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备课本上的《〈史记〉选读》教学故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记论文,选读论文,写在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高二备课组,从2010年11月16日始开设《〈史记〉选读》,至2010年12月30日结束,共计32课时。选上其中7篇课文,外加1次导读讲座、2次检测和1次探究小论文交流。整个选修模块教学热气腾腾,学生学习充满热情。我和备课组老师秉持“教学即学习”“教学即研究”的理念,上课、听课、研讨,有不少困惑,也思考探索了许多问题。在此期间,我写下近3万字的教学叙事,涉及《〈史记〉选读》选修教学的方方面面。现在选出其中10则,与大家分享来自选修教学现场的困惑、思考和探索。
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下午第三节课,我在学校电教室为全体高二学生开了一个电视讲座,题目叫“说不尽的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主要讲了几个方面:1.司马迁生平和《史记》写作;2.《史记》名称的由来;3.为什么要读《史记》;4.教学安排和要求;5.怎样学习《〈史记〉选读》。讲座结尾,我引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改动一下表达自己的期望和祝愿:“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史记》,阅读经典,我有一所精神的小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学们,我们上路吧!”据在班上听课的老师讲,讲座开始有同学不好好听,以为是老生常谈,等我讲到《太史公自序》,尤其读到司马迁接受父亲遗命那段文字时,他们为之动容,听得很认真;我讲到陈胜当年的长工伙伴看到他的王宫后发出“夥矣涉之为王沉沉者”的感叹,他们说老师模仿的那种神态和语调让他们听得很入迷;教室里很安静,学生都在那儿翻看《〈史记〉选读》课本……看来,火点燃了,瘾头上来了,人气聚起来了。这次讲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二、我课堂上喊了两声“他妈的!”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多功能厅,我开设了一节组内公开课,讲的是《高祖本纪》第一课时。原文是这样介绍后来的高祖当时的刘三的:“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备课时我就在反复琢磨,怎样让学生体会刘三这种既大度又不免有点痞相的性格?我的眼光落在“廷中吏无所不狎侮”的“狎侮”二字上。“狎侮”课本上解释为“戏弄耍笑”,《古代汉语词典》训为“轻慢戏侮”。但这种书面的、冷冰冰的解释,无法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让历史人物“立”起来、“活”起来。果然,我问学生什么叫“狎侮”,学生有的说“喜欢骂人”,有的说“好作弄人”……我笑着摇摇头。刘三这个家伙大大咧咧,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喜欢说大话,没轻没重,没大没小,说话很粗俗也很江湖,但他碰到什么人都自来熟,很有朋友缘,别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觉得很轻松。“他妈的!老萧,我们喝!”学生大笑,听课的老师也笑,随即不断地点头。讲到刘邦空手赴沛令宴会并“狎侮诸客”时,我抬起头,手一指听课的王老师几个人,说:“哟,老王你也来啦!他妈的,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了!……”听课师生大笑,后排有两个调皮的学生竟然互相推搡起来……
评课时几位老师都提到,课上两个“他妈的”很有匠心:就像“发”地皮菜之类干货一样——“发”地皮菜需要水,这节课则运用原生态的戏谑语言,使历史人物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我补充谈了自己的思考,我说:像《史记》这样的文化原典,教学中简单地解释词语、翻译语句,把经典给糟蹋了,应该紧贴人物,引导学生与生活经验打通,读出藏在文中的人物的神态、心灵和气质,这样两千年前的古代文本才能融入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才能从中汲取历史人生的智慧。
三、选修选修,一要“选”,二要“修”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高祖本纪》上完了,只能说基本完成,不是很满意。
选修课要处理好两个字,第一个是“选”,第二个是“修”。
一个模块要“选”,选出最具有课程价值的课文,展开教学;一篇课文也要“选”,不需要段段讲,要抓住重点段和关键段来讲;一堂课也要体现一个“选”字,选最能抓住学生、最有价值的问题和素材,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选”字的关键是不求课文内容的完整性,而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高祖本纪》这篇课文共20节,不必节节都讲。我本课抓刘邦的“成功之谜”这一关键,从“早年性格”到“后期发展”,再到这种性格产生的原因,据此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具体说,就是抓课文的第1~4节,理出“早年性格”;抓第5~9节,从反秦起义中理出“丰富发展”;至于后面第10~15节“秦汉之争”,先暂时不选,等到上《项羽本纪》时,让学生对照起来看,这样既节省课时,又使重点突出;最后选出“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和“高祖还乡”两个片段,运用对刘邦性格的理解来赏析文章的精妙之处。“选”是关键,最能看出眼光。
