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质结构与层次新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基于儿童终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其对论文,终生论文,启示论文,层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质是一个指向人和事物本质层面的概念。人们普遍认为:于物,品质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即物品所含的劳动量与价值度;于人,品质指的是人在其生命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和特点。品质既是个体内涵的核心内容,又是个体特征外显的重要标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的根本任务就是锻造品质,就是要致力于形成代表人的个性特征、反映人的素质与内涵、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品质,所以有关儿童品质发展与培养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普遍重视。[1] 然而,梳理和分析关于儿童品质的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无论是关于品质的心理学研究还是通过学校校训、儿童教材等体现出来的政府与社会希望儿童具备的品质,[2][3][4]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人们普遍十分关注儿童应具备哪些具体的品质,所以一般都是竭尽全力穷尽所有优秀品质,使用了诸如人格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学习品质、性格品质、思想品质、精神品质、运动品质、劳动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思维品质、审美品质、合作品质、创造性品质、交往品质等众多有关“品质”的词汇,[5][6][7][8]其表达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涉及人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但由于没有深入地研究不同品质的作用、价值及其相互关系,只能采用列举的方式,以尽可能多地涵盖所有各自认为重要的品质,从而呈现出简单罗列、过于分散、杂乱随意等不足。本研究拟克服这种列举的范式,从人终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理论上重新建构儿童品质的结构与层次,描述不同层次品质的价值、作用与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期能够为当前有关儿童品质发展与培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基于儿童终生自主发展的视角建立新的品质结构与层次论 本研究将从个体自我发展的内容构成来划分品质的类属,从品质外显的主要载体来解析品质的层次,从品质层次关系来揭示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 (一)从自我发展的内容构成划分品质的类属 对于任何个体来说,整个世界都是由“自我”和“非我”两部分构成的,个体的发展与变化正是人的“自我”与“非我”这两个世界之间不断转化的结果。从内容构成来看,人的“自我”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性发展和认知发展。其中,身体的发展既包括物化的身体生长与发育,也包括身体运动机能与适应能力的发展,综合起来就构成人的身体品质(我们将其简称为体质),人源于体质的能力即是体力。心性的发展主要指来自“原我”(即最初始的自我)的本能、欲望等人性的发展,由此构成人的心性品质(我们将其简称为心质),人源于心质的潜能和力量即是心力。[9]人的认知发展则主要指人对“自我”和外部环境即“非我”的反应与认识,由此形成人的认识、观念、思想、情感、价值观等,这些都属于人的认知品质(我们将其简称为知质),人源于知质而具备的能力即是人的智力(认识能力)。如此可知,人的体质、心质、知质形成人的综合素质,人的体力、心力、智力构成人的综合能力。 如图1所示,从自我发展的内容构成来看,品质从类属的角度而言可以划分为体质、知质、心质三种,其中体质指人的身体及其所蕴含的运动机能,其内涵侧重于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其运动与适应能力。体质是人的生命的物质特征,是人的生理属性、自然性的具体表现,是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物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一般可以用健康还是不健康、强壮还是不强壮等来区分与度量。知质指人的认知系统及其所蕴含的认知能力。认知指人对客观世界及自我的反应与认识,以及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吸收贮存、加工改造、转换内化的整理与吸收过程。人的认知不仅仅在于对事物的主观反映过程,而且包括其结果,即在认识过程中不断生成、积累与发展的知识观念、思想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知质是人的生命的精神特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是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来源,是体现个体生命价值的主体,一般可以用是非、真假、好坏、善恶、美丑等标准来区分与度量。而心质,则可以理解为人的“心性”品质,是人性中最原始、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人的本能的“动力”,它本质上是中性的,没有好坏、善恶、美丑、是非、真假之分,只有强度、效度与布向等属性,主要发挥一种机制、机能的作用,即心质所蕴含的品质在生命活动中主要表现出“力”的特性,有疏密、大小、多少之分,在发挥作用时可以用时长、方向、大小等维度来衡量。总的来说,体质和知质相对较为具象,心质则相对较为抽象。人的发展就是其体质、知质、心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其中,体质和知质通过“非我”转化为“自我”而来,心质则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内在机制与支持力量。 (二)从品质外显的主要载体解析品质的层次 人的品质是蕴含在人的身心之上、反映个体内涵的表征,这种相对静态的内容、状态与特点要表现出来,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事件”即是人的品质外显的主要载体。 在社会学领域,“事件”一般被人们理解为发生过的具有一定影响的历史或现代事情;在物理学中,“事件”则是指时间和空间所指定的时空中的一点,由信息子排布引发。这里,我们借鉴人们关于“事件”的多种定义,把“事件”理解为人生的“细胞”。“事件”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秩序、目标要求和行为规范,由起点、过程、终点组成。人的所有生命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运动、娱乐、人际交往等,从微观结构而言,正是由一个又一个相互关联同时相对独立的“事件”衔接而成,“事件”是构成人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如生物学所指“细胞”一样。可以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事件”是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的“事件”遵循一定的时空秩序先后衔接、相互影响而成。“事件”是人生这辆列车的“车皮”,是人的品质显现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做事”,就是在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开展一次又一次的行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围绕事件目标而不断发生的行动与行动所构成的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便构成人生和社会。 如前所述,品质是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和特点,是体现人的气质、学识、品位、素质、内涵、修养、精神、价值、人格特征等的重要标识。培养什么样的品质,其实就界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品质的价值指向就是对“做什么样的人”作出诠释与界定。“事件”作为构成生命与社会的基本单元,其价值指向就是对“如何成为这样的人”作出诠释与界定。人的“品质”渗透在人的生命活动的每一个“事件”单元之中,并通过“事件”表现为两种存在状态与发展水平:一种反映人的体质与知质发展得如何,如健康、善良、真诚、重义、淳朴、开朗、勤奋、敬业、爱国、感恩、谦虚、节俭等品质;另一种反映人的心质发展得如何,如主动、机灵、专注、坚持等品质。前一种品质相对看得见,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采用一定的标准对其好坏、善恶、美丑、是非、真假等进行鉴别、评估;后一种则相对内隐,并且没有好坏、善恶、美丑、是非、真假之分,只在强度、效度与布向等属性上存在疏密、大小、多少之别,可以用时长、方向、大小等维度来衡量其有无、强弱、高低等。如图2所示,人的品质由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品质是体现人的动力与能力倾向的内隐品质,是人发展的内在机制与支持力量,即心质;第二层次的品质是反映人的体质与知质的存在状态与发展水平的外显品质,是人发展的具体内容。 第一层次的品质即心质,是一种源于人的本能与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的“意志”的“能动品质”,如人们在智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在交往方面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与合群性,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出来的空间意义上的专注性与时间意义上的坚持性。心质由于根源于人的本能,是人之“原我”的生发,所以主要依靠个体自身的“觉悟”来实现增长与发展。 第二层次的品质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非我”影响并逐渐由“非我”内化而来的品质,是一种可培养的“被动品质”,包括体质和知质,其内容极为广泛,通常由物化的“非我”转化而来,可以通过外力的输入、引导等来获得。心理学“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等范畴意义上的品质就属于这一层次的品质。体质如健美、强壮、健康等;知质如善良、温柔、谦虚、严谨、诚实、朴质、礼让、忠厚、宽容、豁达、勤奋、节俭、爱国、感恩等。相对而言,体质可以通过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方面的调整与控制来获得较好的发展,而知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环境熏陶或直接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三)从品质层次关系揭示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 如前所述,体质、知质和心质分别是人发展的物质表现形式、精神表现形式和内在机制。人的体质发展,即身体的发育发展,是人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相对于人的整体发展而言,体质是人的物质性主体,知质则是人发展的主要精神内容。人从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从对事物的主观反映中,不断选择、吸收、消化外界信息,由此不断形成自己的学识、情感、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等。经由人的认知发展,积累、生成的所有知识观点、思想情感、道德价值观,构成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内容,因而以认知为核心的知质是体现人的社会性的主体。而在人的体质、知质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力量的制约。外部力量主要源于广义上的环境影响,而内部力量即来自人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个体心质发挥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儿童的发展:从人的生命活动开始的那一瞬间起,儿童即从本能出发,在欲望的影响与推动下,不断获得心质的发展,即第一层次品质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地实现体质和知质的发展,即第二层次品质的发展。