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进行。以往所采用的传统地籍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字化测量技术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量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主要是就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城镇地籍;应用
引言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行的过程中,针对城镇地籍调查的工作也随之全开的开始。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为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数字化城镇地籍测量的发展现状
地籍测绘工作不仅对技术和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测绘的难度也非常大。因此必须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才能确保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籍测量工作的进行不仅具备了较高的实用功能,同时其在规范土地使用等方面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地籍测量工作。现阶段地籍测量工作的方法有很多,而数字测量技术由于其具有精确度高等各方面的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量工作中。地籍测量工作主要是针对土地的经济价值、用途、位置、面积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测量,然后将所获得的数据录入土地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规范土地使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目前的地籍测量主要采取的是地籍首控测量与根控测量、地籍与宗地图等数字测量技术,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较而言,数字测量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自动化程度高
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最直接的体现。传统地基测量工作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测量工作的内容和强度也相对较高,最终因为工作人员压力的增加而导致测量准确性的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数字测量技术,不仅操作程序非常的简便,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和压力,为地籍测量精确度的有效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精度高
地籍测量工作对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如果采用传统地籍测量方法开展地籍测量工作的话,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反复的进行测量和数据的核算,而这不仅测量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加,同时发生误差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从而影响到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同时由于其处理精确度与准确性相对较高,降低了误差发生的几率,为土地管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整体性强
采用传统地籍测量方法开展地籍测量工作,对地籍测量工作的整体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些影响地籍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的问题。所以,在地籍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的应用和选择数字测量技术,才能促进地籍测量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另外,随着数字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在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政府决策等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土地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地籍测量的技术要点
2.1平面控制测量
2.1.1首级控制测量
(1)测量地点的选择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首要任务。首先充分利用GPS定位系统严密的开展区域内的一级和二级导线控制网,将区域内所设置的各个观测点所记录的一级和二级导线坐标的检测数据与GPS控制网的起算数据相互结合,从而确保地基测量精确度的有效提升。另外,在测量地点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观测点的通视情况予以充分的重视,避免测量点的选择靠近大功率无线发射源,才能确保测量精确度的有效提升。(2)外业实施。根据地籍测量精确度的要求,必须确保测量过程中测量范围区域周边不许存在任何的障碍物,才能确保信号传输的正常进行。在确保信号传输符合要求支护,还要根据测量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才能确保观测值最接近实际水平。而这一步骤的完成则需要同步观测四颗卫星在观测过程中的分布状态。另外,为了促进地籍测量精确度的不断提升,不仅要确保卫星的强度因子小于或者等于6,同时对于天线的高度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比如,在进行气象数据观测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顺利的完成观测任务。在观测的过程中只有在所有指标都达到要求之后,才能根据数据接收机的提示输入实际的观测数据,并按照要求仔细的填写观测记录。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最终的数据处理。信息数据的采集结束之后,必须及时的应用随机设备的软件进行GPS基线向量的结算,并计算出网平差,才能确保最终的平面直角坐标平差值和点位误差数据符合要求。
2.1.2图根导线测量
首先,图根控制测量的布设必须选择符合导线要求的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一级线的图根导线不仅可以以一级导线点的平面控制点为发展基础,同时也可以以二级导线点的平面控制点为发展方向;其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不论是一级或者二级图根导线,必须采用全站仪进行同一侧边角的测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议平差的计算,才能确保测量技术的应用满足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
2.2界址点测量
2.2.1直接法
虽然实际的控制点等级不同,但是不管哪种等级的控制点,都必须采用极坐标法计算得界址点的相关数据,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地籍测量精确度的有效提升。
2.2.2间接法
很多客观因素都是影响地籍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比如,街道内复杂的地段大多存在着隐蔽的界址点。所以针对这些地区的测量难度也相对较大,通常无法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而此时则必须采取间接测量的方法,才能确保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为了确保地籍测量的精确度,如果采用间接测量法的话,那么必须将间接测量法的界址点数量控制在界址点总数的5%以内,然后在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展测量工作,才能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确度符合要求和规范。
2.3测绘具体内容及方法
2.3.1地籍图测绘的内容
首先,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对不同级别的行政界线、界址点、面积大小、用途、坐标地点、土地类型等予以明确的区分,为地籍图测绘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于测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理名称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确保地籍图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在地籍图测绘的过程中必须对界址内具有重大意义的围墙或者栅栏按照地图符号的标准和要求详细的标示出来,才能促进地籍图测绘精确度的有效提升。另外,针对地籍图测绘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纪念牌、雕塑、学校等独立的大宗地物,也必须严格的按照地图符号的标记要求和标准进行详细的标示。
2.3.2编辑房地的平面图
在房地平面图编辑的过程中,必须在自动的CAD环境下,严格的按照要求和标准绘出界址点和房屋的宗地界址点,最后再将宗地所在图的符合按照标准的示意线进行明确的标注。
2.3.3编辑地籍图
如果测绘区域内采用的是全野外采集的方法的话最终的成图方式也必须采用数字化的方式。首先,必须以街道为基础单位,将已经编辑好的街道房地平面图拼接在一起;其次,根据采集好的野外道路数据图等因素叠加在街道房地平面图上;最后,必须仔细的进行地籍图分幅和标号的对比,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的地籍图输出工作。
结束语
总之,随着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地籍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力立.地籍调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孙维才.浅谈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No.5313:125..
论文作者:李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测量论文; 工作论文; 精确度论文; 地籍图论文; 界址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