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模式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以来,传统的工业经济依靠科技进步,为人类创造和发展了以巨大物质财富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全球性的严重危机,迫使人们对工业化历程中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人们在不断总结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应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与主要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就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1] 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在“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下,人们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是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由于末端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奇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最佳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物质循环过程。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4]

1.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循环经济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经济。循环经济强调“环境友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在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中要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

3.循环经济是绿色循环型经济,它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消耗、低排放”为核心理念,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反馈式流程。物质和能源在这个反馈式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持久的、最大化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4.循环经济是清洁节约型经济,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减量化,要求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产生量,甚至实现“零排放”。循环经济强调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开发量,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再生能力。

5.循环经济是公众经济。首先,循环经济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问题,它将关注点放在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上,而不仅仅是少数企业或局部区域的利益。其次,循环经济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统一,将原来外部性的问题内部化了。更为重要的是,循环经济的整体出发点是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和保护环境,而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涉及到整体利益、人类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公众性问题。

(三)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

循环经济对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其要求的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即3R原则。[5][6]

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又称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控制方法,旨在以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预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制造商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工艺等方法来减少产品的物质使用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消费中,减量化原则提倡人们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鼓励人们购买可循环使用的物品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的产生。

2.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方法,目的是尽可能多次、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再利用原则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应该具有较长的使用期,而且便于更换零部件,提倡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在消费中,再利用原则提倡人们对产品进行持久使用,抵制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如果人们将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那么就相应地减少了一半的资源消耗和减少了一半的废料。

3.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又称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控制方法,旨在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将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减少到最小。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其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首先要求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减少生产定量产品的能源使用量和污染产生量(即减量化);其次是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来减少产品的生产总量,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即再利用);再次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再次成为资源,加入到经济循环中(再循环)。最后,将无法回收利用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收集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一)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7][8] 第一阶段,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工业化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世界上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阶段相继完成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电力化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这一过程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电力、汽车、飞机、冶金、化学、石油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从机械化大生产进入到自动化大生产的电子时代。20世纪60年代,电子、宇航、原子能、高分子合成工业等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标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了高度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第四阶段,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国家都把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自己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广泛渗透,带动传统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触发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9] 第一阶段,纠正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农、轻、重”产业比例关系(1961~1965年)。着重解决工业、农业和重工业之间,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问题。第二阶段,由重工业化向“加工主导型”转换(1979~1984年)。调整方向是:增加基础产业的投入,重点解决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效率问题,加快通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扩大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加工工业的发展,改善消费品生产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第三阶段,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倾向(1988~1992年)。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图使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部门之间形成平衡的比例关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培育与扶持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结构水平。第四阶段,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结构迅速升级(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应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实施产业结构高级化,推动社会经济保质保量地持续增长和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循环经济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1.循环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要改变传统经济发展的思维和模式,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高技术产业化等有效途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要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应该使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后劲,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质量协调、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第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要能为经济腾飞提供新的空间。应该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无污染的健康食品,为古老的第一产业带来新的腾飞机遇。第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要能为国际竞争开辟新的天地。应该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和环保服务等“绿色产业”,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绿色市场”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显著效益。

循环经济理念的酝酿和形成是人类以沉重的代价换来的认识成果,也是人类实践认识和科学技术知识高度发展的产物。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是因为要实现循环型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并非只控制末端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必须全面彻底地变革能源、材料、制造、建筑、农业等传统技术,以及研制开发环保、节能、节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这些日新月异的高、新、尖技术不仅能够大大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经济形态的变革,而且能够使全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显著的优化与升级,使其科学技术知识的成分不断增加。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的、高消耗的、高污染的产业正在被现代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的、低消耗的、清洁型的产业取代。随着循环经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种“生态化”和“知识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强劲。

2.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上是新、老产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种使物质产品、信息、人力资源和资金从不可持续运行的产业领域向可持续运行的产业领域不断转移,从而能大大增长社会经济财富总量的过程。这种过程决定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经济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来之所以能实现GDP的可持续增长,始终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农村和农业,同时扩大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全国加工工业与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之间缺口的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大力发展基础产业、汽车、经济实用住房等新型加工业上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加快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航空航天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这些产业结构变革正在使我国经济继续向着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一)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之中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之一,它要求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仅局限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应扩展至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的双重调整,按照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进行。从国家全局角度看,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将其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全程控制,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联系与可持续循环

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我们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的质量增长。目前我国产业的分布存在分散、分割、杂乱无序,随意排污的现象,严重浪费了资源,增加了环保治理的成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从以下三个层面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的有机统一: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约型经营和内涵性增长获得企业效益;二是产业园区层次的生态工业网络,通过共生企业间的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使用,实现园区总体的资源和能源增值,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层次的物质循环流动体系,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联系与可持续循环。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学技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是循环经济中的要素,在这诸多的要素中,科学技术又是第一位的。循环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在科学技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复合循环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已经成了制约性要素。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产业结构必须进行结构性变革,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高新技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摆脱资源危机的困境,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科技化和生态化转向。

(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国利用“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中,使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产品特点、甚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传统产业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巨大的市场和物化的信息产品。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绿色高新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效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开发出高效率、高质量、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和产品,提升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五)建立合理化、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总的来看应该是:继续保持“二、三、一”的整体产业结构,且二、三产业产值应保持协调。第二产业应由以往注重数量上的扩张转向内部质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10]

1.促进第二产业的质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传统的第二产业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应该运用知识化和生态化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形成工业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尤其要注重运用知识手段和高新技术方法,提升传统第二产业升级换代,使之适应知识经济和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

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以服务为特征,主要提供无形产品的部门。在现代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集中体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重要条件。我国在加快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配套改革的同时,应该抓紧信息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对外服务贸易市场、技术、人才和劳务市场的培育,积极为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创造条件。同时应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尤其注重发展以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为目标的金融服务与保险业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3.稳定和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21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个战略重点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加快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应该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推动知识密集型的农业迅速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重点强化名、特、优、新和鲜活农副产品生产,并逐步向高档精细和无公害的方向发展,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标签:;  ;  ;  ;  ;  ;  ;  ;  ;  ;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