儿童的体质发展,就像一颗植物的种子萌生一样,从生命被孕育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从其生存的环境中攫取养分,开始从小到大、从矮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发育、生长过程。而在认知活动中,儿童通过对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内的物化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不断积累知识观点、思想情感,并通过内化最终形成儿童自己的精神世界,诸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等。[10]儿童知质的发展就是在持续的探索和认识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而生发于本能和欲望的心质,正是在制约、影响体质和知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实质就是两个层次的品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就是内隐的内在机制与外显的内容形式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质与知质是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儿童发展的内容,是目标与结果意义上的发展领域。而源于人之本性的心质是制约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儿童生存与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源泉。 二、解放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关注儿童支点品质的发展 按照本研究确立的品质结构与层次理论,儿童品质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体质、知质与心质的发展。其中,体质和知质的发展是心质发挥影响并实现其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心质的发展又是儿童自身不断为其体质和知质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与心理保障的过程。因此,体质和知质是主体,是内容,是儿童品质发展的主要方面;心质是机制,是动力,是决定儿童体质与知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的内在关键因素。 (一)运用儿童品质层次论建立儿童品质培养的两重目标 儿童品质层次论把品质划分为生命发展的内容主体和内在机制两个层次,与之相对应,即可建立起儿童品质培养的两重目标。心质的发展是第一重目标,体质和知质的发展是第二重目标。品质作为人的生命特征的核心标识,自然是衡量儿童发展状态与水平的重要标尺。这个“标尺”的主要维度构成就是体质和知质,因为生命不可能没有具体的内容,所以第二重目标即体质和知质的发展既是儿童品质发展的基础目标,也是人的品质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坚持第二重目标,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二重目标上,还应把第一重目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儿童心质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着儿童体质与知质的发展进度与水平,第一重目标是第二重目标能否很好实现的关键,所以第一重目标应是儿童品质发展的核心目标、关键目标,它是促进儿童走向自立、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机,是决定儿童品质最终发展水平与程度的关键之所在。 众所周知,人们对健康的、强壮的儿童体质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一致的,包括对儿童身体的力度、柔韧度、协调性、适应性等运动能力的要求,以及对儿童形体的气质形象、美丽容貌等方面的要求,总体来看是比较一致的,无论种族、地域及时代,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对“健”与“美”的具体标准存在差异而已。但人们对知质,特别是那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伦理道德倾向、融含着思想价值观念、反映着知识技能水平的品质,则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往往会因为政治体制、种族习俗、文化氛围、社会历史渊源、自然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11]人们对心质,即对体现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倾向的品质要求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要说有差别的话,也主要在于人们对这类品质的作用认识不同与重视程度不同。不过,无论人们对儿童体质、知质、心质的发展存在着怎样的愿望与要求,儿童都需要在这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所以应坚持儿童品质发展的两重目标。 (二)激发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促进儿童支点品质的发展 我们姑且不论先天相对稳定、难以改变的遗传因素,既然心质是儿童生存与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源泉,是儿童品质发展的内在动因,那么培养与发展儿童品质,首要的就是要激发、解放儿童发展的这一内在动因、内在力量,在注重儿童体质和知质发展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把促进儿童心质的发展放在首位。那么,心质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的品质?这些具体的品质又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这需要从人的生命活动特征来探讨。 第一,生命都会不同程度地带有一种本能,一种由与生俱来的原生、原始的生存欲望产生的驱动。