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研究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研究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3)03-0033-07

实践性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品格,这决定了它一经产生,必然走向大众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大众化的过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①。当代中国马克思大众化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价值引导、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在于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现实生产生活实践。如何面向大众总结和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所构成的中国经验,不仅对中国有意义,而且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一大贡献。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追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承载着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管用有效,就在于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解释现实、指导实践;在于它把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结合起来,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实践。反过来看,大众化能够有效地证实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能够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阐释力,由此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巨大空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西方的外来文化,不是中国本土自生的一种文化,它是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引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就是由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到多数人所理解和掌握,并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这一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实践中有不同的形式,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广大的群众性。民族性奠定了思想理论的生长土壤,一定民族的历史实践就是整个历史的一面镜子。时代性表明了思想理论的先进程度,标识着历史规律、历史趋势、历史潮流的显著特征。群众性显示着理论的智慧源泉和立场倾向,决定了理论的政治属性,同时也是理论的社会根源。群众性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进程来看,当代中国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实现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以及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三件大事,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轨道上来这三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实践,其理论的结晶就是“毛泽东思想”;其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推进和突破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其理论结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怎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这三大问题,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标志着对于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理解更为深刻,标志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强有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正确回答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所没有涉及的问题,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新质要素,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形态。

在实现两大历史任务、三件大事和三大突破的过程中,大众化的过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吸收和内化、结合和转化、突破和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主体的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精髓,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同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风格上的空间转换,在理论应用域上的时间转换,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和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思想解放,突破不适应当代实际要求的经验,推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创造,提出新的思想观点、概念论断、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大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是形成、发展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以一种反思的精神,从宽广的历史视野出发客观分析人们的现实实践,特别是分析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这往往包含着理论致思的方向,成为理论发展的动力。其次是通过具体的抽象,把现实中具有历史合理性和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揭示现实实践的本质及其历史必然性,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群众创造理论的体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大众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加以认真的概括和提炼,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与国情吻合,做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再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还要看到,大众的实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是服务人民大众的理论,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因此,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伪还要依靠实践中的大众。离开大众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合理存在的依据,更不要说它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了。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

一切理论与“主义”都具有其内在主体规定或主体意向,都具有其价值归属。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化了的人类”,也就是被马克思称为既是历史“剧中人”,同时也是“剧作者”的“人民群众”。②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邀请他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要用尽量简洁的字句来表达描绘对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的界定。恩格斯的答案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这段话之外,再也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这段话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思想体系的理念内核。④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向。

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前提要界定“人”的概念。这里的“人”,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的“大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大众”的概念曾在多种意义上进行描述,其所谓的“大众”也都曾包含广泛的、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无产阶级的定义是“人民大众”,而对于农民和小资产者则以“国民大众”来指称。列宁的“大众”概念,则细分为工人大众、农民大众、厂主大众、地主大众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毛泽东将“一切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压迫、损害或限制的人们”⑤,即一切“革命阶级”称之为“人民大众”。而当下中国的“大众”,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认同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价值认同性的公民。

“以人为本”首要关照个体的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发展,多元多样多变已经越来越鲜明地成为当下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个体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分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生存环境与价值追求的变化等等,都使当代大众的多质性显现得越来越强烈、鲜明。因而,“大众”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统合、多样并存的范畴。正视和尊重“大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利益诉求中的个体差异势必构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准则。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按照经典作家的说法,人的需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人的自身的规定性,是人的全部活力的原动力。这些理念在党的历代领导人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如,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⑥。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之一,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将“三个代表”视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新境界,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主旨在现阶段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的历史定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概括,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要建立于个体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是作为个体的受教育的“人”的深层价值秩序位移、解构和重建的过程,也是解决现实问题和个人自身利益矛盾问题相统一协调的过程,是主体认识和客观条件趋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论述的大众文化对人的主体性进行的消解。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技术世界中,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丧失了真正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而个人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包围、改造下,日益失去自己的头脑和判断能力,成为纯粹被动的文化受众和消费者。而大众化,是人民大众学习了解掌握和实践代表自己阶级意志的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的过程,恰恰是解决理论的主体性的过程。按照康德的说法,人的理论理性、实践理性与一定共同体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紧密有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提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大众共同体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出大众理论理性、实践理性等这些具有确切内涵的概念,即它特指我们自己国家的人民群众的整体认知、意志能力及其发展水平。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因素是否充分发挥对于提升大众化效果有重要影响。要在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作用和制度文明整合功能的前提下,在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的协同互动中,确立“化物”与“化人”的相互生成关系,才能克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躲避现实、远离大众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最终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的本质的真正体现,具有更高的价值意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状况可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的解放,但阶级的解放不等于人的解放,阶级的解放的目的和归宿是人的解放。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⑦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这其中,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目的。对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来说,人的现代化是可以预见的阶段性渐进目标,要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等四个方面初步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三、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思路

