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血管事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冯峰,许海彬

急性心血管事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冯峰,许海彬

冯 峰,许海彬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血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开展针对性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急性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7%,急性肺栓塞总有效率为100.0%,急性左心衰竭总有效率为92.3%,急性心肌梗死总有效率为92.9%,主动脉夹层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结论: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需做到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坚持锻炼,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心血管;临床治疗;效果

心血管疾病属于人体循环系统疾病,而在该系统中主要成分为对血液予以输送的组织或者器官,例如心脏、动静脉或者微血管等[1]。心血管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动脉硬化疾病关联,故而可将其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临床中以后者多发,且病情严重,发病急骤,早期症状不典型。在急性心血管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肺栓塞等。为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为38至69岁,平均(52.7±3.5)岁。疾病类型:急性心绞痛24例,急性肺栓塞5例,急性左心衰竭13例,14例为急性心肌梗死,4例为主动脉夹层。

1.2 临床表现

①本组有24例为急性心绞痛,主要表现为在情绪激动或者劳动时,前胸会出现压榨性疼痛,且呈阵发性发作。给予硝酸酯制剂或者休息片刻后即可消失。发作持续时间为3-5min,可一天多次或者几天一次,具有不规律性;发作时心电图改变。②本组有5例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类型多样,不具有特异性,例如呼吸困难、发热、咯血以及胸疼剧烈等,需接受肺部CT或肺血管造影后才能确诊。③13例为急性左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端坐呼吸、心动过快、出冷汗、咳痰且为粉红色泡沫状、呼吸困难以及两肺湿性啰音等。④14例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骨后有持续剧烈压榨性疼痛,血清心肌酶学与心肌标记物增高,行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存在心肌急性损伤、坏死与缺血等病变。⑤4例为主动脉夹层,表现为发病急骤,发热、咯血、疼痛持续且剧烈,为撕裂样,无法耐受,经血管彩超及CT检查协助诊断。

1.3 治疗方法

①急性心绞痛:给予0.5mg硝酸甘油放于舌下,使患者含化,约2min即可起效。此外还可以给予β-阻滞剂、硝酸脂质剂或者Ca离子拮抗剂等。②急性肺栓塞: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则给予溶栓与抗凝治疗,治疗重点在于对低血压与心功能不全予以纠正,同时还需注重对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的治疗以及止痛等。若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行外科手术。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取坐位,下垂双腿,对缺氧予以快速纠正,而后行镇静、强心以及快速利尿等处理,需使用血管扩张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重点在于将梗死面积限制并缩小,给予溶栓疗法,若有必要需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

在给予常规吸氧、抗心律失常、对冠脉予以扩张、镇静以及止痛等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溶栓治疗。若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可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00m,长期服用。⑤主动脉夹层:治疗重点在于将心肌收缩力减弱,同时缓解左室收缩速度,降低外周动脉压。给予所有患者止痛处理,主要使用镇静剂与吗啡,同时给予输血、降压以及对血容量进行补充等治疗,同时为积极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赢得时机。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各项指标改善明显;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改变甚至恶化。

2 结果

①急性心绞痛:共24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7%;②急性肺栓塞:共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③急性左心衰竭:共13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3%;④急性心肌梗死:共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9%;⑤主动脉夹层:共4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故而类型多样,在治疗时也比较复杂,且预后较差,有较多后遗症,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而后再给予早期治疗,这也是强化疗效与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措施。临床分析发现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众多,不仅受到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如吸烟、年龄、饮食类别以及饮酒等[2]。因此,需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需戒烟限酒,日饮酒量在50g以下,同时需对体重予以控制;采用低盐、低热量以及低脂食物,对蛋白质予以适当补充,多食用新鲜水果与蔬菜,补充纤维素,定期排便,并保证其通畅性;坚持锻炼,可选择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对于基础疾病则需采取服药干预措施,对血糖、血脂以及血压予以全面干预,进而对心血管事件链予以全面干预,构筑全面防线。尤其是老年患者,若其血脂异常,则需对高密度脂蛋白予以提升同时降低总胆固醇,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

在本研究中共选取60例患者,结合患者临床具体表现确诊后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急性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7%,急性肺栓塞为100.0%,急性左心衰竭为92.3%,急性心肌梗死为92.9%,主动脉夹层为75.0%。与多位学者[3-4]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需做到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坚持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翠萍,罗传皊,周俊平等.急性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5):296-296.

[2]韩林海.急性心血管3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4):62-63.

[3]刘洁茹.10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517-518.

[4]周小林.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202-203.

论文作者:冯峰,许海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血管事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冯峰,许海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