“修”就是踏踏实实让学生研读研修:该读要读,该背要背,该探究要探究,该练习要练习,绝不含糊。必不可少的“修”包括哪几项内容?1.诵读默写的内容;2.文言词语句式等知识;3.作家文体常识;4.文章技巧手法常识;5.文本解读以及探究的技能;等等。
四、是盖四间小房子,还是盖一栋四层楼?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今天下午备课组开会,大家交流一周来《〈史记〉选读》教学的体会。
我说,《〈史记〉选读》多是长文,教学中一般要用3~4课时才能完成。可能这几节课都很好,但并不等于整个教学效益高。我们只是造了四间小房子,而没有盖成一座四层楼,就是说,独立地看,每节课都不错,整体看还存在不足。其中尤其要注意:每天一节语文课,两节课之间损耗特别大。学生负担很重,不一定都把语文放在心上。实际情况常常是,今天点燃的火,由于种种原因,明天可能就熄掉了,又要重新生火。
怎样让课课相连,形成整体?结合前面几位老师的发言,我想是不是有这么几点:首先课前要有整体安排,其次要抓两节课之间的衔接。具体地说:1.可以勾画布置课文诵读内容;2.可以让学生预习,把每一段概括成小标题;3.可以课后勾画出关键句让学生翻译;4.还可以布置能勾连两课的思考题;5.第二天上课一开场,要有一个让学生一下进入课文教学情境的问题,让学生一下能接上气。我上《李将军列传》第二课时,一上来的问题是:李广死时60多岁,已与匈奴打过大小70余仗,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匈奴作战的?于是从“束发”引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五、学生的问题都有课堂教学价值吗?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淮阴侯列传》第一部分写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上完第一课时,其他班级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南昌亭亭长不给饭吃这样的小事韩信无法忍受,而胯下之辱这样的大事他反而忍了?我在办公室听其他老师议论,觉得问题很有价值,第二节课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
有同学说:因为对象关系不同,结果不同。韩信与南昌亭亭长是朋友,自然无法忍受对方对自己的背叛和伤害,而“淮阴屠中少年”与韩信是陌生的路人,对方又是泼皮无赖,必须忍辱负重。前者是朋友绝交,不会惹出什么问题;而后者则是人命攸关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鲁莽。
又有同学问:这三个故事有没有先后之分?如果有先后的话,也许反映了韩信从不能忍到学会忍的心路历程,是他在底层摔打中成熟的表现。大家纷纷点头。我说:讲得很好,给人启发。可以把“心路历程”改为“成长过程”,这样表达更准确。
还有同学课后盯着我:第一个故事说明韩信是个不能忍的人,这样一个不能忍的人,受到胯下之辱时,他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啊,说明他的胸怀很大。学生咄咄逼人的劲头,让人感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用学生的问题和答案生成学生的课程知识,它是优质教学的一个外显指标。而我的教学智慧则是,精选学生的问题,加以放大,使之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
后来又有学生提出问题:韩信讲他打井陉之战之所以成功,原因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兵法今天还能用吗?我想了想,这样回答他:你大概觉得这种做法与今天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可能已经过时。“置之死地而后生”中“置之死地”是手段,“而后生”才是目的,就是说要把人置于死地、险境、困境和厄运中,唤起人巨大的潜能,努力拼搏,取得成功。这种兵法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照搬当然不行,但其基本精神和原则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今天我们各种竞争中最后期限、自加压力等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现实版。
我本想把这个问题拿到班级讨论,后来放弃了。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指向文本外部,放到课堂聚不起气来,一讨论课堂就会散了架子。
学生还提出一个问题:韩信逃跑是不是一种权谋?这个问题我也不愿意拿到班级讨论,因为这样的讨论消解了人物的认识价值。
学生的问题并不都具有课堂教学价值,有的可以拿到班上讨论,有的则只能个别答疑。要有选择的眼光。
六、“探究”长得什么样?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选修课注重探究,可什么才是探究?又如何设计探究题呢?这两天备课组老师一直在思考讨论这个问题,有了如下初步认识。
1.从思维发生看,探究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策略能力,它具有原发性、情境性和策略性的特点;而课堂思考题是老师提供的现成问题,是依据现成的问题和现成的条件寻找答案,原发性、情境感和策略性不是很鲜明。