马克思主义凝结了19世纪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最丰硕成果,是全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体现,内在蕴含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一直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展开的。或者说,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往往会出现把这三部分“体系化”甚至完全割裂开来的现象。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研究过政治史、文化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外交学以及英国、法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可以说,当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都被它吸收采纳,马克思主义是兼百家之长、集历史思想文化精华而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

纯粹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考察,就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自己的理论进行过体系化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之所以形成今天这样“体系化”的局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⑧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产生的现实需要,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列宁为了让马克思主义迅速普及,成为工人阶级的理论武器而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化,这是由其最终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所决定的,也是一切理论服从实践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虽然不能简单的体系化,但是可以按照层次化结构来理解。层次化和体系化有所区别,它是在承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逻辑整体下展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层次可以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具体观点。基本原理在整体理论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它阐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用来观察世界、分析对象、解决问题和制定策略的总的指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核环节。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中居于中间层次,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历史地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理论抽象去逻辑地分析推导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具体观点是指对马克思主义中针对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特定的时代条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为特定的社会发展提出的具体观点。事实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马克思主义,也具备统一的科学结构范式,必须是三个学科集中起来的一个整体,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理论逻辑规律。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要建立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

首先,从整体内容上看,推进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想的途径,追求的是共享的价值,这既包含建立思想道德共契的社会秩序的价值诉求,又包含建立发展和谐社会人文环境的利益诉求,还包含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统一的基础上,内在的体现着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具体观点的内在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出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离开了整体性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依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来看,包含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思维方法,包含了所有制与分配、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关系等方面的新的经济学思考,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消灭剥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再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当前社会发展中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和人民大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诸如房价高企、入学困难、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如果单一地从经济学、社会学或是管理学某一方面来解读和分析,都不可能真正把问题说清楚,也不可能让大众真正信服,必须系统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加以考虑。“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⑨理论的彻底性,就在于理论的科学性、完整性。

整体推进大众化还必须突出重点。尽管马克思主义包罗万象,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内容仍是最基本、最主要、最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东西,它们由此也应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主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把握社会,揭示出生产力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从而确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都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反观世界历史潮流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只是对马克思历程的倒转方式,按照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的说法,“马克思这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不断地从哲学转向政治学和经济学,以此作为他的思想的中心部分;而1920年以后涌现的这个传统的继承者们,却不断地从经济学和政治学转回到哲学——放弃了直接涉及成熟马克思极为关切的问题”。这就是说,当今时代,只有抓住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根本性问题,才能够真正进入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中,否则都在低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谈论马克思,这样一来,必然失去大众。

再次,从时间维度上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联系。这三者其实是一个以不同主题为中心而分阶段展开的过程。第一阶段以“取得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胜利”为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第二阶段以“把中国引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主题,这一阶段,毛泽东思想有了新发展,中国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阶段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题,这一阶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转化过程,表现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连贯主体。如果将其割裂开来,或只强调某一部分,就不能讲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及其产生的来龙去脉,不能讲清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不能讲清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无法解释当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现实的运动,也是历史的过程。因而将现实与历史对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放在历史进程中研究其不同时期的大众化内涵和任务,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整体上更为精准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且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自身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它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工人运动此起彼伏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曾有种种试图变革社会关系、调和社会矛盾的思潮或学说,但都没能获得真正成功。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的原因在于真正立足时代发展、反映现实需求,反映和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把工人阶级作为新世界的缔造者。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地受到攻击和误解,但是之所以不仅没有被击倒,反而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彻底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性,成为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⑩。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从而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体现其大众化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来源于它的基本品格——彻底的实践精神,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矛盾运动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和境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价值正源于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立足现实,不断地探索真理、认识真理,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指向。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与指向性。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遇到新问题等都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地中国化和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来,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转换问题域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固定化”,它是开放性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发展百年历程中分为四个阶段:五四时期、延安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其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与指向性。马克思曾说:“光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也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只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发展的态度,才能有一个大众化的合理前提。其次,任何一种理论的推进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特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完成则更深刻地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不断的面向中国,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担当起引导大众的历史责任。理论的价值在于运用。深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离开了现时代的特征,离开了大众当前的实际生活和需要,大众化就没有找到对象,大众也不会关心这种理论,大众化就是一句空口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也在不停顿地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推进着现代化的过程。这正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生机和力量所在。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放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把握。马克思曾经预言: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历史就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当今时代,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和客观趋势,全球化的大背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既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能借鉴吸收全球多样化的优秀文化成果,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多的课题。随着中国和平崛起,增强国际话语权已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使关于不同具体问题的话语表述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要求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推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⑦⑧⑨(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689、506、11、13页。

②杨楹、卢坤:《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④刘建军:《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⑩《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页。

标签:;  ;  ;  ;  ;  ;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研究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