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论文_沈萍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论文_沈萍萍

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沈萍萍

【摘 要】综观数学课的结尾,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结尾形式过于单调、结构模式过于呆板、结尾语言“约定俗成”。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数学课的结尾,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情境创设式结尾、巩固延伸式结尾、悬念诱发式结尾、趣味游戏式结尾。

【关键词】数学课;结尾;情境;延伸;悬念;游戏

写文章要 “凤头、熊腰、豹尾”之说,我们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平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课堂导入十分精彩,教学过程设计也很好,可结尾不太讲究,草草收尾结束。在课堂结尾时,教师一般都以总结的方式结束新课,通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千篇一律的问答,很难形成教学高潮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然而,一堂好的课,就如一首乐曲,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好的结尾,起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出精彩的结尾呢?

一、巩固延伸式结尾

巩固延伸式结尾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新知,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其表现形式是在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志趣相融,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新的兴趣,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

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 2 个、3 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2,四边形内角和是180×3,五边形内角和是 180×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二、悬念诱发式结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一堂课的结尾并非是知识传授

的终止,而恰恰又是新知识滋生的开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有意设置悬念,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达到长篇小说中:“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这种结尾的创设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而且也会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在下课之前,可巧设悬念,提出:“为什么一年有 365 天?而有的一年又有 366 天?为什么通常每 4 年里有一个闰年呢?”等有趣问题,当学生“心未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从讲台里亮出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并告诉学生:“这些有趣的问题,《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部有明确的答案,大家课外可以去阅读。”

三、趣味游戏式结尾

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游戏可采取找朋友、摘智慧果、走迷宫、逛动物园等形式,比较适合低段数学课堂结尾。如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时,设计了“动脑筋,离教室”的结尾:游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片,以及自己的学号数说对“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者“几能被几整除”、“几能整除几”中任意一句,就可以走出教室。

四、情境创设式结尾

一堂数学课,我们往往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入新课,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我们同样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作为一堂课的结尾,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小学生在一节课上大约有 20 分时间思维处于活跃期,而到了后半节课,特别是临近结束时,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此时创设情境,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创设欣赏式结尾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结尾,教师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资源,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整体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也可以通过听数学童话、故事,看幻灯录像,听音乐、唱儿歌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离开课堂。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艺术使数学课更为精彩。良好的课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有引人深入的开头,更应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使学生回味无穷,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课结尾的方式有很多,适合教材的、适合学情的才是最好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共同努力设计出具有特色、富有实效的结尾,为学生的乐学而努力探索。

论文作者:沈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论文_沈萍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