这种驱动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一切生命活动所蕴含的一种本能力量。[12]正是在这种本能力量的驱动下,生命不断“主动”地去获得生存的空间与养分,从而支持生命的延续、发展、成熟与繁衍。第二,人无一例外都要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寻求自我的存在与发展,由此独立性和合群性是实现人生命价值的前提性品质,即人必须依靠其独立性品质才能实现个性的发展,依靠其合群性品质才能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从而成长为既有自身个性特征,又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个体,实现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共存。[13]第三,人的生命活动由连续的“事件”组成,而要完成每一个“事件”单元,人都需要一些关键品质来支撑。从空间上看,做事需要空间上的集中与专注,因而“专注性”是支持人发展的一种根基性品质;[14]从时间上来看,做事需要时间上的延续和持久,因此“坚持性”是支持人发展的另一根基性品质;[15]从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看,做事需要思维上的灵活、需要方式上的适宜与适用,即人们在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内外条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才能保证成功完成此事。[16]由此从人终生自主发展所需要的内在支持力量与根基品质来看,主动性、独立性、合群性是保障生命个体基本生存的关键品质,专注性、坚持性、灵活性则是实现生命个体更好发展的关键品质,这“六性”即是儿童心质的核心内容。鉴于其对个体终生自主发展发挥的根基性作用,本研究将这“六性”称之为儿童的“支点品质”(见图3)。 实际上,作为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支持力量,儿童心质在儿童自我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支持或阻碍的作用,由此影响并决定着儿童的自我发展。这“六性”正是心质的这种支持或阻碍作用的最重要“表现者”和最主要“承担者”,它们在儿童从本能出发、发展形成各种体质与知质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根基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儿童体质与知质形成的速度与程度。因此,关注、激发、解放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最关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这些“支点品质”的发展。 三、结语:创新儿童品质培养思路,推动儿童终生自主发展 目前心理学界、教育界普遍提倡的善良、勤奋、爱国、感恩、诚信、创新、尽责、团结、知礼、自信、立志、勇敢、求真、宽容、进取、俭朴、无私、公正、沉稳、自由等包含具体内容的品质,在本研究看来,其实都属于知质的范畴。重视和培养这些正向的知质品质,当然并没有错,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引导、灌输、感化等外介手段不是万能的,因为无论是人的个性发展还是社会性发展,体质发展还是知质发展,归根结底都是由人自己完成的。任何外力的作用、外来因素的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即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儿童的发展也不例外。儿童的身体、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观等体质与知质最终能够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怎样的程度与境界,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而非外来手段。[17]因此,儿童品质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重视以“六性”为核心的儿童“支点品质”的发展。道德、认知、身体等范畴的品质(即体质与知质)确实需要发展,但它们都在深层结构上受到心质这一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的制约。 总之,品质是人的生命特征的重要标识,儿童品质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儿童作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儿童的发展,首先在于追求人生的理想与生命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坚持推动儿童品质的正向发展。其次,儿童品质的发展是为其将来的生活与事业奠定人格基础,为其一生的快乐与幸福创造内部条件,因此我们要把儿童品质的发展放在其毕生发展的轨道上,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持续性、复杂性与曲折性,注重儿童的长远发展利益和终生发展规划,摈弃阶段性评价儿童发展水平、过早断言儿童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度的短视做法。再次,儿童品质的发展是儿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现人生理想与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在儿童品质的培养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尊重儿童的基本原则,[18]着力于儿童“支点品质”的发展,支持儿童不断走向自立,最终用儿童的自我教育取代外在形式的教育,实现个体终生自主发展。儿童素质结构与层次结构新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基于儿童终身独立发展的需要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儿童素质结构与层次结构新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基于儿童终身独立发展的需要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