿色四联疗法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则进一步证实中医绿色四联疗法可有效减轻皮肤损伤。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西医治疗,中医绿色四联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显著促进皮疹消退,改善皮肤损伤。

实证范畴。多因秉赋不足,外感风寒湿热毒之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热;或饮食失节,脾胃不和,中焦湿阻蕴热。从而导致里热炽盛,入于血分,外发肌肤,引起血热证;余热未解,气机受阻,血行不畅,发生血燥证;若迁延不愈,气滞已久,使血脉瘀阻,或血热、湿热和痰火阻遏脉络,最终形成气滞血瘀的血瘀证。白?的辨证演变过程不会由实转虚,但可兼夹虚证或素体本虚。

燥分内燥和外燥,两者有本质区别。外燥是指燥邪侵袭,耗伤人体津液,出现干燥的证候,如皮肤皲裂、口鼻干燥、口渴、干咳少痰、舌苔干燥等;内燥是指由于血虚、阴液亏损,使机体失去濡润,同样可表现出干燥的证候。白?属实证,多由外邪入里化热,或内热炽盛发病,随着治疗的深入,内热得到控制和减轻,未成虚证,然而热阻气机,血行不畅,则出现无新发皮疹、口不渴、皮疹颜色变淡和干燥性鳞屑这些症状。由此可见,血燥型之燥,既不是外感燥邪,也不是虚证的内燥,而是白?发展过程中独特的中医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临证值得注意。

结语

综上所述,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顽固难治的皮肤病,根除非常困难。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积累,对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出了上述分型的3种演变途径,并认为白?属实证范畴,且不会由实转虚,但可兼夹虚证;另外,分型中的“燥”乃内热炽盛,未成虚证,热阻气机,血行不畅,致血燥型证候。这些观点使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和清晰,更具逻辑性和操作性,更能正确治疗和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谢韶琼,汪青良,宋勋,等.凉血润肤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42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8):743-74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刘旭.加减清瘟败毒饮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30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2): 146-147.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H201483

论文作者:李桂艳1,阚丽君2通迅作者 刁科斯1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  ;  ;  ;  ;  ;  ;  ;  

中医绿色四联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_李桂艳1,阚丽君2通迅作者 刁科斯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