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分析我院两年来儿科输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及效果评价。结果 在儿科开展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护理技术得到了提高,患儿安全得到了保障。结论 建立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技术的安全管理体系,丰富技术内涵,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对加快儿科静脉输液专业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儿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因素;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患矛盾的焦点。由于小儿群体的特殊性,关注的人较多,小儿的血管细小不明显,耐受力差,穿刺时不能积极配合。患儿家长对穿刺技术期望值较高等等原因,容易发生护患矛盾,甚至引发纠纷。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加强儿科护士风险意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保证患儿的安全以及护士和谐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1风险因素
1.1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认真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和药物零差价的实施,儿童门诊、住院的输液比例逐渐增多,而有限的护理人员常不堪负重,使得护理人员产生烦躁的心理,以至于思想不集中。如核对患者基本情况、药品及其剂量均采取“走官场”,难免有差错事件发生。为了快速简化患儿的输液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转抄治疗卡也是能化简就化简,而且字迹潦草,甚至有修改的的地方,这种不规范、不认真的行为常能诱发安全隐患。
1.2用药安全意识不到位
随着新药不断上市,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药物配伍表早已落后于药物更新,许多药物无从查询配伍禁忌,而临床上凭借工作经验,多数药物不要求做药物过敏试验,但由于患儿的个性差异,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1.3无法避免的患儿本身因素
患儿对静脉输液侵袭性伤害恐惧心理,常哭闹、不配合。小儿静脉细小,因脱水或肥胖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
1.4护理人员心理压力
由于家长对患儿的静脉穿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给护理人员心理造成一定压力,特别是患儿家长及患儿不配合的难度更大,有时候,越是紧张越不能顺利完成操作。
1.5对陪护人员交代不清、巡回不及时
在每日患者输液的高峰,护理人员忙于快速给患儿输上药液,而对陪护家长的一些交代事项常过于简单,在巡回中也是走马观花,有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如药液外渗、局部皮疹、轻微药物不良反应等。
1.6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不能及时的识别患儿的异常反应,如药物作用、副作用,输液过快或过慢带来的不适。或有时即使发现也不能及时独立处理。操作技术不熟练,特别是多次给患儿穿刺不成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7缺乏良好的交流
特别是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理人员,她们本身多数也是独生子女,所以,多数人员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个性。讲话直来直去,甚至口无遮挡或不分场合乱讲话。对患者多使用祈使句、命令式、交代式语言。虽无恶意,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特别是服务不到位或有差错的时候。患者就能以其为借口与医护人员“摆事实讲道理”,认为服务态度不好,工作不负责任。来胡搅蛮缠。
2儿科静脉输液的对策
2.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家庭和工作上事情较多,且相互参杂。难免工作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情绪波动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时护理人员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相互配合。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病情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并嘱咐患儿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问题及时通知护理人员,配合护理人员检查用药等问题,已达到共同协作,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2.2 加强输液流程中的管理
检查药液,挂药前治疗护士再次检查药液。双重核对,治疗护士挂药,静脉穿刺前,对患儿姓名采用腕带标识制度和呼唤应答法,进行双重核对。对婴幼家属回答患儿姓名正确,并核对腕带无误后方可挂药穿刺。穿刺前检查针的型号,有效期,结束穿刺后粘贴写有穿刺者姓名和穿刺时间的标签,PICC置管专人护理。加强巡视,分组到人头,输液时及时巡回患儿,尤其是危重儿及婴幼儿。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质,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急性左心衰。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外渗,有无胸闷,皮疹等过敏征象。与家属沟通交流,解答疑问,及时更换续液。
2.3药物方面
保证液体和药物的可靠性。药物专人管理,各类药品定位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检查,发现过期、变色、沉淀等情况应立即更换。所使用的药品由药局统一发放,不使用患儿家长自己提供的药物。加入药物的液体不超过2小时,抗菌素现用现配。使用前认真检查药物及液体的质量。输液过程中如发现前后用药接触时发生沉淀、浑浊变色等配伍禁忌,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调节用药方案,达到合理用药。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患儿用药的安全性。
2.4严格无菌操作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治疗室环境清洁,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操作台面每日用含氯制剂擦拭。配药过程中,采取1人1注射器的原则。加入多种药物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使用粗针头,减少瓶塞进入及微粒的污染。静脉穿刺时,穿刺部位皮肤彻底消毒待干,重复穿刺时更换针头,通过这些措施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
2.5加强风险管理
加强风险管理,首先是让护理从思想上重视风险的潜在影响。管理人员应该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潜在风险的预防范。并每月统计因风险管理不善导致的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管理人员应将上报的不良事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找出系统中的问题及人的问题,一方面完善系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通过不断地反馈调节不断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潜在风险。
3讨论
总之,儿科输液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进程,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把护理技能不断升华;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法律意识,把护理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中心位置。
参考文献:
[1]潘慧。儿科静脉输液常见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9(2):310。
[2]林晓枫,张秀玲,张晶。儿科静脉输液中护理风险因素安全管理[J],健康必读,2012,7:118。
论文作者:阿丝古丽.巴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儿科论文; 药物论文; 风险论文; 家长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