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分析论文_刘月

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分析论文_刘月

天津市南港工业区水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8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供水管网的管理制度和体制已经不能够很好推进供水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供水品质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要建立和健全管网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精细化管理对于城市供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供水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供水的现代化。

关键词:供水水质;服务保障;精细化管理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供水水源地水质普遍呈现恶化趋势,各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为了实现提高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水平,达到预防、降低风险,减少健康危害的目的,迫切需要提升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管理工作水平。

一、城市供水管网概述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主要存在分布广但不均匀、使用管材多样化、管道埋设标准不同、部分管网老化等问题。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广且人口众多,城市建设中管网分布较为广泛。而相当数量的老城区由于早年规划的滞后性,使得管网管径偏小,虽然分布较广但不能适用城市人口的用水量。另有相当数量的管网交叉、重叠铺设,使得整体布局混乱。在管材方面,不仅有常见的水泥管、镀锌管、PE管,还有相当数目的尼龙管、玻璃钢管等。管道在埋设时,又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和标准化规定的缺失,很多供水管在铺设时需要避开电缆、通讯光缆以及城市排水管道等,所以,其实际铺设深度往往过浅或者过深。管网常用管材中镀锌管和焊接钢管,以及钢筋混凝土管一般使用年限是 20 年;玻璃管可使用30 年;PE 类管材寿命 50 年。然而,现实中城市管网好多超过 90年铺设的官网仍在仅需使用。

二、优化供水管网水质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水源水质的监控

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和汇报,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水源水质的监控,按规定划分饮用水源三级保护区并设置警示牌,严禁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和人为污染水源的活动,加强水源巡查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供水企业和环保部门的信息互通,加强企业水源水质日常检测和预警监测工作。

(二)对水厂进行必要的工艺技改

由于水厂一般建成时间较长,出水水质要求往往落后于新国标的要求,必要的工艺技改势在必行,但水厂净水工艺的技术改造应根据投入产出原则确定是否需要改造,怎样进行改造。供水企业新的投入可能成为今后增加成本的主要因素或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所引起的折旧、大修、利息已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以最少的投入和成本,把原水存在的污染物含量处理成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如出厂水水质有项目超标,超标项目属常规处理或现有工艺能处理的范围,则应分析是管理原因或是某些工艺环节不合理,针对原因予以改进;如超标的项目属常规处理工艺不能去除的,则用先进的技术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使现有公司工艺设备处于经济合理的状态,否则针对超标项目选用合理的深度处理工艺。新建水厂将使用更加先进工艺,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和应急处置水平,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水平。

(三)优化改造管网

改造并维修部分老化、腐蚀或出现问题的管网。排查城市的供水管网,依据官网的老化程度进行改造、更换。严格控制用于改造的新管材,确保管材的使用达到城市用水的标准,并尽量选取高新技术下的新型 PE 管或者球墨铸铁管。另外,建立完善的官网档案,使得每根管道的位置、材质、寿命、出场时间都清晰被记录。

(四)定期对管网水质和管道检查

定期检测管网水质能够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动。而管道的检测和维修,则要求在管道的布置时尽量将坑挖深,在可能出现漏水的开口处用沙袋围挡,以保证泥砂等杂物不会进入到管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定期对管网清洁

定期清洁管网,排除盲肠管网、低流速管网、末端管网以及新装管网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有效保证城市管网水质。

(六)强化过程水质的动态管理

1.加强水厂生产运营管理

提高出厂水质量是衡量一个水厂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我们要把提高水质当成水厂的“纲”,把国家饮用水标准当作起码标准,努力提高水质管理水平,树立强烈的水质意识和水质观念。注重生产过程管理、在线仪表的管理以及与水质密切相关的设备管理;选好用好混凝剂、消毒剂、助凝剂和助滤剂;优化运行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本着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药耗的原则,制定各工艺环节合理的出厂水水质标准并严格执行。

2.加强配水管网的水质管理

要保证用户用到合格的水,需要高标准的出厂水水质、合格的管材以及配水管网的日常管理。加强管道施工质量管理,坚持新安装或维修管道工程竣工通水前的冲洗消毒和检测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排放管网盲管水或末梢水;加强管网巡视、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管网漏情;加强对管网二次供水设备的清洗消毒等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网二次污染;建立严格的管网水质检测制度,动态合理设置监测点,如有条件可实施管网水质在线监测,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使供水企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种内控指标,切实改善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

三、供水水质服务保障

由于国家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监测和行政监督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水质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水质管理,树立“全过程”、“全员”、“多屏障”的水质安全理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必须致力于解决的系统问题。

(一)建立健全企业水质卫生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水质是供水企业的“生命”,用户水质稳定达标工作覆盖了供水企业生产全过程,涉及部门众多,因此首先要有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是不断完善水质相关管理制度,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水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完善相关水质管理制度和预案,如《水质管理和水质检测制度》、《水质信息报告制度》、《原水突发污染应急处置预案》、《自来水公共卫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为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建立水质信息网络

公司内部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和三级水质管理体系之间建立了水质信息畅通机制;公司与市卫生部门、市环保部门以及市水务部门建立了水质信息联系机制;还通过 24 小时服务热线收集解决用户水质问题;利用每年走访大中用户和举办用户座谈会,听取用户对公司供水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预警监测能力建设

突发事故和人为破坏事故可能成为供水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供水水质,因此供水企业还应重视应急能力建设和预警监测能力建设,确保供水安全。首先是应急预案的建立和演练,其次是应急能力硬件建设和技术储备。在不断夯实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聘请专业机构指导,系统风险评价,规范编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处置科学技术手段的建设,内外(行业和职能部门)形成完善应急处置体系。

总之,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部门有责任和义务来加强供水能力建设,取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千方百计来提升自身制水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的为老百姓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潘景盛.浅析精细化管理在保障供水水质与服务中的应用[J].供水技术,2011,04

[2]陈国光,孟明群,钱静汝.加强水质管理保障供水水质[J].给水排水,2011,10

[3]张震宇.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与整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5

[4]刘渊博.陕西省武功镇供水水质污染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月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分析论文_刘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