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杨正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杨正午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目前许多大型城市都在积极地兴建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但是在兴建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快速的发展阶段对于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巨大的挑战。科学的轨道交通管理工作可以提前预防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损伤降到最低,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鉴于此,文章首先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1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1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控制活动,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分析项目中所存在不安全因素,从技术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以达到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对于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影响车站安全的因素有多种多样,突发性强,如果没有及时的对细小的安全问题加以控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果管理质量不能够有效的管控,必然会出现操作不符合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1.2设备因素

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是设备,设备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因此,首先需要有效管理设备和定期维护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使轨道交通安全,持续,稳定的运营下去。若是设备管理不认真,不彻底,则会导致细小的安全隐患被忽略。细节问题长期忽略,会导致运营风险增加,最终会导致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地铁在日常运行中,通信系统,调度系统,安全系统都需要电气设备的支持,如果在平时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做到按时定期检修和维护,或者没有在设备的全面系统性检测中对其中细节进行检测进而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隐藏问题,或者是设备的检测不全面效果较差,这些都会使得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增加,为乘客和地铁员工带来危险。

1.3人员因素

地铁从业人员是保障地铁稳定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组成因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十分重要。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尚未及时与轨道交通规模相匹配,其从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与轨交通安全运营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这使得轨道交通运行中常常发生安全性的问题。日常工作中,部分车站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其存在安全运行规范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工作中对安全预防的内容较少,只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后才会对其进行事后的处理,这使得安全管理中存在缺乏风险控制、缺乏动态管理等缺陷,尤其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于不规范操作可能存在风险,其会抱着侥幸心理,即“不规范操作也很大几率不会导致安全事故”,进而没有严格遵照作业标准和安全生产规范,同样会使得地铁不能稳定运行,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2.1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对各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承担责任的规定,它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因此,在运营安全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一是细化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和人员的安全责任,从公司领导到各岗位员工的安全责任进行了全面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二是严格安全责任的考核,将安全责任的考核与对各级安全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定期进行考核,并按照安全生产奖励措施给予奖励,从而使员工明确自身的责、权、利,激发员工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强化“一岗双责”责任制。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原则,强化各级安全责任文化意识,从公司领导到各运营公司负责人等,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各项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形成“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态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积极整治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检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就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现场规程的要求等。通过安全检查,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改善作业环境,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在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中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综合性的安全检查等。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治理方案。对于一般隐患,集团、公司、车间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

2.3提高轨道交通设备的安全性能

轨道交通设备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设备包括机电设备、车辆设备等,必须要保证这些设备的安全性能,才能够使得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包含着许多的设备,对于每一个设备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设备的技术水平表现,比如说对于屏蔽门进行优化,从而避免上下车时由于过于拥堵而造成乘客的跌落,同时再对于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加以有效的应用,从而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还有引入先进的灭火系统等。只有使得设备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够进一步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2.4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

为了使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必须要对于应急预案加以完善,同时还要强化应急管理,这样才能够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及时地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比如说在发生地震、火灾或者恐怖袭击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乘客也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救,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这些突发事件对于人们的影响。比如说可以可以开展消防安全月的主题活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消防知识进行宣传,同时定期的针对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进行演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2.5建立有效的安全运营评估体系

由于有许多的因素都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这些安全问题出现之后,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及时地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为此,就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运营评估体系,通过对于安全评估体系的有效应用,来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地对其进行处理。在进行安全运营评估体系的建立时,要全面评价各个区段的环境、机电系统、车辆系统等对于轨道安全运营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提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结语

目前,在许多城市之中,轨道交通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而且绝大部分地区的轨道交通都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运营时代,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这些安全问题加以预防和处理,从而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为广大乘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曾笑雨,刘苏,张奇,等.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1):90-94.

[2]陈岳剑,邢宗义,黄超,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模拟沙盘列车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2):57-61.

[3]雷艳鹤,雷金鹤.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略探讨[J].世界家苑,2011,(10).

[4]金淮,张成满,马雪梅,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J].都市快轨交通,2010,23(1).

论文作者:杨正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杨正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