2.从思维过程看,探究题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环节,不仅有判断分析,还包括猜想在内的策略知识,思维环节完整,思维过程充分;而课堂思考题多是老师预设好的问题,指向明确,主要是判断、分析和推理,思维过程不需要充分展开。
3.从思维结果看,探究由于其情境感、策略性和思维过程的完整,所以往往思维结果和答案不确定,多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不是唯一和绝对的;而思考题则相反,具有单一性甚至唯一性。
总之,探究题不同于一般的思考题,举个实例加以说明。《淮阴侯列传》第一部分写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为什么胯下之辱能忍,亭长和妻子不给饭吃却不能忍受呢?这就是一个漂亮的探究题。反之,如果问成:三个小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就是一个思考题,因为问题是现成的,过程是既定的,结论也是预设明确的。
七、怎样使“言”与“文”结合起来?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下午夏丹老师为全市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其中“言”与“文”结合得自然贴切,很有文言文的味道。课后点评时,我提到三个印象深刻的教学镜头。
“奔射杀”,一字千金。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射杀白马将一节中说:“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老师先让学生读,然后问“奔射杀”三字能否去掉一字?生答不能。为什么不能?老师和学生探讨三个字的含义:“奔”,奔驰而去;“射”,射箭;“杀”,射死。让学生咬一咬这三个字,飞将军的神采就浮现出来了,“言”与“文”也打通了。
一个“尽”,一个“尝”,境界全出。
第7节写李广廉洁爱士有一句:“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老师问:“尽”是什么意思?生答:全,都。这时大家心里会“咯噔”一下。那么“尝”呢?是“吃”,教师然后补充:这里可解释为“试吃”“尝一尝”。那“食”呢?“食物”。为什么?因为上文是“水”,这两句是对称句。士卒没有人人吃到,李广连尝尝味道都不干,可见其人清廉爱卒之风。一咬“文”与“言”就融为一体,味道就出来了。
四个“乃”字,掀起高潮。
讲李广最后一次参加对匈奴作战,老师特意选了四个“乃”投影,让学生诵读:“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出东道”;“臣部为前将军,今天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老师问这三个句中都用了哪个虚词?回答是“乃”字。于是请学生说说这四个“乃”字的意思以及所表达的人物的心态。学生讨论后纷纷要求回答。第一处“乃”意思是“才”,表明汉武帝有顾虑,本不愿让李广出征;第二处“乃”意思是“就”“于是”,表示承接,说明大将军卫青立功心切;第三处“乃”意为“竟然”“却”,表现这位与匈奴打了40多年仗的李将军的恼火和不甘心;最后一个“乃”字是“才”的意思,表现老将军的渴望建功,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决心和勇气。
四个“乃”概括了“乃”字的三种基本含义,把各方人物复杂的关系和心态表现出来,化繁为简,既复习了“言”,又训练了“文”,成为一个课眼,掀起教学的高潮,受到听课老师好评。
八、让每个学生都在场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魏公子列传》中“自迎侯生”是精彩之笔,是本课教学的规定课程内容。正好学校安排我听高二备课组老师的课,于是有了向其他老师学习交流的机会。
各人上法不同。朗读第二节后,有老师问文段中哪些句子打动你?有老师问作者如何写魏公子“仁而下士”品格的?学生找出句子,老师再把其他词语挖出来,基本上是一问一答的单打一式,课堂也还热闹,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在场。我对一位老师开玩笑说:你这种上法,就是《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而“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这种“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上法,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学生不在场。上语文课不能学李将军,要学学程不识将军。
我上的时候,课前让学生从魏公子以及侯生、将相、宾客、市人、从骑两方面,圈出关键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课堂齐读后,让学生分组交流。又补充追问,让学生在已找出的词语中选择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到侯生的三次“观”,指出这是一场“看与被看”的好戏,既有直接描写,更有陪衬烘托,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精彩无比。一边总结一边画了一个示意图。这样既有了人人课前的准备,又有了人人课上的讨论,再加上结束时人人都有的讨论成果,从而保证人人都在场。课前有东西想,课堂有东西探,课后有东西记,加上设计的问题人人有话说,才能保证人人在场。
九、如姬窃符背后有个绝大的秘密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学完《魏公子列传》,王琳智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如姬不请魏王而要请信陵君为她报父仇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问题。
