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014300)?????
【关键词】 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因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363-01
医院内肺部感染是指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等引起的肺实质炎症。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放化疗、侵入性操作、血液透析等广泛应用,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尤其是住院病人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首位,也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2014年医院感染构成比分析,其中肺部(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38%,,其次为泌尿系统占23%、消化系统占16%。
感染因素分析:
(1)年老体弱及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因年老各脏器发生退行性变,支气管纤毛运动降低,肺泡弹性减弱,肺部气道纤毛清除分泌物的功能下降,有效咳嗽能力减弱,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伴有昏迷,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受阻,加之营养失衡、皮质激素的应用使机体抵抗力及防御功能明显下降均可诱发肺部感染。(2)误吸返流的胃内容物及口咽部定植菌,是医院内源性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3、呼吸机的使用以及气管切开呼吸道屏障功能的破坏,是引起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常见因素。4、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为人工气道病人吸痰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导致细菌侵入下呼吸道引发肺部感染。5、损害免疫系统的药物应用,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者的易感性。6、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病人机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菌群紊乱发生真菌感染等,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7、环境卫生条件差和病房空气污染质量差,也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8、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依存性低,手卫生不合格也是导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任何诊疗护理操作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手,手经常接触患者及患者周围环境极易被细菌污染,如不及时的进行规范的六步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部病原菌在操作时尤其是侵入性操作(为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会传播给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9、长期住院: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医院的环境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清洁消毒不彻底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会导致病原菌的接触传播,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这些都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体内定植或发生感染。10医务人员对院内肺部感染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关,强化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预防肺部感染对策及护理措施
2.1 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
2.1.1控制胃内容物返流??使病人采用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2.1.2使用硫糖铝替代H2-受体阻滞剂和抗酸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2.1.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因此应合理使用,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2.2 切断传播途径
2.2.1洗手 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呼吸道插管前或为气管切开病人吸痰前应规范执行“六步洗手法”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2.2.2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雾化液等呼吸道治疗设备的污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等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
2.2.3隔离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定植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如MRSA、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对高危病人如血液病、放化疗患者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2.3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2.4 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2.4.1坚持病室每日通风换气,湿式清扫床铺及地面,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有空气污染时进行紫外线消毒。
2.4.2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2.4.3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接触病人前后和周围环境物品后及进行无菌操作前等;应规范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2.4.4直接接触下呼吸道粘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干燥保存,有条件者使用一次性湿化瓶。
2.4.5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切开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执行无菌技术;吸痰时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2.4.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2.4.7正确执行口腔护理:是减少口腔本身的细菌定植和患者胃一口腔细菌逆向定植,防止细菌向下移行而引发肺部感染的有效手段,如对患者进行口腔保健指导,鼓励或协助患者进食后漱口等。对禁食、高热、昏迷患者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2.4.8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螺纹管、湿化器、接头、呼吸活瓣可拆部分应24~48h更换消毒,浸泡消毒后晾干过程要注意避免污染。有冷凝水时,及时倾倒,防止冷凝液溢入病人气道内,雾化器贮液瓶、罐内液体每24h更换一次。呼吸治疗器械用于新病人时,必须经过认真、严格的清洁、消毒或灭菌,有条件应选用一次性用具。
医院要加强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务人院内感染控制意识,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减少病人在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媛,贾志英,李保军,等.气管插管相关肺部感染的因素及对策[J].河北医药,2011,31(9):1108-1109.
[2]王妍,顾勤.建立人工气道时限与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8(12):1701-1703.
[3]胡国宏.麻醉机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892-893.
论文作者:王小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病人论文; 肺部论文; 患者论文; 呼吸道论文; 医院论文; 病原菌论文; 操作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