不知谁曾说过,《史记》奠定了中国人的人格类型和精神谱系。我还想补充一句,《史记》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钱穆先生指出:司马迁借着战国四公子传揭示中国社会的绝大秘密。什么秘密?就是四公子不仅在战国七雄之间纵横捭阖,而且背后还联系着一个江湖世界。在先秦的社会中,礼崩乐坏,王纲解钮,社会上有一个天不管地不管的底层世界,这里没有王法,一切遵循江湖的丛林法则。就如老舍《茶馆》中流氓二德子的话:大清朝不管,外国人不管,我管。在礼仪王法之外,有一个需要强人来维持秩序的角落。如姬知道,在这个世界里,魏王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信陵君这样的人才有办法。在这里他们鸡鸣狗盗,狡兔三窟,杀人如麻,威风八面。可以说,战国四公子就活跃在这个世界里。文中如姬的故事只露出冰山一角,扑朔迷离:如姬父亲是谁?谁杀了她父亲?她为什么不请魏王帮忙?信陵君派哪位门客去查清仇人?又派哪位门客去杀了仇人?如姬后来被杀了吗?死的时候她露出满足的微笑了吗?……司马迁把惊心动魄的故事和秘密留给了我们,让人欲罢不能。
战国时代私人养客成风,四公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据研究,“士”属于低层贵族,往往凭借自己的文武方面的才能,依附于贵族,施展才华,飞黄腾达。士很复杂,其中既有功名利禄之徒,也有为人排忧解难无所取的耿介之士。“士”就是早期知识分子。“士”身上最可贵的就是颜斫大喝“王前”的傲然之气,就是孟子“说大人则藐之,毋视其巍巍然”的狂气,就是鲁仲连“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正气。士经过秦中央集权的扫荡,至汉就摧毁得差不多了,所谓“士气不彰”;到了唐宋,“士”一变而为游侠和流民;到了明清更演变成帮会,著名如上海闻人杜月笙之“青洪帮”之类,至今绵延不绝。
有关“士”的研究,有两本书可以一看,一是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另一本则是王学泰《中国社会与流民文化》。两书体大思精,启发人思考。
十、我们离有效教学有多远?
2011年1月7 星期五
我发现,《〈史记〉选读》教学中许多老师不重视板书,认为这样的传记类文本根本不需要板书。我不这样认为。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抓手,具有重要价值。我在《〈史记〉选读》教学中重视板书,受到学生欢迎。今天整理教案,从7幅板书中选出4幅,加以具体说明。
1.抓线索,解谜团
《高祖本纪》抓什么?我主要抓的是刘邦从一介草根到一代开国帝王的成功之谜、性格之谜。具体说,先抓早年生活的几个片段,概括其性格特点,然后抓刘邦在反秦和楚汉相争中的表现,与早年性格进行对比,解释其在战争中性格的发展和成熟,如由早期的“意豁如也”发展成“机警权变”,由“常有大度”发展成“知人善任”,由“仁而爱人”发展成“远见卓识”等;再带领学生思考促成这样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而体会“不虚美不隐恶”实录的写作特色。整个板书以浓缩的方式,动态呈现以上思考探究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放手把后文“狎侮太皇”和“高祖还乡”作为自主阅读的训练案例,这些虽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却不再列入板书中,避免由于内容繁杂而造成重点不明。
2.赞其善射,惜其数奇
《李将军列传》课文内容丰富,但归结起来,无非讲了四个字:“善射”,“数奇”;两者关系就是古人说的“赞其善射,惜其数奇”。本板书一反常规,返璞归真,十分简约,却又准确地概括教学的基本内容:先梳理感受李将军神勇善射的形象,接着理清最后一次与匈奴作战的过程,最后探究李将军不得封侯的原因。前后勾连,线索清楚,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3.画板书,就是拎思路
《管仲列传》不长,但头绪线索不容易找到。教学中抓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二段讲的“鲍子进贤”,另一方面是三四段讲的“管子任政”。“鲍子进贤”抓一个“知”字,“管子任政”抓一个“因”字,然后展开探究:本文写的是政治家管仲,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篇幅去写“管鲍之交”?启发学生弄清楚“管鲍之交”在“进贤”和“任政”之间的基础性连接作用。借助板书不仅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更把学生从烦琐的文言学习中解放出来,获得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4.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魏公子列传》是老课文,看似好教,其实不然。板书把第三段中写作内容和手法具象化并加以放大,然后抓住侯嬴“笑”的内容、“奇谋”的时机和内容、“北向自刭”的原因,展开探究,让人一望而知教学的过程和内容。
这些板书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提示和记忆的功能;2.揭示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对课程的安排;3.是对教学内容的动态总结和展示;4.熔铸了思考探索的内容和过程。因此,成为教学《〈史记〉选读》加强有效性的一个抓手。
我们离有效教学有多远?有时,也许只差一个像板书这样的一举多得的教学抓手。